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73008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撰写人:_日 期:_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并学会运用。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泛大陆”等科学概念。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1.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了解这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作者思路。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

2、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9xx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二、预习检查1、介绍作者阿西莫夫(1920 -xx)美国科幻、科普作家,被称为美国科幻小说泰斗。2、字词 遗骸

3、 褶皱 劫难 追溯三、研读课文1.阅读课文,思考一道推理证明题。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陆以及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求证: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而不是恐龙在移动。2.阅读课文7-12段,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大陆板块的变化。3.从文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四、拓展延伸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一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1、美国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2、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xx射线,促进了医学发展。五、总结课文本篇课文首先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恐龙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六、布置作业(1)、用今天学习的推理方法,预习被压扁的沙子。(2)、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学科之间联系的资料。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