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74014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G融合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1引言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成为国家竞争 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1-2。全球积极开展5G融合应用探索, 呈现出传统消费市场、垂直行业市场齐头并进的态势。韩国以5G+文娱为突破口,推出基于体育和偶像资源的 5G视频产 品,受到市场广泛欢迎。美国推出固定无线宽带接入(FWA)服务,家庭宽带成为美国最受关注的首批5G应用。德国发挥工业制造优势,开展智慧物流、工业机器人等5G应用探索,充分挖掘5G在网络化改造和适应性生产等方面的潜力。总体 上,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现阶段主要应用场景是 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行业融合应用仍在验证和示范中。2我国5G融

2、合应用发展态势5G商用以来,我国利用在5G领域取得的先发优势,聚焦 应用场景营造,加快产业生态培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 )在消费级市场方面,5G应用场景更加清晰,商业模 式逐渐显现。截至2020年7月,全国5G套餐用户数突破1 亿,相比2019年年底300万的5G签约用户数,已取得快速 增长。市场迎来5G新机热潮,国产品牌发展强势,5G手机价 格已下探至1500元档位。国内运营商结合高清视频、虚拟现 实等技术,推出了沉浸式游戏、远程课堂、远程办公、智能家 居等新型消费服务,逐步走近大众的生活。未来,随着超高清 视频(4K/8K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 )等产业成熟, 有望进一步

3、激发信息消费潜力,成为 5G前期发展的重要驱动 力。(2 )在行业应用市场方面,增强移动宽带业务率先发展,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在政产学硏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互 联网、智能电网、车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创新十分活跃。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场景涵盖硏发设计、生产制造、 应用维护、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项生产环节。其中,高 清视频监控、远程运维、移动巡检等应用已逐渐成熟并投入使 用,经济价值开始显现,而 5G+远程控制和5G+云端机器人 等应用涉及工业核心控制环节,还需进一步测试和验证。在智能电网领域,5G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配网环节,可 以有效弥补配电网光纤覆盖不足的劣势,满足智能电网输电、

4、 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类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发电环节中的集群 调度、输电环节中的无人机巡检、配电环节中的精准负荷控制、 用电环节中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等成为主要方向。在车联网领域,5G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将支持构建“人一 车一路一云”高度协同的互联环境,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 业务。目前,车联网与 5G的融合应用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 集中于矿山、港口等相对封闭区域的低速自动驾驶区域。在医疗健康领域,基于无线采集类的监测护理类应用和基 于图像视频实时交互的诊断指导类应用率先成熟,已从试验走向实际应用,而远程手术等控制类应用需要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1=1 O在多媒体领域,5G+摄像机的现场采集成为热点,5G

5、有 望推动媒体“生产力云化”,解决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成本高、 收益低的发展痛点。目前,5G+超高清视频已取得良好的示范 效果,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成为 发展重点。整体来看,虽然我国5G应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创 新性不断增加,但由于应用标准、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等方面 不够成熟,现阶段仍以头部企业试点示范为主,尚未实现全行 业规模化应用。表1总结分析了 5G典型应用领域的成熟度及 发展趋势。表1 5G典型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业务应用3我国5G行业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5G应用发展面临刚需场景较少、投资成本加 大、合作方式不清、行业壁垒较高等诸多方面的挑战。31 从跟

6、随到引领,模式创新待解我国在经历“ 2G跟随” “3G突破”“ 4G同步”后,迎来了“ 5G弓I领”的历史性跨越。回顾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无论是3G还是4G ,我国颁发的牌照 都比国外晚了 510年,国外成熟之后才在国内普及。我国作 为跟随者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减少试错成本,发挥后发优势。而5G时代我国成为全球首批开通 5G服务的国家 之一,5G发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队,正引领培育5G产业新 生态,借鉴和移植国外成熟的模式已不现实。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同,5G应用呈现“二八分布”,将 主要应用在垂直行业。面对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的信息化需求, 5G既是移动通信行业的新蓝海,也是亟待探

7、索的全新领域。 我国正在探索建立的5G新模式、新业态无先例可循,不是3G、 4G发展的简单延续,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探索。合作模式、收 费标准、推广方式等短期内难以确定,没有行业公认的经典模板,也没有成熟完备的国外样板。3.2“杀手级”应用未涌现,企业投资谨慎(1)5G冈懦场景较少,“杀手级”应用缺乏。虽然5G已在移动巡检、机器视觉、智能物流、远程诊疗等细分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经济价 值逐渐显现,但现阶段并不涉及行业核心业务,部分场景中5G并非刚性需求,“杀手级”应用仍待挖掘。同时,一些行业的5G应用呈现“碎片化”特征,可复制性弱,不利于大规模推广。(2 )建网运营成本高昂,盈利方式尚不清晰。商用初

8、期, 5G终端模组、基站建设与网络运营成本十分高昂。当前大部 分示范项目通过财政补贴、宣传收益等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但长期看,如果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广阔的市场空间,5G 建设将无法形成商业闭环,难以促进投资正向循环。(3)企业资金流压力大,难以按期收回成本。根据我国大 型制造业企业调硏情况,企业内部普遍具有3年内收回投资的 要求。目前,5G在行业应用中的商用模式仍在探索,经济效 益见效周期长,无法保证按期收回成本,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此外,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市场主体,面临信息化基础弱、 数字化程度低、投融资成本高、现金流压力大等现实问题,更 不可能成为5G行业投资的主力军。3.3 合作模式尚

