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72830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米与白鹤》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秋语文公开课山米与白鹤说课稿东石中学 曾宝架2013年12月16日一、说教材山米与白鹤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小说。文章通过叙述山米“出逃捕鹤喂鹤”的情节,刻画了山米对外祖父由厌恶到深爱的感情变化,在简单的叙述中渗透了生活哲理。作为自读篇日,本文教学着眼于把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的锻炼与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养成互相结合起来,并在合作解读过程中激活学生更宽广的爱心世界,以理解爱、善于爱,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态度、价值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能力目标:1、能概括人物形象;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感目标

2、:1、体会爱使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道理;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概括故事情节; 2、理解主题,发现爱的意义。 难点: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并发现山米的感情变化。四、说教学方法:以“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理论依据,组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层层深入地对话,辅之以朗读,采用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解读文本、拓展文本,在解读中,不断提示学生如何圈点、批注,以这个设想为基础,教给学生感悟小说丰富内涵的方法。五、课前准备:1、PPT课件;2、布置预习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鹤”图,创设

3、优美的意境,联系“鹤”这种动物,导入新课。 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感情的基础,缺乏相互理解的感情是不可靠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山米与白鹤,看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想想这对我们有何启示。(二)、作者简介:贝特西贝尔斯(1928),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北卡罗来纳。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午夜的狐狸(1968年)、天鹅的夏天(1970年,获1971年纽伯利奖)、山米与白鹤(1972年)、宾戈布朗的难题(1988年)等。(三)、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词、美词美句积累;学习生字词。(略)(四)、细读课文,概括情节:简要复述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给各部分加

4、小标题。开端(第13段):中心事件是“出逃”。山米与父母来到了外祖父家,又被父母留在那里。山米因此而迁怒外祖父,并不顾一切地去追自己的父母。此时的山米因“父母无精力管他”而显得无拘无束,十分任性和倔强。发展(第411段):中心事件是“捉鹤”。起初,山米并不在意白鹤的死活,甚至希望它死掉,还用石头砸它,遭到外祖父的怒斥。后来逐渐缓和了与外祖父的对立情绪,帮外祖父抓到了鹤。返回途中,外祖父细述养鸟的感受,引起了山米的共鸣。这是山米情感发生变化的开始。高潮(第1223段):中心事件是“喂鹤”。将受伤的白鹤带回家后,外祖父精心地照顾它,向山米讲述生命的可贵,使山米的思想受到触动,开始理解外祖父并真正喜

5、欢和关心起白鹤来。第二天,他和外祖父一起帮助白鹤捕食,在这期间,他更加理解外祖父,渴望得到外祖父的谅解,他深深地爱上了外祖父。至此,山米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飞跃。(五)、精读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精读文中描写外祖父和山米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的语句,紧扣关键词来研读,结合语言环境读出文中主人公当时的情感。(并在文中作记号)(边读边分析)示例:(1)山米有些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小心地朝外祖父那边靠去。(儿童的好奇心)(2)山米顿时惊奇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很快舔了舔嘴唇,作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儿童的天真、顽皮和固执)(3)他(山米)非常想表现出他“能”离开这里,但步行底特律似乎是段又长又孤独的

6、旅程,而且他非常地疲倦。(可笑的单纯、幼稚和倔强)(4)山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见的话,他突然觉得胃里的食物好沉重,好象每片饼干都有五磅重。(儿童的善良和爱心被唤起)(5)倒数第二段。(他希望外祖父也能重新认识他,把他也当作一个值得疼爱的孩子。)结合课文特点归纳心理描写的作用。本文的特点“不以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这种“至情”就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六)、分析人物形象:文中两个人物(山米和外祖父),你更欣赏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由学生谈看法。明确:山 米倔强、任性、天真、善良;外祖父倔强、善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七)作业:1、抄写词语;2、精读课

7、文品味本文语言;3、思考以下问题:(1)山米对白鹤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2)山米对外祖父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3)是什么促使山米的感情发生了变化?(4)外祖父对一切生命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由恨转爱呢(八)板书:山 米倔强、任性、天真、善良;外祖父倔强、善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第二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感人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歌词如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 首歌,为 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

