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73845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门教职工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 总论31.1评价任务的由来31.2评价目的及原则31.3编制依据41.4评价采用的标准51.5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61.6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评价工作等级71.7评价程序92 项目概况102.1项目名称、性质、地点102.2 建设规模及内容112.3项目工程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12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32.5项目总平面布置分析142.6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筛选153 工程分析173.1拟建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173.2污染物排放及治理分析193.3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31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34.1

2、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3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45 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38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8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45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486.1施工期环保治理措施可行性、合理性分析486.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合理性分析507 公众参与调查、社会环境影响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37.1公众参与调查538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的建议548.1小区饮用水质量管理548.2小区环保设施的管理558.3小区绿化管理558.4小区环境卫生管理558.5小区居民环保意识宣传及培养558.6环境监测计划56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要求、建议589.1评价结论5

3、89.2环保要求和建议601 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宜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第二大城市。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是长江上、中游分界地,也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而三峡大学作为宜昌市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其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国际大都市还有与一定的差距,因此要通过建设规划,调整市中心地区的用地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形成具有宜昌特色的大学,实现宜昌市的总体规划目的。 为了使宜昌市总体规划成特大型城市,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宜昌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五年内基本完成宜昌市的规划建设。三峡大学北门地块项目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的,它的建设设施不但可以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4、改善城市环境,而且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宜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奋斗,将宜昌建成经济实力强、社会进步快、生态环境好、城市建设美、幸福指数高的魅力城市。“十二五”时期,是宜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宜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制度,根本目的是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管理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5、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本项目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和工艺流程分析,确定项目建设和营运对外环境存在的影响因子及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工程产污特性,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对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是否可行和工程拟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可靠实施及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1) 考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2) 通过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查,

6、弄清项目土用地是否符合当地地利用规划;(3) 通过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重点弄清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现状,并对上述环境要素进行评价;(4) 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查清污染源,考核项目拟采用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是否能使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5) 预测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考核项目实施后地否满足当地环境质量的要求;(6) 核算项目实施后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项目实施后是否满足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7) 考核项目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清洁生产要求;(8) 对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

7、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有针对性的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措施;(9) 对项目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论述项目实施后的环境经济效益;(10) 通过评价,对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可行做出明确结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3编制依据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7、中

8、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1998.11.29);11、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58号令(2006.1.29)1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11.26);15、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环发200156号。1.3.2技术文件1、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2、HJ/T2.2-2008环

9、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4、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5、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环境1.4评价采用的标准根据宜昌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通知书中给出的本项目应执行的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声学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地下汽车库环境空气质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本次环评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0、 2-2002)标准,即:CO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NO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1.4.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废)水: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废气: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二级;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固体废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处理。具体标准值见表1-1、1-2。表1-1 评价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名 称采用标准标准限值备注地表水GB38382002类pH:6-

11、9;氨氮1.0mg/L;BOD54mg/L;总磷0.2mg/L;CODCr20mg/L;粪大肠菌群10000个/L环境空气GB30952012二级SO2:年平均0.06mg/Nm3;日平均0.15mg/Nm3 1小时平均0.50mg/Nm3NO2:年平均0.08mg/Nm3;日平均0.12/mg/Nm31小时平均0.24mg/Nm3TSP:年平均0.20mg/Nm3;日均值0.3mg/Nm3环境噪声GB309620082类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表1-2 评价所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名 称采用标准标准限值备注水污染物排放GB89781996三级BOD5300mg/l;COD500mg/lSS40

12、0mg/l;pH:6-9大气污染物排放GB1629796二级最高允许排放浓度:SO2550mg/m3,NOX240mg/m3 TSP120mg/m3;厂界噪声GB125232011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打桩:禁止施工)GB1234820082类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1.5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5.1控制污染目标1、根据拟建项目性质,对建设项目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各类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2、控制和减轻由项目施工建设可能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1.5.2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该项目外环境比较单纯,无特殊的环境敏感点,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子。根据不因项目

13、兴建而改变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项目建成后的污染物排放,不导致受纳水体、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的环境质量类别发生变化,确保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原则,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大气:项目拟建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项目周围的居民区及办公区;2、地表水:保护区域水体在评价范围的水质、水体功能和环境质量类别不因本项目建设而发生变化;3、声学环境:拟建项目外200m范围内的居民区、办公区;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本项目建设不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质量不受到破坏,生态景观不发生根本性改变;5、景观环境:本建设项目不破坏城市整体景观和谐性。1.6评价工作内容及

14、重点、评价工作等级1.6.1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污染因素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和外环境关系,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噪声、扬尘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措施;营运期生活废水、废气、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及保护对策措施;评价运行期间各类污染源治理措施是否满足达标排放需要,以及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项目规划符合性、总平面布置合理性、景观协调性和人居生态适宜性分析。1.6.2评价工作等级1.6.2.1地表水环境(1)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是建筑施工废水及施工民工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民工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营运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住户的生活污水,其废水排放量约为198m3/d,主要污染物为COD、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污染物类型简单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营运期废水经格栅沉淀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废水受纳水体沙河执行类水域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2)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为CODcr、BOD5、氨氮、pH。预测因子为CODcr、NH3-N。1.6.2.2环境空气(1)评价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