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71433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在地方院校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这三个环节,积极对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实践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以“深化转型发展,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指导思想,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贯彻实施“以生为本合作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在地方院校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涉及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在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生物化学课程是各高等学校生物类、农学类、食品类、药学类等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最新制订的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也列入了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抽象并密切联系,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如何将这些深奥复杂的代谢机理及反应过程,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且被学生真正接受,能用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去

3、解决专业领域和生活中的某些难题和实例,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2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主要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三个环节的改革相辅相成.2.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以“重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着力改变传统大学课堂“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精选教材与参考资料;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充分重视学生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合理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

4、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2】.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前后对比如表2-1.2.2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重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着力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目的的不同,合理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前后对比如表2-2.2.3课程考核的改革课程考核的改革以“重过程评价”为指导思想,实施全过程多样化“PSF”考核方式.“P(participation)”代表学生课程参与度评价,根据学生课程考勤情况、回答提问情况、课堂笔

5、记等综合评定.“S(serialprocessevaluation)”代表系列的过程评价,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多次考核,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过程评价形式除常见的单元或期中测试、小论文、章节作业等形式外,还积极采用能真实考查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如提问、小组讨论、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实验操作考核、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团队作业等.“F(finalexamination)”代表期末(课终)考核(闭卷).在课程考核实施改革时,把学生作为考核对象的同时,也要使其成为考核的主体【3】,如可采取组长监督课下讨论、组长与组员之间互相打分等方式,提高全体学生参与课

6、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4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根据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两部分知识点的归纳作为笔记,两次笔记得分的平均分作为笔记这个环节的得分.课堂能记录下来一部分的笔记,但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的充实,当记笔记与听课相冲突时,以听课为主,先听懂知识点,课后在复习的过程中再整理出笔记.通过笔记的记录和整理为载体来实施复习的过程,包括对期末考试的复习,甚至是对以后的考研,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突出主动性,主动回答问题或向老师提出学习生化时遇到的问题,都会有起步分70分,在此基础上再视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整性计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则没有起步分.问题可

7、以来源于平时讲课时以相关知识点为基础设置的问题,也可以来源同学们课后自己预习复习课程中的疑问或是对某个生活中的实例的原理的设问.作业成绩得分为每次成绩总和除以作业次数,缺作业超过2次则作业无分,迟交作业一律按60分计.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以3位同学为一小组,包括:选题确定、收集资料、分析讨论、制作PPT、课堂讲解、提问回答、教师计分.计分主要从资料完整度、PPT精美度、讲解清晰度、提问与回答、团队合作度这五个方面来综合打分,其中的提问和回答、团队合作度这两个环节的打分难度是最大的.开始的提问和回答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即其他同学对小组讲解的案例原理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回答,老师再进行补充

8、,后来发现在这个环节出现了“托”,即课后就和某位同学就提什么问题先说好,怎么回答先找到答案,这样就失去了这个环节的意义,所以从第五个小组的课堂讨论开始,改由老师提问,随便抽问3位同学中的任何一位同学,这样不仅避免了“托”的出现,又可以考察到一个小组3位同学的参与度与合作度.课堂讨论题目的选择要合适,尽可能选择贴切生活,能用某一个生化知识点就能解释清楚的实例,这样既能达到一个小组选讲一个题目,达到让全班同学都能分享到知识点的目的,学生能学会运用知识点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激发学习生化的兴趣,开阔专业视野.如与蛋白质结构密切相关的烫发染发的原理、与维生素密切相关的水果蔬菜的保鲜、与蛋白质相关的牛奶

9、中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从物质代谢的角度来阐述肝脏的重要性、从生化的角度来阐述爱情、生化活性成分酶、脂、多糖等在临床的应用、胰岛素与糖尿病、氨基酸与遗传病、蛋白质折叠病等,这些案例讨论题由一个小组讲解给学生听,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因为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生化无处不在.前沿问题为围绕某一生化知识点而阅读文献或书籍的阅读笔记.还可以写本课程的学习心得、对生技专业的认识思考和对自己大学学习生涯的规划.教书育人,在这一环节,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专业上的一些想法,便于师生的沟通.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4】.以往的传统生化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诸多问题,

10、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多以验证性或训练性实验为主,陈旧经典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反映生物化学学科新技术进展的实验少.针对这个问题,对生物技术专业生化实验中的四个项目“资源植物DNA提取、植物DNA的凝胶电泳检测、植物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和PAGE或SDS-PAGE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前后淀粉酶的活性比较”的内容和实验过程进行了改革,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1)增加实验材料的种类:以往这几个实验中都是以一种材料展开实验,实验数据单一.在本次课改中学生可自己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如在植物DNA提取和植物水溶性蛋白提取的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资源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教师也把自己科

11、研项目中的实验材料如玉叶金花、黄山贡菊、野生白花败酱、柳叶蜡梅等资源植物推荐给学生选择,学生在寻找实验材料的同时也了解了黄山丰富的资源植物及其利用价值;在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比较的实验中,以往都是以小麦为唯一的实验对象,而且现已出版的生化实验书中基本都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的,但在这次课改中,除了继续选用小麦为实验材料,我们还大胆地让学生选择了玉米和水稻作为实验材料,实验的效果也很好.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同时也丰富了实验数据的对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数据分析的能力.(2)增加实验的维度:增加实验维度,把原来的验证性的实验转变成设计性或综合性的实验.在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比

12、较的实验中,原来的实验只有未萌发干燥种子和萌发种子的两个单调的对比维度.在这次课改中,我们设计了萌发的不同多个维度,即未萌发干燥的、萌发出芽3天、萌发出芽5天和萌发出芽7天.我们还设计了实验材料的维度(小麦、玉米或水稻),每一大组选一种实验材料(小麦、玉米或水稻),再由每一大组中的每2位同学负责一种实验材料的一个维度,最后由所有维度的数据汇总做成此大组的实验结果图,这就要求每2位同学负责的一个维度必须严肃认真的完成,要不然会影响每一大组的实验结果的,这样的实验设计让每一位同学对待实验都不敢掉以轻心.在水溶性蛋白的凝胶电泳分析中,我们让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分离胶和浓缩胶的浓度,观察和分析对电泳结果的

13、影响.这样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的实施,内容多,任务重,就需要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尽量杜绝部分学生偷懒.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增加,会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从相关资料的查阅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药品配制到实验操作,从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到完成实验报告都将由学生各自独立但又需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的科学思维及实验动手能力.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得实验内容更丰富,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了学生主动性、创新性,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能更好的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

14、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3结束语教学改革是一门艺术,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5】.围绕这个指导思想,通过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师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总之,只有探索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永远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失败【6】.只有通过不断地开展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才能使这门课程的教学真正符合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参考文献:6刘国花,杨帆,王大平,等.加强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5):104-105.7孙耀中,谢新宇.“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法”重点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1):76-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