9、不明晰,多方竞合博弈 在5G技术和产 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多方竞合博弈,合作模式和产业生态仍 在探索中。一是多种技术并存,机会成本难以预估。以工业网络为例, 工厂内网络技术制式众多,技术选择困难。除5G夕卜,时间敏感网络(TSN)、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软件定义网 络(SDN)、无线专网等新型网络技术均在探索试点,特别是 即将商用的Wi-Fi 6在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 5G更为 相近。企业担心投资5G会失去其他技术带来的潜在收益,这 种机会成本致使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二是路径依赖严重,沉没成本不易识别。在生产资本方面, ICT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垂直行业中部分信息化设备已无 法

10、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5G网络建设势必将对现有资产产生 替代效应,从而形成沉没成本。然而,企业从短期收益的角度, 继续使用以太网、现场总线、Wi-Fi等存在技术局限的通信设备,从而影响5G网络在垂直行业中的投资部署。在产业生态 方面,企业在获得规模报酬的同时,供应链关系和生态合作伙 伴逐步确定,已经对这种合作模式产生路径依赖,5G新生态培育面临既得利益等惯性约束。三是各方竞争激烈,产业生态尚未形成。电信运营商积极迎接5G带来的B端市场机遇,却面临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 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应用企业等多方竞合博弈,产业格 局和生态体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获取产业主导权,各方 的角色定位仍在探索

11、,呈现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此外,大型 企业倾向于建设5G专网,公网和专网产业同样面临合作博弈。5G在行业应用3.4推广时,存在通信服务提供方和应用企业沟通不足的问题,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通信服务提 供方对垂直行业的内网改造需求了解不充分,网络建设缺乏市 场针对性;另一方面,行业应用企业对5G技术能力和运营方式是否匹配生产需求心存疑虑,合作门槛依然高企。(1 )行业应用企业关心核心数据的安全性。如果企业生产数据在5G公网传输,如何保证 5G网络安全抗干扰,从而 避免企业信息泄露。(2 )应用企业关心控制类业务的可靠性。如果5G网络承 载包括控制类在内的各类信息传输业务,

12、是否达到毫秒级时延 和99.9999%的传输可靠性要求,从而满足实际生产需求。(3)应用企业关心的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不同场景下的 业务对5G网络要求差异较大,如上下行带宽、端到端时延、 连接密度等技术指标。5G能否提供满足行业多场景差异化的 解决方案,并且保证各生产区域业务隔离,实现柔性可定制等 业务要求。4加快5G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5G针对5G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 用和政策引导作用,打破路径依赖,培育新兴业态,推进 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 快推动5G融合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4.1 打造示范标杆,发挥典型样板的引领作用标杆项目对于5G

13、应用推广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分梯次、分领域培育发展5G融合应用产业。一是打造先锋领域示范标杆。围绕工业、能源、交通、医 疗、教育、智慧城市、VR/AR、超高清视频等市场需求旺盛、应用模式清晰的5G先锋应用领域,深入挖掘应用潜力,打造 示范标杆项目,逐步推广实现全行业规模化应用,带动其他应 用领域发展。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发挥电信运营企业和行业龙 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用好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深挖行业 痛点与需求,充当探索 5G行业融合应用的“排头雁”,逐渐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 通发展格局。三是建设5G融合应用示范区。发挥各地区

14、比较优势,聚 集多方资源推进5G应用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5G应用基础较好、先发优势突出的经济区域,打造 5G融合应用示范区域样板,形成一批5G融合应用示范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4.2 发挥平台效能,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依托5G应 用产业方阵、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平台组织,可以缩短供需 对接环节,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供需对接、技术革新、 知识共享、生态培育。一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解决共性技术难题。聚集整合创 新资源,集中力量开展产品硏发、标准统一、模式创新等工作, 加快推进5G共性技术硏发和测试试验,为解决应用发展瓶颈 问题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5、。二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完善5G应用仓库等供需对接平台,帮助 5G网络运营方和行业应用方获得更完整的信息,深挖行业需求并提出通信解决方案,促进相以畅通的产业链激发创新活力关主体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化解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困局,4 三是搭建产业生态平台,培育良好发展环境。通过举办5G 应用大赛、论坛和硏讨会等方式,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合作 模式,促进产业生态加快成型。培育一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为5G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4.3完善政策体系,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支持5G垂直应用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5G应用

16、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快新兴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加快硏究自动驾驶、远 程医疗等新兴应用领域政策需求,消除各方疑虑,凝聚发展共 识。对于事故责任认定、个人信息收集等具有争议的法律问题,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设立 5G专项基 金,给予示范项目资金补助,支持符合 5G应用发展方向、具 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 资本投资,打通5G应用创新项目从产品孵化到市场推广的通 道。三是营造包容审慎的政策环境。适度宽松的监管环境是催 生5G新业态的重要保障。采取包容态度对待未知大于已知的 5G应用,为新生模式设置观察期。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鼓 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