康复工程知识梳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93145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工程知识梳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工程知识梳理()概述1. 康复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 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 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 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技术。2. 康复工程技术主要针对的人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功能障碍;视听觉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等。3. 康复工程(RE):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和重建患者的功能。4. 康复工程技术产品按功能分类:康复评定、治疗、训练产品。5. 康复器具的ISO分类(1992年版):将康复器具分为11个

2、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 类,有上万个品种。其中主类分为用于个人医疗的康复器具;技能康复训练器具;矫形 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康复器具;个人移动康复器具;家务康复器具;家庭和 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通讯、信息和讯号康复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康复器 具;用于环境改善、工具和机器的康复器具与设备;休闲娱乐康复器具。6. 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将康复器具分为:行动辅具、视觉辅具、听觉辅具、肢体辅 具、居家生活辅具、康复训练辅具、信息交流辅具。7. 康复工程技术选配的原则:1最适合就是最好;2.适时使用;3因人适配 8选配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程序:观察、询问、了解、评估、适配、训练、评

3、价、跟踪(随 访)建档9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评估:工程学评估;生物力学评估;临床康复评估工作(身体机能、 环境、器具)(二)假肢技术 截肢:指用手术切除患者身体上没有生机和功能、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肢体,以挽救患者 生命的方法。(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下肢截肢比例较高) 小截肢; 大截肢:低位膝下10cm;高位 大腿根部。 截肢的原因:周围血管性疾病(占下肢截肢51%);创伤(比例最高);肿瘤(骨肿瘤 好发于20岁以下);严重感染;神经疾病;肢体畸形。 截肢术的要点:保留合理长度;圆柱状外形;良好的肌力 皮肤的处理(重点皮瓣处理)皮瓣包括皮肤、皮下和深筋膜。残端皮瓣瘢痕一般呈“鱼嘴”型。皮瓣处理不当:

4、(1)伤口产生的瘢痕,在假肢接受腔的活塞运动中会造成残肢疼痛(2)血供不足受压容易产生压疮,不利于今后假肢佩戴。 上肢截肢皮肤处理:上肢残肢的前、后皮瓣一般等长,疤痕留在尺侧。下肢截肢皮肤处理:下肢屈肌侧的皮瓣长于伸肌侧的皮瓣。尤其是小腿截肢由于腓肠肌内侧 头肌皮瓣具有血管恒定、粗大、血运比较好,皮瓣处理时常带有腓肠肌一起作为残肢端的软 组织垫。下肢截肢皮肤处理:大腿截肢,屈髋肌群(股四头肌)皮瓣长于伸髋肌群(股二头肌);膝 离断,股四头肌肌腱侧皮瓣长于腘窝肌;踝关节离断,足跟部皮瓣长于足背部。神经的处理 预防神经瘤的形成、预防伴行血管出血; 神经残端包埋在肌腹内,明显减少残肢痛。血管处理防止

5、血肿、感染和异位骨化骨的处理防止骨刺肌肉处理 防止肌肉萎缩,减少局部循环减退甚至退化变性,避免残端形成圆锥状; 肌肉固定和肌肉成形的技术使残肢肌肉功能和循环得到改善。对防止幻肢痛的发生 有促进作用。但是应该指出在周围血管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肢体缺血坏死,肌肉固定是被禁 忌的,为了获得良好的圆柱状外形和不太臃肿的残肢,可能要将残肢端的肌肉进行修整,如 肌肉的残端可能要斜形的切除一部分。关节离断的处理尽可能保留长骨骨端膨大部分肌肉固定(作用悬挂和防治假肢佩戴后旋转问题)A. 踝关节离断需要去掉内外踝B. 膝关节离断可以去除髌骨或固定髌骨C. 肩关节和髋关节离断尽可能保留头部 截肢后的功能障碍1)身体

6、方面:局部性影响:残肢肿胀:残肢疼痛;残肢关节畸形(P24表格):全身性影响:运动量减少,引起脂肪、体重快速增加,影响假肢使用; 全身性的肌力下降、体力减弱。局部幻肢痛6岁以上 小腿截肢以中下1/3截肢为佳;常见的假肢平面及截肢率(P25) 良好的残肢条件(评估):残肢“五无”无感染、无肿胀、无关节挛缩、无瘢痕、无痛(无骨刺、无神经瘤和幻 肢痛等)等功能障碍;残肢“五好”肌力好;软组织条件好;残肢的骨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处理得好; 残肢表面皮肤好;残肢承重能力和全身状况良好。 截肢康复的主要步骤:心理康复,截肢术安装临时假肢,临时假肢步行训练,残肢定型, 正式假肢处方与安装,正式假肢穿戴与训

