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93137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基大厦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职务: 审核: 职务: 批准: 职务: 舟山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8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概况三、施工准备工作 1、工前准备2、技术准备3、测量放样四、各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1、排水管道工程2、道路及铺装工程施工方案3、绿化喷灌工程施工方案五、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1、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2、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3、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六、劳动力安排计划1、劳动力安排计划2、劳动力管理措施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3、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4、材

2、料质量保证措施5、设备质量保证措施6、季节性施工措施7、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八、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安全生产目标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安全生产组织保证措施4、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九、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文明施工目标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3、文明施工组织措施4、文明施工技术措施5、环境保护措施十、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工期控制目标2、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3、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十一、施工总平面布置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一、编制依据11中基大厦室外附属施工设计图。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

3、0268-2008。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5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00-2002。6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997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8本公司近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9本工程现场踏勘情况。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基大厦建设单位:舟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舟山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万事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1、工程概述:1.1中基大厦地块适建用地面积为13354平方米,大厦建筑占地总面积3774.1平方米。1.2路面排水,场地排水,种植区排水,穿孔排水管线等

4、的布置与设计均应与市政雨水系统相连接。1.3雨水口均采用偏沟式单雨水口,施工安装详见图集05S518-12。本次设计仅标注雨水口位置,雨水口就近排入附近雨水检查井。明沟与雨水检查井的连接管管径为DN200,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连接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7M,明沟与连接管连接处应局部加深,深度不小于1m,连接管以0.4坡度坡向检查井。明沟起点以及两段连接管的中间沟深300mm,以0.5的坡度坡向连接管处。管道埋深:车行道以下0.7米,非车行道下0.5米;埋深不能满足以上数据的,应采取砼包管等保护管道防止。1.4管道基础必须采用砂砾垫层基础。对软土地基,宜铺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垫厚度不小于0.2m的砂砾

5、基础,亦可分两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上层铺粗砂,厚度不得小于0.05m,设计支撑角度可采用120度。1.5混凝土部分:广场、园路素混凝土垫层标号除特殊注明外均为C20。 1.6整个场地铺装分为机动车区域、人行及非机动车区域两块。两者基础做法不同,其中机动车区域为50厚花岗岩铺装,采用200厚C20钢筋混凝土垫层;人行及非机动车区域为30厚花岗岩铺装,采用150厚C20混凝土垫层,详见节点大样。1.7大型乔木,主要施用范围:中央景观区内部大面积区域,构成林带的主要骨干树种。小型乔木,主要施用范围:设计区内部大面积区域。常绿灌木,黄杨类等:主要施用范围:设计区内部大面积区域。常绿灌

6、木,黄杨类等:主要施用范围:设计区内部大面积区域。1.8本工程灌溉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上就近接入,基础及接口均与市政给水管道一致。1.9喷灌喷头沿绿化带边0.5m为原则布置,埋设深度为0.5米,可现场调整,过路段设不锈钢套管保护。1.10绿化喷头布置间距以25米为原则,可现场调整,同时使用喷头2个计。给水管道采用PPR塑料管。三、施工准备工作 1、工前准备1.1组织部分管理人员和劳动力按需分批进场,进行施工及生活用房搭建,组织施工场地清理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2安排施工用各种机具设备,分批调度进场,根据平面布置就位,并接通或调整施工用水、用电。1.3办妥各项有关施工证件手续,

7、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条例办法,做到有准备开工,按规范施工。1.4计划主材来源,对各种材料、半成品等征得发包方同意后,进行订货供料合同和手续,并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料供货,按指定地点堆放或进仓入库。2 、技术准备2.1技术资料准备在开工前及时收集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红线图、建筑许可证、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材料工本分析或成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2.2施工技术准备自进场之日起立即着手技术准备,一方面答使有关人员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细节;另一方面开展钢筋翻样、混凝土级配试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同时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更为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8、从而使工程一开始就受控于规范的技术管理,进而确保工程质量。2.3物资准备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开工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分虽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使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2.4劳动组织准备建立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设立现场项目部,配齐管理人员,调集优秀施工班组队伍进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深化)及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5现场交接准备派出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部署,以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这些工

9、作拟在开工前全部完成。2.6 砼配合比准备针对本工程所用不同强度等级的砼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做好试配工作。对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取样等工作,把好原材料质量关。3、测量放样31控制进场交桩后,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中心线进行复测。放出中桩后,上报监理请其复验、批准,同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3.2水准点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内水准点,用水准仪将水准点引至自己设的临时水准点上,并进行往返闭合,闭合精度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中的要求。4、现场准备4.1做好水电接入及文明施工准备,及时组织人员和机具设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4.2做好现场临时设施的搭建,施工便道的铺设。4.

