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664833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安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送审稿)“十二五”时期,是广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广安步入工业化中期、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思路,统一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次创业”和“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发展形势(一)主要成就1.工业实力稳步跃升。工业总量迅速扩张。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十五”末的10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15.5亿元,年均增长42.7%,连续跨越5个百亿大关。工业主

2、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三次产业比重从“十五”末的28.2:34.9:36.9调整为2010年的20.5:48.2:31.3。工业总体贡献稳步提升。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十五”末的42.8%上升到2010年的50.1%。县域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各县区市均确立了工业主导战略,县均规上工业总产值由“十五”末的20.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3亿元,岳池、武胜、邻水三县工业在全市的比重分别增长了1.8、1.5和4.3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进一步协调。图1 “十一五”广安工业发展成就 单位:亿元 图1 “十一五”广安工业发展成就 单位:亿元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支撑作用凸显。全市优势

3、工业产业由“十五”末4个增加到“十一五”时期的5个,机电产业成长为与煤炭、电力、建材、农产品加工并列的优势产业之一。2010年五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1.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工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关闭了一批小煤窑、小水泥厂、小火电,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工业企业,从根本上提升了广安工业的发展层次。.企业集聚成效显著。规上企业快速增加。全市规上企业户数由“十五”末的184户增加到2010年的351户。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规上企业平均产值由“十五”末的0.5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7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80户,仅2010

4、年就新增60户。大型企业加速崛起。2010年,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28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6%。4.特色产业加速集聚。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成为全省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园区建成总面积从2006年的4.6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42.6平方公里,年均增加9平方公里以上。入园企业投资额年均增长102.6%,比全省高出67.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额年均增长99.8%,比全省高出60.1个百分点。入园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78户增加至2010年的337户,园区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9.5亿元。至20

5、10年底,入园规上企业总数达到173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9.3%;园区工业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2%、71%。5.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企业研发平台实现突破,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3个。创新投入大幅提高。2010年全市企业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约为2%。技改投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75亿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7.3 倍。诞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创立四川工业名牌15个。6.开放合作稳步推进。2010年,签约工业招商项目327个,到位资金140.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69倍和6.27倍。五大优

6、势产业引进项目数占全市总数的38.3%,到位资金占全市总额的47.2%,占工业到位资金总额的69.4%,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二)主要经验1.高举工业强市旗帜。“十一五”初期,市委政府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响亮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始终坚持全党办工业,党政“一把手”抓工业的理念,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高密度投入,凝聚各方合量,突破地域、基础、要素等制约,倾力推动工业发展。2.突出理念创新准则。积极

7、创新工业管理体制机制,以政务环境优化引领发展环境提升,变体制优势为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按照建设“效能广安”的要求,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改进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工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优化“一站式”服务,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积极开展“送阳光进企业”等服务活动,营造出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优化了广安企业发展环境。 3.坚持特色发展道路。坚持“五个依托”,发挥比较优势,走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一是依托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盐卤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煤炭、化工、建材等优势产业;二是依托配套市场,根据重庆等地汽车摩托车等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汽摩配套产业;三是依托中心城市

8、,依托重庆等特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等产业;四是依托优势企业,在重点支持恒立、光前、安泰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做大配套,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五是依托现有产业,即以现有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兴潜力产业,丰富和完善产业体系。4.坚守招商引资生命线。“十一五”时期,我们主动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积极开展友城合作,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优势产业、重大工业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大力开展领导带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积极承接重庆、长三角、珠三角和友好城市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9、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发展。5.重视产业园区平台。“十一五”时期,市委、政府立足广安工业发展实际,作出了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的战略决定。全市上下立即行动,切实树立起抓园区就是抓新型工业化、抓园区就是抓核心增长极的理念,按照“超前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质量”的要求,投入人力、物力,拓展园区规模、完善园区功能、打造园区特色,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打造成为项目聚焦的洼地、产业发展的高地,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好了承载平台。6.狠抓金融服务支撑。扎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促进