7、练,假肢佩戴后功能检查,回归社会(康复评 定贯穿整个截肢康复始末)截肢康复主要内容:心理康复,正确良肢摆放,残肢定型,功能及体能训练,残肢日常 护理。(三)下肢假肢 下肢假肢的定义(P48):是用于截肢者为弥补下肢的缺损,代偿已失去下肢的部分功 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下肢假肢主要功能:站立、行走、奔跑、跳跃。安装下肢假肢的目的:在于使截肢者尽可能地恢复失去的正常外形,重建已失去的站立 和行走等功能。下肢假肢的生物力学问题与思考:承重问题 选择下肢假肢的基本要求:(P48)(1)较好的功能:能支撑人体站稳、步行、坐、转身、上下楼梯等。(2)舒适方便:有良好的承担体重的功能,佩戴无不适、无压痛、

8、穿脱方便、卫生、 易于清洗。(3)仿真的人工关节:人工关节及假肢承重力线正确,保证截肢患者步行稳定,步态 正常。(4)合适的长度与健侧等长:若假肢踝关节无主动背屈活动,提腿时足尖易碰地,故 大腿假肢可以比健肢短1cm左右。(5)经久耐用(6)重量适中:小腿假肢v2.5kg,大腿假肢v3.5kg。 下肢假肢基本结构:接受腔、功能部件、支撑与连接部件、装饰部件 接受腔(定义):假肢上用于容纳残肢与假肢间的作用力、连接残肢与假肢的腔体 部件,起悬吊、稳定、支持假肢的作用。现代假肢装配对接受腔的要求:全接触和最大程度残端承重;与残肢全接触;尽可能多 的和残肢末端接触;与残肢的结合尽可能稳固;不造成组织

9、损伤;不适感尽可能小; 仿生假脚与踝关节 踝关节:静踝、动踝假脚:木制静踝脚、静踝软后跟SACH (常用)、单轴脚动踝(常用)、万向脚、储能脚(刀锋战士,材料50层的碳纤压制而成) 膝关节按结构分:单轴、多轴、承重自锁按控制方式分类:机械控制(手控的带锁、力线封锁、承重自锁机构(膝关节不会突然 弯曲“打软腿”,弯曲自然)、液压气压控制、电脑控制、电磁控制(减少机械冲击、健 肢假肢速度不一致) 连接与对线部件:连接盘、连接座、连接管、管接头、双向管接头等 下肢假肢的分类:(一)按假肢的结构分类(机械结构上主要体现假肢的受力分布):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二)按假肢功能分类:装饰(足趾截肢者用)、

10、临时(截肢手术后早期安装,用于功能训 练,残端定型和检查用)、正式、特殊用途假肢。(三)按截肢部位分类:足假肢、塞姆假肢、小腿假肢、膝关节离断假肢、丄腿假肢和髋部 分假肢。(极短残肢,残肢长度30%)(大腿中残肢,残肢长度30%85%)(四)按材料分类:接受腔材料合成树脂假肢(树脂、碳纤、合成纤维) 塑料板材假肢(聚乙烯PE、聚丙烯PP) 接受腔内衬套(硅胶、聚醋酸乙烯) 皮假肢 木假肢 铝假肢零部件材料合金钢假肢不锈钢假肢钛合金假肢塑料假肢(五)按制作水平 术后及时安装临时假肢优点(考点):有效限制残肢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残肢定型,减少幻肢痛,产生良好落 地感,对患者心理和康复起到一定促进