10、3做好与周边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四、各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一)、排水工程施工方案1、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排水管道的施工应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根据管道的埋深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总体采取分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排水工程工艺流程如下所示:施工准备及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砂碎石基础安管护管及检查井闭水试验回填土。2、主要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除了机械、工具及人员的准备外,应及时组织人员布置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地,并联系好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2、测量放样:根据业主交付的道路定位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如与原提供的数据有出入,则应请监理和业主复核,如有疑意需请专业测量

11、单位重新设点。沿线100米左右设一临时水准点,复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启用。3、沟槽开挖支护: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沟槽开挖采用大开挖。场地采取明沟排水的施工方案,即在沟槽两侧设置明沟集水坑集水。4、沟槽开挖:沟槽开挖按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边坡系数按各段具体土质情况控制在1:0.331:0.5之间。管沟槽开挖,先用挖掘机挖至管顶高程后,放中心线用人工挖土清底,雨季施工要控制开挖长度不宜大于30m,做到流水线施工,尽量减少晾槽时间,以防止边坡失稳塌方。5、砂碎石基础:沟槽开挖到设计标高并经项目部质检组及监理复验合格,立即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或最大

12、粒径小于40的碎石屑、砂砾分层填筑至管顶以上500以内。6、安管:采用机械下管,人工紧管。管道由汽车运入工地后,机械下管,安装时采用挖掘机起吊至沟槽,然后采用倒链葫芦紧管。安管就位应稳固,严格保证高程,复核测量,同时控制平面位置准确。7、检查井砌筑:砌筑前必须检查基层尺寸及高程,并给砌筑用的红砖洒水湿润。砌体中砌砖灰缝应不大于1cm,垂直方向应错缝,并采用挤浆法砌筑。每砌高0.71.2m找平一次。检查井流槽,应严格按照设计弯道半径及槽顶高程砌筑。支管及雨水管随砌随接好,灰浆挤严,支管与检查井间应使用短管断开,以免沉陷不均断裂。8、 闭水试验:试验可利用管节两端检查井作为闭水水头,要求水头在上游

13、管道内顶2.0m以上,闭上试验前应先灌水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加水至标准高度,观察水位下降值,若在30min内水位下降在规范规定值以内,则闭水试验合格。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抽干管内水,拆除管内封堵。9、沟槽回填:闭水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沟槽回填,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道工程和道路工程的质量,故回填不得采用淤泥质土,土质要求均匀,无块石、碎砖、垃圾等杂物。为了保证回填时的质量,当日回填应当日夯实,同时必须保证构筑物的安全,管道、井室等不位移、不破坏。回填土时应注意的其它事项:(1)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2)构筑物、井室、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土的夯实,

14、宜用人工夯实或蛙式打夯机夯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防止沉降。(3)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不得开陡坡,应将夯实层留成阶梯状,其长度应大于高度的二倍。 (4)每层虚铺厚度宜30CM,层层做密实度试验,经密实度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回填,不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准回填。 (5)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标准,详见“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关规定。(二)道路及铺装工程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土路基塘渣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侧平石人行道铺装沥青砼面层扫尾工作。2、主要施工方案21、中桩及水准点复核及保护:路基开工前必须复核中桩及水准点的准确性,将复核记录及平差计算书结果报现场监理组复核认可,将复核无误的中桩采用三角保护桩引至施工范围以外,并将保护桩保护完好直至工程结束。22、土路基(1)施工要求A、对于现状临时路段和场地,路基施工前需先清除表层土,然后分层回填塘渣至路基顶面(80cm)。B、对于淤泥质土和池塘等不良地质的路段,应先抽干水,要求完全清淤,然后用塘渣进行换填处理,分层(80cm)回填至路基底面,如淤泥层较厚,则根据实际情况,待施工时再明确处理方案。C、路基填料主要为土石混合料(包括土和塘渣)。(2)施工工艺根据现场原地面情况,土路基需要回填土方,回填土方采用原土。进场后应先组织测量员按设计道路中心每20m间隔对原地面的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