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730338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概论论文3000字篇一: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Art 徐佳琪11079218 摘要 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在中止这一提问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模仿说 艺术家艺术活动正文 一、艺术的审美 艺术是没有边界的。艺术是可以自由创造的。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总是在不经意间忽略大自然瞬间的美丽。只有艺术才能够捕捉到它

2、的永恒。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思维着的头脑是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心灵关照世界整体的方式,也是人类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我们考察艺术,认识一书的本质。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与活力的创造型的劳动。 艺术审美是人类对痛苦的现实的超越,对天真,自由的天性的回归。艺术的真谛深蕴于人类对生命自由的理想状态的渴望,对自身完善的追求之中。艺术的实质是人类的

3、本质的,自由的生存状态的幻想形式。艺术的精神就是永不枯竭的自由生命。 人类在按照美学的规律创造世界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时,也是人类对痛苦的现实的超越。人的生命是灵与肉的统一,也是自由意志与自然规定性的统一。这种二重结构说明了人类的肉体必须服从自然的规定性,而人的灵魂则永远追求自由的超越。所以,人生常常面临着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这种内在的矛盾性使人的生命系统永远的处在不平衡的状态,因此每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会体验到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生命本体意义上的痛苦,是人生的体验。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就成了生命系统非平衡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人们获得了一种愉悦感。艺术审美就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我调节

4、机制。 二、什么是艺术? 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没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

5、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三、艺术和艺术作品 探讨艺术问题,通常我们首先从分析艺术作品入手。根据经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们都是艺术品,而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评判它们的艺术水平的

6、高低。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艺术品或是非艺术品,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判断的基准在于什么?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艺术“模仿说”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艺术理论,模仿说被作为经典的艺术理论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是直接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艺术的艺术品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也继承了艺术模仿说,直到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出了“艺

7、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虽然,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崛起,在各种全新观念的冲击下,这一理论遭受严重的挑战而变得如此不堪,但在我国当代的一些僵化和陈旧的艺术理论中还有极大的市场,以一种变形了的“反映论”艺术观的面目出现。这一理论探讨的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从艺术作品的问题开始的,分析了艺术作品和自然、理念、事物的关系。模仿说把艺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艺术作品产生的源泉来把握艺术本质。然而,其根本问题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根本

8、的问题也就在于把对艺术的探讨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这样自然就把艺术的问题置换为艺术作品的问题。显然,严格地讲,艺术和艺术作品是有差别的,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含混了起来。 艺术模仿说以艺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为其探讨的主要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这种无限多样的自由创造性,因为它一味地强调艺术和现实世界的完全的符合。但事实情况是,艺术就是艺术,它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颜色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根本见不到。 小说总归是一种编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使人神情激荡,思绪飞扬。为什么又会如此呢?显而易见,用艺术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这种生硬的关系来说明这些问题,已显得极为力不从心了。这样,就使

9、得我们不得不又向前迈进一步,把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艺术作品的现实来源,也就是艺术的制作者,即艺术家。 四、艺术和艺术家 艺术家,通常认为,就是艺术的制作者。艺术首先是艺术家制作出来的物品,自然地,是艺术家使艺术成为艺术,没有艺术家,艺术似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以及他的艺术制作活动是艺术的主导因素。逻辑地看,艺术活动首先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最后结果。 首先,艺术活动是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活动,我们绝对不否认艺术家对艺术制作活动的意义,正因为艺术家的存在以及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水准的高低,就自然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水准的高低,否则那些非凡、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不会产生的。但是,我们

10、把问题拓展开来看,如果说,艺术家的制作的结果是艺术作品,推而广之,就是艺术。那么,是什么使得艺术家的制作得以成立?也就是说成为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是他赋予的他的制作品的风格,还是情感,还是其他?这些都无法说明这一问题,而且会使问题再一次陷入到循环论证中而无法自拔。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在艺术家的制作活动开始之前或进行中,他是否明确或已意识到他正进行着艺术活动,是否明确他的制作的结果将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是这样,那他已经就是按照艺术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艺术产生,那么,艺术的创造性又怎样灌注其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这些问题又涉及到了艺术的意义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从其他方面而不是从艺

