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86268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课时跟踪训练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13题。1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2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A地地层化石 B地地层化石C地地层化石 D地地层化石3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找到煤层 B甲、乙都找到煤层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 D乙处找到煤层解析: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含恐龙

2、化石为中生代。第3题,从动物的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第4题,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最古老的是地地层化石。第5题,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所以在乙处能找到煤层。答案:3.B4.A5.D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解析: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上不只一

3、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都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答案:B5下图所示,世华村50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在远离海岸线。下列哪一项人为原因最有可能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D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降解析:图中显示海岸线后退,最有可能是砍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水携带泥沙淤积的后果。答案:C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67题。6该图显示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有()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 BC D7下列有利于人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叙述是()A捕捉所有珍奇野生动物,

4、进行人工饲养B毁林垦荒,获得一些新的耕地C积极围湖造田,以解决粮食不足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解析:第8题,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顺应自然规律;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图示信息反映不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第9题,人类的发展应不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保护珍奇野生动物的最好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毁林开荒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退耕还湖恢复湖泊的湿地功能,可以调节水量,防洪减灾;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有利于人与环境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6.D7.D8(2010上海高考)工业化时代,人类社

5、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特性。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酸雨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容易和碳酸钙反应,腐蚀大理石雕像。答案:A9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限于地区性,而发展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读“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各题。(1)穿越北极地区的海运航线是东亚北美欧洲海运的快捷方式,目前商业通航价值逐渐上升,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目前图中的A区面临的环

6、境问题是_,试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3)北美东部及欧洲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除与该地工业高度发展相关,还深受大气环流中_带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重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读图并注重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极地航线因气温低而通航能力较低,现在通航价值上升,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而利于通航。第(2)题,图中显示A区位于沙漠边缘,容易发生荒漠化。第(3)题,西风带使酸雨范围向东扩展。答案:(1)航程最短;全球变暖,北极冰川消融,通航能力提高。(2)荒漠化人口激增,对该类地区进行了“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过度的土地开发活动。(3)西风第1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