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7445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査鲍海波、杨洁、王喜严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 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 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 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 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 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 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

2、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 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2003年9月12月,我们开展了以“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的 对象为西安市内各高校的大学本科在读生。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 在各大高校随机发放问卷,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有 效问卷回收率为906。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情况为男性51,女性49;专业构成情况 为理、工、农医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9、16、5,文科占4268(其中新闻专业占 被调查总人数的108),其他占74;被调查对象

3、所在年级的构成状况为大学一年级占 103,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分别为655、178,四年级占样本总体的64。(一)当代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 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往往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因为受众接触 媒介的目的和动机各有不同,不同目的和利益的驱使使受众与媒介组合,并形成受众与媒介 的不同性质的依赖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因此, 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就成为考察受众媒介素养,衡量受众能否建设性地、有效地利用 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您接触媒介的实际需求是 什么”这一问题,以不定选的方式来考察当代大学生接触媒介

4、的动机。统计结果如表1:表1: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接触媒介的需求所占百分比了解社会58. 2了解生活资讯51. 3学习43. 7寻求娱乐或刺激22. 6忘记烦恼12. 4习惯12. 1消磨时间11. 3其他7. 6从调查结果看,“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资讯”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 要动机,而“习惯”“消磨时间”“忘记烦恼”则成为中选率较少的三类动机。由此表现出 两方面特征:一是大学生接触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主动、 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而无意识地、盲目地、消极地接触媒介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则较 少发生。这意味着大学生在与媒介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中,基本处于主

5、体地位,能够按照自 己的意愿调节、控制自身接触媒介的行为。二是在主要媒介接触动机中,“了解社会”“了 解生活资讯”和“学习”的中选率远远高于“寻求娱乐或刺激”,表明大学生在接触媒介 时,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理性与功利色彩。(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信息社会使受众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网络之中,同时也为人们自由地选择媒介提供了 可能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这四大媒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各自独 有的传播特点向人们展示其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时代,一个成熟的受众“必然会根据自身的 兴趣、爱好,做出各自的媒介组合,组成特定的媒介搭配优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媒介

6、呈“复合化”趋势。近23的大学生日常通过两种以上 (含两种)媒介了解新闻和信息。大学生经常从一种媒介了解新闻和信息的人占308, 而从两种及两种以上媒介中了解新闻和信息的人数占 692,其中使用三种媒介的占 284,使用四种媒介的占171,使用五种及五种以上媒介的为113(见表2)。这 表明,当代大学生已逐步摆脱依靠单一媒介渠道获取信息的状态,他们逐步具有了与立体式 传媒网络相匹配的立体式、多渠道获取信息的素质。表2: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介种数媒介种数所占百分比一种30. 8两种69. 2三种28. 4四种17. 1五种(及五种以上)11. 3注:调查中提供的六种媒介形式分别为广播、电视、报纸、

7、书刊、影像带(碟、)网络。在各种媒介形式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以电视、网络、报纸作为首选的信息渠道。根据统 计结果,在“您最喜欢使用哪种媒介”这一项中,电视的中选率为587,列第一位;因 特网中选率为279,列第二;报纸中选率为250,列第三;以下依次是广播、书刊、 音像带(碟)(见表3)。表3:大学生d最喜欢使用的媒介媒介种类所占百分比电视58. 7网络27. 9报纸25. 0广播17. 1书刊15. 0音像带(碟)3. 4传播学研究认为,受众对不同媒体的选择与其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高的受众 更倾向于选择印刷媒体,以便在阅读文字时使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稍纵即逝的广 播声情并茂,其

8、受众多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在外作业者及文化程度一般的生活孤独者;电 视的现场感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所有感官通道,但相对于报纸读者而言,电视对受众的文化 程度要求不高,因此成为受众普遍接受的媒介手段;新兴的因特网主要是技能及文化水平较 高的人所使用的信息通道,网络的使用者不仅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还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 和语言文字基础。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媒介选择上还是体现出较高的文化水准,尤其是 因特网中选率为279,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受大学生青睐的媒介,足见大学生对这种高知 识水平媒介的驾驭能力。在媒介种类繁多的今天,面对特定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选择多少,选择什么,接受 多少,往往取决于受众自身

