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文学名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828449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阅读文学名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阅读文学名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阅读文学名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阅读文学名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阅读文学名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阅读文学名著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以前的“只教一”的观念,应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课本只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目光既要盯着教科书,又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中外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精品。它以深刻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作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新课程标准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如此算来,整个初中阶段文学名著阅读量将达十部之多,由此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把阅读文学名著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那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开展阅读文学名著活动,提高文学名著的阅读质量,谈谈

2、自己的做法:一、培养兴趣:兴趣是冷言冷语的导向,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作为教师,必须在开展阅读名著活动伊始,务必向学生讲清开展阅读名著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阅读名著对于成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兴趣,正如英国科学家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一文中说的那样: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人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只有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读书,乐于读书。二、精于选择: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古

3、今中外文学名著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中外文学名著都适合中学生阅读,加上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最好选择思想内容,语言文字都好的作品,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需要泛读。正如培根说的:“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要中。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需要泛读,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三、注重指导:面对知识的海洋,怎样读书效率高,收获大,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在阅读名著活动中,教师就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简介几种读书方法:(一)浏览:就是知其大概,无须深入钻研。一本书是好

4、是坏,你喜欢不喜欢,是否值得认真一读,首先要浏览一下,看看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序言和插图,这样可以大体了解书的内容和特色。浏览,可以广闻博识;(二)略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籍好比仪器,有些只须浅尝,有此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咀嚼,细细品味”。要博览群书,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读全文,了解大意就够了;(三)精读:就是认真。精细地阅读。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读书法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会。”意思是说:对于记载事情的书必定掌握住它的要领导;对于阐述道理的好书必定探索出它的主旨。精读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名著名篇。(四)质疑: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读书经验之谈。读书贵在有疑,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才能真正深入,领会,学有所得。(五)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完一篇名著,要求学生不妨将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抄在笔记本上,并形成习惯,长期坚持。这样不仅积累了词汇,巩固了阅读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