11、作用。缺点:操作要求、难度很高。品种:术后即装(石膏)、充气式(24h后用)、组件式(高低温板材,术后14天即截肢拆 线后使用6常见下肢假肢 假半脚:足底承重,硅橡胶或聚乙烯树脂材料制作。 塞姆假肢:适用于踝部截肢患者。(主要针对足部截肢,一般可分为趾部截肢、 跖部截肢、跗部截肢。) 小腿假肢(根据不同接受腔形状)PTB髌韧带承重支持:主要在髌骨韧带上悬吊:膝上环带缺点:由于皮带悬吊造成大腿肌肉萎缩;压力峰值集中于承重区域;影响血液循环;由于不 良悬吊造成残肢窜动PTK髁上悬吊(PTK髁部夹持式小腿假肢)KBM明斯特髁上包容(髌骨及股骨髁承重)支持:主要在内侧髁下及髌韧带悬吊:髁上施压缺点:由

12、于髁上施压造成大腿肌肉萎缩;压力峰值集中于承重区域PTS包髌式悬吊支持:主要在内侧髁下及髌韧带悬吊:髁上施压缺点:压力峰值集中于承重区域;悬吊效果不好;容易夹裤子(女性不适合)TSB全接触式支持:残肢全表面悬吊:锁具硅胶套,密封圈硅胶套或用护膝的近端悬吊优点:平均压力分布且无压力峰值(前部切线沿髌骨远端边缘,髌韧带不承受压力;内外侧 边缘线取决于悬吊技术及膝关节稳定性,若不稳定髁上悬吊;后边缘线应保证在屈膝状态下 时不干扰屈肌肌腱。通常,但不完全一定,内侧屈肌肌腱较外侧屈肌肌腱粗而且更靠下。后 边缘线必须在试穿过程中让病人在坐位时检查并调整。)缺点:难于对残肢容积的大改变进行调整 膝关节离断假

13、肢残肢末端承重,假肢控制性能良好,但控制组件容纳空间不足 只能采用多轴膝关节(四连杆) 大腿假肢一一四边形全接触式(特点:内外径大于前后径);坐骨包容式(CTA-CAM特点:内外径小于前后径,股骨干处于内 收位,改良型IRC)。 髋部假肢一一 (1)壳式髋关节离断假肢(2)骨骼式髋关节离断假肢 足部截肢隐含问题:足弓过高,韧带过紧;或足弓过低,韧带松弛、足肌乏力,均会引起疼痛。 下肢假肢处方:下肢截肢者的功能检查(考点)残肢的检查和评估:(1)残肢外形(2)关节活动度(3)残肢畸形(4)皮肤情况(5)残肢长度(6)肌力(7)残肢血运(8)皮肤感觉(9)残肢痛与幻肢痛 下肢截肢处方内容1)患者资

14、料:除了一般性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特点、居住环境等,还需 要了解患者装配假肢的支付方式,社会福利政策等。2)残肢尺寸3)假肢的安装目的和功能等级:注意患者的心理因素,了解患者对假肢功能要求,运动等 级。4)假肢接受腔描述5)接受腔材料6)假肢结构7)假肢主要零部件 下肢假肢的检查1、处方对照检查2、站立位检查(接受腔接触无压痛、位置适合不影响残余关节活动,对线良好:静态对线、 动态对线重点看P109-P119)3、坐位检查4、步行检查(无不适感、无活塞运动、对称、关节活动是否自如、步行间隔匀称、上下台 阶坡道等)5、脱下假肢后残肢检查6、内存套、悬吊带、美观度是否合适 大腿假肢穿

15、脱训练1、穿假肢训练:截肢者取坐位,残肢一滑石粉一打开接受腔阀门;用光滑的薄的丝绸布将 残肢包站立位直接插入接受腔,其上缘应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应包上坐骨结节。将包布从 孔内拉出,盖上阀门。2、脱假肢训练:坐位,将接受腔阀门打开取下假肢,检查肢体。下肢假肢使用训练(1)站立平衡训练(平行杠内、杠外)(2)迈步训练(平行杠内、杠外)(3)站立抗阻训练4)步行抗阻训练(5)上下台阶(坡道)(6)跨越障碍物步行训练(7)摔倒站立训练(8)拾物动作训练(9)滚球训练、侧向跳跃训练、敏捷性、正确性训练 肌力训练目的(1)使残肢肌肉发达,增加肌力,以获得足够的力量来操纵、控制假肢。肌肉发达后, 还可增加残肢在接受腔内的压力,增加假肢的稳定;(2)扩大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取得操纵索控式假肢的需要的牵引位移;(3)防止或矫正截肢后肢体不平衡和肌力分布不均所引起的不良姿态,如脊柱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