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72894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前置系统架构分析摘要:银行综合前置系统介于外围各业务子系统与银行业务核心系统之间,是银行 各种交易渠道的汇总和整合。它通过集中实现不同业务子系统间的协议转换、报 文转换、交易路由、安全管理等功能,取代银行种类繁多的前置系统,以达到整 合银行IT投资的软硬件资源,简化应用开发与维护目的。一、系统综述综合前置系统平台担负着与一系列终端渠道、各种主机系统和第三方系统间 的信息处理工作。主机:指部署在总行数据核心生产系统主机,如账务系统主机,借记卡系统 主机等。渠道:指银行客户在银行使用的各类交易手里终端系统,如柜台终端、自助 取款机、电话银行等终端系统。第三方:指与银行业务有联系的外单位的信息系

2、统,如人行、移动、券商等 信息系统。二、背景介绍页:1 银行业务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目前银行之间的竞 争焦点是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近年来在银行盈利的重心。现代商业银行要扩张中间业务空间,开拓新兴服务手段,需要业务与技术密 切结合。随着服务品种的增多,服务范围的扩大,用以提供支持的技术系统也日 益庞杂,银行技术人员的维护工作量也随之急剧上升。由于竞争剧烈,导致商业 银行的很多业务系统在缺乏统一规划的情形下匆匆上马,虽然能够满足一时之需 却使得整个系统架构日渐混乱,导致系统的可靠程度下降,维护和开发新业务的 越来越复杂。在银行的机房,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前置系统(POS、AT

3、M、金卡、呼 叫中心、网上银行、银证通、各种代理业务)充斥其间,除了设备需要重复投入, 还需要占用技术开发人员大量的精力进行维护和排除故障甚至需要进行辅助的 业务,对新业务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应用前置系统(GAPS即General Application Preposed System,简称大前置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大前置系统是各种交易发起渠道集中、 统一的中间接入系统,把各种终端设备的前置系统和外围系统与银行业务主机系 统分离,在大前置上集中实现到相关的不同业务子系统的交易路由,是银行开展 一般业务是交易发起终端和后台帐务主机间的枢纽控制主机。以各类外围、外部系统的接入和业

4、务交易(尤其是中间业务交易)处理为重 点,建构一个稳定、安全、高性能的业务控制系统。为实现业务发展需要,系统 设计为一个开放式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充能力。系统能够让业务开发人 员使用系统提供的配置集成环境和统一开发环境,通过配置和开发的方式,进行 业务功能的扩充。同时系统为业务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日常 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前置系统解决方案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单一功能堆砌的前置系统解决方案 十余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和发展信息系统和技 术保障体系,并不断推出全新的业务种类和服务模式来满足持续发展的业务需 要。随着银行的服务品种、交付渠道和技术实现

5、的不断增加,使得银行中对应的 电脑应用系统也随之增多,由此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 每一个应用系统单独 对应后台业务、支付体系等支持系统,很多都配有前置处理机实现特有的业务处 理、数据处理或者设备控制管理;银行机房中往往放置着大量不同业务的前置机 系统。第一代前置系统产品增加了系统维护人员的投入,造成银行设备和软件投资 的浪费,各地、各个阶段重复开发现象严重,更加危险的是:可能因应用系统的 杂乱出现管理上的问题。2. 交换中心集成的前置系统解决方案随着交付渠道的发展,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银行科技部门的面前,如何支持 客户对多渠道服务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改良方案,前置系统的第二代产品: 交换中心

6、解决方案。交换中心解决方案从功能上实现了多渠道服务,但是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 系统的可管理性更差,不但要管理原来的前置系统,还要管理交换中心。系统的 可维护性、性能都遭受到了新的挑战。在银行推出新业务时,交换中心解决方案 的开发比原来的方式还要复杂。3. 大前置解决方案大前置解决方案,也就是前置系统的第三代产品是对交换中心解决方案的发 展。它将现有的众多的服务交付渠道和业务前置应用在逻辑上合并成一个整体的 系统,对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交付渠道、前置业务系统和外围业务系统的 共性加以提取和综合,辅以完善的管理功能,形成一套结构开放、适应各种后台 核心业务系统、支持各类渠道、产品和业务的“热拔

7、插”、方便升级、具有完备 安全控制、容错、稳定、高效的前置解决方案。以各类外围、外部系统的接入和 业务交易(尤其是中间业务交易)处理为重点,建构一个稳定、安全、高性能的 业务控制系统。三、系统目标(一)实现商业银行各种服务渠道与银行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外围系统的互 联;(二)实现不同服务渠道共用业务逻辑的统一,形成各种渠道面向客户的 一致服务;(三)能够快速适应新产品或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出;(四)增强渠道统一管理,提升渠道系统的客户服务能力;四、相关知识(一)业务系统 进行业务交易的发起或处理的系统称为业务系统,各类前台、外围系统、帐 务后台、外部单位的帐务系统或者综合应用前置系统都是业务系统。业务

8、系统根 据对业务处理的不同可分为业务发起系统和应用处理系统,兼具发起和处理功能 的综合应用系统可视为两种系统的合体。(二)业务子系统 综合应用平台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子系统是指为某个外部业务系统服务所 需要的在综合应用平台中对应建立的业务处理内部虚拟系统。同一个业务子系统的交易,具有相同的交易特征码提取规范。在业务子系统 中,可以设定该系统的交易通讯数据的交易码和应用的提取流程,系统通过该流 程为交易请求分配后续的交易应用归属,确定后续交易处理流程。(三)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是业务的具体实现,包含了完成某类业务所需的交易、交易流程配 置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信息。业务应用可以互相进行调用。一个外部