10、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引进各类商业银行业进驻广安开展金融业务,组建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贯彻落实信贷投放政策,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品种,破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强化银企合作,实现银企无缝对接。推动各类金融机构高效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三)主要问题1.总量偏小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总量偏小。“十一五”期间,广安规上工业年均增幅超过40%,位居全省前列,但从绝对量来看,与省内工业强市特别是成都、德阳、绵阳等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占全省的比重不足3%。优势产业不大。2010年,煤炭、电力、建材、农产品加工、机械加

11、工五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39.7亿元,平均每个产业产值不足90亿元,且仅有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加工两个产业过100亿元。县域工业较弱。2010年,除去市及市以上企业外,区、市、县平均规上工业总产值刚过100亿元。2.载体不优园区承载能力差。产业园区数量较少。2010年广安产业园区的数量仅占全省总数的4.2%,低于全省市州平均水平。园区容量较小。2010年,全市6个产业园区的详规面积为121.5平方公里,仅占全省园区总面积的4.1%;建成面积42.6平方公里,仅占全省园区建成面积的3%左右,均未达到全省市州平均水平。园区实力不强。2010年,全市6个产业园区入驻工业企业337户,不到全省产业园区入驻

12、企业总数的1%;工业总产值仅为409.5亿元,不到全省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3%。发展水平不高。全市园区平均投资强度仅80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投资强度低30%左右;平均产出强度仅为64万元/亩,比全省平均产出强度低60%左右;平均投入产出率1:0.94,低于全省平均投入产出率1:1.26。3.结构不优节能减排压力大。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广安市5大优势产业中,资源粗加工产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中煤炭、电力、建材3个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4%;电力和建材两大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00多万吨,约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的75%。产品工艺落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一般产品较多,陶瓷、玻璃、地板、木门等建材

13、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环境压力较大。2010年,广安市万元GDP能耗居全省第4位,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3.797吨标准煤,全省第二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96吨标准煤/万)分别高出35.2%、90.23%。能耗、环境容量、土地和资源对发展的制约明显加大。4.企业不强龙头骨干企业匮乏。规上企业数量少。2010年,广安规上工业企业351户,仅占全省的2.5%。企业平均规模小。大企业少,且企业发展不均衡。全市尚无一户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不到10户;没有一户企业进入全省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范围。(四)面临形势 “十二五”,广安面临优

14、势叠加、机遇云集的大好形势。从外部看,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东部产业升级,大量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内部看,全市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增强了自身吸引力,全力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广安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广安港启动建设,这些有利因素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资金注入、承接产业转移、税费优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历史性机遇,势必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正视面临的挑战。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低碳经济对我市资源型工业发展的约束力

15、日益增强,宏观调控紧缩信号渐趋明显,通胀预期显著上升,土地、资金、能源等刚性约束日渐增多,这些不利因素也将给我市工业经济“优结构、转方式”带来新的压力。二、“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基本思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三次创业”和“工业强市”战略部署;以创新、提升、加力为主题,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为支撑,实现工业总量大跨越;以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两化”融合为抓手,促进工业发展质量大提升;以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借力重庆发展为主线,加速工业发展动力大集聚;以大型企业规模化、中小企业集群化、微型企业专业化为目标,加快工

16、业主体大发展,奋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1.量质并重原则。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相统一,工业跨越与环境优化相统一,实现企业数量、产业规模、生产总值较快扩张,推动资源产业的生态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新兴产业的支柱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开放发展原则。坚持以开放的精神破除工业发展的思想障碍,以开放的姿态推进广安工业对外交流,以产业承接为开放发展的核心,以产业链完善为产业承接的重点,不断提升载体建设水平,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产业招商形式,全面提升广安工业对外开放水平。3.优势优先原则。坚持优势区域优先发展,优势资源优先开发,优势企业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先突破,加快将把政治优势转化为项目争取优势,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区域合作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将发展潜力转化为竞争实力,打造提升广安工业新的增长极。 4.集约集聚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