8、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歌,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让我们带着对爱的感受更深入地学习本文。 (三)、分析课文:(1)山米对白鹤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山米对白鹤:砸它诅咒它帮忙抓鹤抓玉米喂它帮白鹤捕食(2)山米对外祖父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山米对外祖父:厌恶接近理解深爱(3)、是什么促使山米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明确:外祖父对白鹤的由衷关切,对生命真挚的爱深深感动了山米,使山米的感情世界发生了变化,理解并爱上了外祖父,学会了珍惜生命。 (4)外祖父对一切生命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

9、由恨转爱呢?明确:因为爱是相通的,爱能拉近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一切生命之间的距离。所以外祖父对动物的爱,对一切生命的爱感化了山米,也使他赢得了山米的理解和爱。(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确:通过山米对外祖父感情的变化说明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贴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相互沟通。 (6)学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明确: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等等(四)、课堂练习: 围绕“什么是爱?怎么爱”这一主题创造句子进行爱的语言的语句接龙: 爱是外祖父用来震撼山米心灵的一剂良药;爱是山米走向人生新起点的一座桥梁;爱是 (五)

10、、作业:1、完成练习册练习。2、思考:为什么以山米与白鹤为题,而不以山米与外祖父题?(六)板书:(详见课件)山米对白鹤:用石头砸它 抓玉米喂它帮白鹤捕食山米对外祖父:厌恶接近理解深爱2013年秋语文公开课山米与白鹤教学设计东石中学 曾宝架2013年12月16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能力目标:1、能概括人物形象;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感目标:1、体会爱使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道理;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概括故事情节; 2、理解主题,发现爱的意义。 难点: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并发现山米的感情变化。三、说教

11、学方法:以“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理论依据,组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层层深入地对话,辅之以朗读,采用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解读文本、拓展文本,在解读中,不断提示学生如何圈点、批注,以这个设想为基础,教给学生感悟小说丰富内涵的方法。四、课前准备:1、PPT课件;2、布置预习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鹤”图,创设优美的意境,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情况:(四)、细读课文,概括情节:(五)、精读课文内容: (六)、分析人物形象:(七)作业:1、抄写词语;2、精读课文品味本文语言;3、思考以下问题:(1)山米

12、对白鹤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2)山米对外祖父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3)是什么促使山米的感情发生了变化?(4)外祖父对一切生命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由恨转爱呢(八)板书:第二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感人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歌词如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 首歌,为 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

13、唱歌,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让我们带着对爱的感受更深入地学习本文。 (三)、分析课文:(1)山米对白鹤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山米对白鹤:砸它诅咒它帮忙抓鹤抓玉米喂它帮白鹤捕食(2)山米对外祖父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山米对外祖父:厌恶接近理解深爱(3)、是什么促使山米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明确:外祖父对白鹤的由衷关切,对生命真挚的爱深深感动了山米,使山米的感情世界发生了变化,理解并爱上了外祖父,学会了珍惜生命。 (4)外祖父对一切生命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由恨转爱呢?明确:因为爱是相通的,爱能拉近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一切生命之间的距离。所以外祖父对动物的爱,对一切生命

14、的爱感化了山米,也使他赢得了山米的理解和爱。(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确:通过山米对外祖父感情的变化说明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贴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相互沟通。 (6)学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明确: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等等(四)、课堂练习: 围绕“什么是爱?怎么爱”这一主题创造句子进行爱的语言的语句接龙: 爱是外祖父用来震撼山米心灵的一剂良药;爱是山米走向人生新起点的一座桥梁;爱是 (五)、作业:1、完成练习册练习。2、思考:为什么以山米与白鹤为题,而不以山米与外祖父题?(六)板书:(详见课件)山米对白鹤:用石头砸它 抓玉米喂它帮白鹤捕食山米对外祖父:厌恶接近理解深爱山米与白鹤教学小结东石中学 曾宝架首先,从教学思路来看,本节课还是略有缺陷的。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放在主题探究的后面,虽然能够与下一个环节的衔接比较紧密,也更好过渡,但是教学内容有重复之处,而且使主题的挖掘显得单薄,不够深刻。其次,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本节课的教学也有所欠缺。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难度很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面对初中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是必须的,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这节课在这两个方面都没能很好地体现。因此,教学设计在考虑教学环节流畅的同时,更应该兼顾学生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