9、系统的本地实现通常包含在一个业务 应用实现中,对于需要和外部系统进行交易通讯的业务应用而言,可以把对应外 部系统的应用视作该系统的一个本地虚拟实现。(四)资源综合前置系统中业务应用的可配置的元素称为资源,资源包括报文配置、XML 结构定义、响应码配置、组件定义、交易流程配置等。可以通过配置工具统一维 护这些资源的定义和配置,在开发的组件程序中使用这些资源。(五)流程 组件程序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组合,组合方式可以为顺序、循环、分支,及 上述三种模式的多层嵌套。交易的控制模块根据流程的配置,完成特定的交易或 交易的部分功能。(六)组件 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一段执行代码,应用服务流程控制子系统执行的流

10、程由 完成的不同功能的组件根据交易功能进行有序的组合构成。组件可通过二次开发 扩充。根据组件实现方式的不同,组件可以是函数组件和程序组件(CICS下)。 其中,函数组件可以用静态或者动态调用的函数实现。五、系统特点(一)灵活、全面的配置 适应性强、配置灵活、方便能够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应用平台面临的众多商户、众多接入和外联系统需求复杂的问题。本次项目开发的目标系统需要实现这一特 点,做到配置灵活、提高系统的可配置度,使配置开发过程快捷简单,同时对所 有的可配置资源加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做到活而不乱。(二)简单、完整的管理 目标系统所要纳入的各类业务应用复杂,需要为提供一统一的的管理操作环境,提供日

11、常维护操作、帐务处理、批量业务处理、查询服务等中心业务管理功 能,并对所有的操作能进行有效跟踪和监控。(三)稳定性 作为未来的数据处理中心的核心前置系统,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重大。目标系统需要保证能为所有经过的交易提供稳定、不间断运行的保证。(四)高性能 目标系统需要处理从前台柜面、银行周边、外部系统等各类方式发起的实时、 非实时,单笔、批量交易,需要为银行提供高交易压力下的系统的处理能力,并 保持交易处理的一致性。(五)扩充性 为利于系统的升级、维护,应有良好的系统模块结构设计,使维护、升级等 功能扩充的工作量、对原有系统的影响降低至最小。解决好该问题能使系统升级、 维护工作得到简化和标准化,使

12、推广该系统的成本减到最小。(六)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系统和多家外部系统实现交易互 联,由此带来系统的安全问题和联机交易数据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 安全机制和通讯安全保障体系解决这一方面问题。另一方面,系统的开发、使用 过程中,必然涉及内部的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一般操作人员,需要建立有 效的系统用户授权和跟踪控制体系,避免由于人员的操作不当等引起的系统内部 数据安全问题。(七)二次开发能力 目标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开放式系统,能够根据业务的发展,通过传统的开发 手段,对系统的应用级功能的开发扩充,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八)系统保障能力 任何系统都不能避免运行异常

13、,目标系统作为业务核心之一,需要有对异常 或故障事故的应对能力,在软件层实现系统故障保障功能,尽可能地减少故障带 来的损失,提高系统的恢复能力和速度。六、系统功能1.强大的应用服务处理功能。2应用服务接入、报文转换、交易分发、流程控制、业务处理。3. 丰富的业务应用管理功能4. 日常管理、中心查询、报表打印、批量发起以及系统业务监控。5. 强大的应用配置开发集成功能6系统提供银行业务系统开发人员对大前置(GAPS)进行资源配置、交易开 发、系统维护、业务和系统监控等功能的人机界面环境7. 系统综合测试平台8. 系统为业务开发提供了配置各类交易报文、自动生成和解析的环境。七、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14、一)基本设计思想综合应用前置系统GAPS,在资源层次模型(RLM)基础上进行扩展后建立各 级资源对象,形成系统的资源管理树。应用服务处理核心(ASPK)根据资源的配 置实现交易逻辑的控制。系统提供的应用配置集成开发环境(ACIDE)则由开发 人员通过对该资源管理树的扩充更新,实现对ASPK的控制。业务应用管理控制 台(TAMC )由业务人员使用,提供用于系统的业务管理操作的界面环境。二)系统架构AhS统耳地至蜒行内其他岳議定怅卅宜不定TUKEDO银行槻,心系统应用腮务整合孑祺恬配孝桧人栓出/-hf.ri urr11 . Il 7 )白助祝巧手Ml棉胃网上枢行耳叫中卍R:钮巧三)总体运行结构四)

15、业务逻辑架构ATM通道金卡通道券商通道金卡应用中心应用应用kl金卡 子系统ATM 子系统前台柜面通 道柜面网系统代理单位通 道A券节系统金卡中心中心主机券商系统统 A L交易通 道代理业务 子系统交易前台柜面 子系统银证子系统丿业务子 系统外部业 务系统(五)eRLM模型页:7在 eRLM 中与业务应用实现相关的实现要素为前置系统资源,诸如数据资源、报 文结构、文件结构、组件、流程均被纳入到平台的资源管理中。前置系统的资源 分为以下层次:数据资源层、控件资源层、组件资源层及应用服务流程。数据资源层主要包括XML数据存储交换区和前置系统数据库。XML数据存储 交换区存在于业务处理进程内存之中,其中存放的数据是处于交易运行态的,是 临时的、动态的;而数据库是存在于硬盘之中,其中存放着静态的永久数据。两 者均包括配置数据和业务数据。控件资源层包括接口控件、凭单控件、响应码控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