9、。作为特定的阅读方式,自费订阅和公费订阅要求有较高的媒体 忠诚度,相应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选择的自主意识和自由度,而临时购买和借阅则 赋予受众较大的自主性,因而更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选择相应的媒体和媒介内容。根据 调查结果,在“您通常通过何种方式阅读报纸或刊物”一项中,居于前两位的“临时购买” 和“借阅”的中选率分别达到624和505,而“自费订阅”和“公费订阅”的中选率 只有113和61(见表4)。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利用报纸媒介的过程中,既有较强的自 主意识,又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表4:大学生获得报纸杂志的方式获得方式所占百分比零购62. 4借阅50. 5报栏阅读22. 1自费订阅11

10、. 3公费订阅6. 1三)当代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在信息爆炸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素养。 新闻标题或导语一般概括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揭示了主要的新闻信息,了解这一原则,就 能高效地检索并吸纳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根据调查结果,703的大学生表示“知道” 新闻标题或导语的功能,意味着超过23的大学生具备高效率处理新闻信息的能力(见表5)。 但其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 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见表6、表7)。因此,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仍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 一项重要任务。表5:大学生对新闻标彳题或导语功能的知晓

11、情况知晓程度所占百分比知道70. 3不大清楚23. 7不知道5. 9表6:大学生能;否主动选择媒介内容主动程度所占百分比可以43. 2有时可以46. 3不可以7. 6不知道2. 9表7:大学生能否对丿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能否评价所占百分比可以29. 7有时可以55. 5不可以10. 0不知道4. 2(四)当代大学生媒介批判的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既包括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 包括受众关于传媒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为此,我们从媒介的 社会角色、媒介暴力影响、媒介真实三方面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调查结果显 示:当代大学生对媒介的社

12、会角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依 靠媒介的干预就能解决的。表8:大学生对媒介干;预能否解决现实问题的看法能否解决所占百分比可以10. 0不可以13. 7不一定68. 9不知道7. 1如表8所示,认为媒介干预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学生占137,认为媒介干预不一定 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学生占689,两项相加为826。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媒介社会 角色的认识渐趋理性,逐渐走出传统的传媒无所不能的认识误区(如称记者为无冕之王), 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大众传媒进一步回归本位,健康发 展。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接近23的大

13、学生认为 媒介所反映的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太真实”。所谓媒介现实是指媒介所呈现出的事件场 景,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现实世界中“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 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 (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使受众往往把媒介现实作为客 观世界本身来对待,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能否对两种现 实做出明确的区分,能否清醒地面对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对自我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就 成为衡量受众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统计结果看,574的大学生认为媒介所反映 的内容“不太真实”

14、, 58的大学生认为媒介所反映的内容“不真实”,两项合计为 632,另有126的人选择“不知道”,三项合计为758。这表明,大学生中758 的人至少已经对“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是否是同一个世界产生了怀疑。可见,进一步引导他们区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更正确地利用媒介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见表9)。表9:大学生对媒g介内容真实度的评价真实程度所占百分比真实23. 7不太真实57. 4不真实5. 8不知道12. 6现代传媒带给受众的信息洪流中,不可避免地裹挟着暴力等不良信息。能否在信息接收与处理中尽量剔除这类信息,减少甚至消除这类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成为衡量受众媒介素养的标尺之一。根据调查结果,2

15、32的大学生认为媒介中所表现的暴力对自己“没影 响”,461的人认为媒介暴力对自己“影响不大”,两项合计超过总数的23(见表10)。表10:大学生对抵御媒介暴力影响的自我评价影响程度所占百分比没影响23. 2影响不大46. 1有影响29. 2影响很大1. 3五)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反思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它连续不断 地向个人、组织、社会提供外部和周围环境的信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并确定相 应的应变策略;它协调社会内部的各种因素,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传承社会文化,引 导社会成员与传统文化规范相融合,从而促进人的社会化;它提供娱乐,使现代人在紧张的 生活节奏中得到愉悦和放松。然而大众传媒在发挥推动社会发展正面功能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美国学者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而 总的说来,如果不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