11、术家出发去探究。显然,从艺术家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认为艺术家就是艺术的立法者,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观点,同样使得问题简单化了。不难发现,艺术创造并非艺术家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艺术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规则而成就了艺术。因此,需要有另一种线索来研究艺术家是如何赋予艺术品的艺术性或者艺术质量以及艺术规则的艺术质量。 其次,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篇二: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概论论文 蒸汽朋克的艺术 班级:14广告一班 姓名:张宇翔 学号:140109202129 题目:蒸汽朋克的艺术 摘要: 蒸汽朋克是什

12、么? 蒸汽朋克是一种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幻想流派。“蒸汽”代表了人类历史上蒸汽工业最发达的时代和地区,即十九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那是大英帝国的巅峰年代,弥漫着奢华、优雅、浪漫和无穷的想象力,工业齿轮的隆隆声响彻云霄,蒸汽作为主要动力来源,推动科技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世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拓展,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遐想。而“朋克”则意味着拒绝对传统和权威的妥协,象征着一种标新立异、创造自由乌托邦的精神内核。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碰撞在一起就诞生了蒸汽朋克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蒸汽朋克与当代.俯拾皆是的信息技术几乎绝缘,通过幻想创造出这样的典型场景:一切现实或未来信息时代的科技

13、成果,完整存在于蒸汽时代,且拥有信息时代产物的功能。其本质就是在工业革命科学的基础上,呈现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通常是一个平行于十九世纪西方的架空世界。从狭义来讲, 蒸汽朋克可以被简单定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加上蒸汽驱动的现代科技的世界观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流派,虽然诞生时间并不久,但蒸汽朋克正在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其影响力正慢慢渗透到当代.的很多方面,尤其在娱乐界和工艺领域最为深远。 关键词: 电影、蒸汽朋克、动漫、艺术、流行 正文: 一、机器中的极致美学 叛逆与怀旧的水乳交融,造就了蒸汽朋克电影独树一帜的机器美学,大工业时代的机械风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蒸汽朋克艺术家们对当代特色的数码产品

14、带点不屑一顾,后者遵循实用简洁的设计原理,被打磨得光滑无暇,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千篇一律的苍白,缺乏产品本身精雕细琢的审美享受,而这正是蒸汽朋克美学的长处。 由于其代表的科技比当代基础,其中的机械设备包括交通工具、武器、建筑和其他道具通常造型古朴、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以蒸汽锅炉或原始的电能为动力,螺旋桨、齿轮、活塞、轴承、旋钮、管道共同组成眼花缭乱又极具序列美感的连锁装置,透着令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一经启动,锅炉中升起腾腾热气,活塞错落有致地起伏,精准咬合的大小齿轮互相带动旋转,那是一幅大工业时代盛世图景的完美再现。遍览蒸汽朋克电影,小到回到未来3的狙击步枪,微光城市的电厂仪表盘,大到明日世界的

15、悬空飞船,钢铁苍穹的纳粹母舰,无不洋溢着对机械质感的强烈赞美。 二、蒸汽朋克的特点一幅十九世纪科技的风情画 蒸汽朋克往往依靠某种假设的技术,营造出一个虚拟.。而为了缅怀那个逝去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这种新兴艺术多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时代的风格,展现一个平行于19世纪英国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蒸汽朋克十分强调平行世界或是未来世界里的技术和文化,同时又吸纳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科技元素,因而其中展示的科学技术比当代更基础和实在,通常会充斥造型古旧,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但又功能现代的机械装置、交通工具甚至武器。以蒸汽锅炉为原始动力,机械传动、齿轮、旋钮、管道、压力筏等元素大量出现,显示了对机械质感的赞美,很多设计观感前卫,想象力令人匪夷所思,在刻意营造虚拟性的同时,透出强烈的创造性和怀旧感。 三、发展 所有以蒸汽朋克为领域创作的小说的基本场景都趋向于科技超出理解,并且从任意角度来讲都成为了一种魔法的那个瞬间。继续探讨之下即可发现,维多利亚式的伦敦提供了这种变革发生的历史机遇。在那时,不仅仅有着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大发现,更在于那时工业革命的产品第一次成为日用品大量生产,并从此告别孤独的发明家而进入公众领域。这告诉我们为何如此多的蒸汽朋克小说的角色都是“孤独发明家”原型:布雷洛克侏儒(Homunculus)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