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663958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肥胖: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 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2、极点: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 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 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 称为“极点”。3、碱储备:生理学常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4、基础状态:是指室温在20C-25C,、清晨、空腹、清醒而又极其安静的状态。5、体质指数(BMI):是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6、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2、结束后, 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及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7、家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 段结束后,机体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 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加。8、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 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9、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将在各器官内 重新分配,骨骼肌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运动 初期皮肤血流减少,随着肌肉产热的增加,皮肤血流增多,这就是运动时血 液的重新分配。10

3、、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 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11、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来调节搏出量的机制,称为等长自身 调节。12、异常自身调节:由于初长度改变而导致搏出量改变的调节机制,称为异常自 身调节。13、有效虑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 内压)14、期前收缩:在心肌正常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之外 的病理性刺激可使心室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15、代偿间隙: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二、简答1、什么是免疫?对免疫基本的认识应该包括什么? 免疫是指

4、集体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并排除“非己”成分以保持机体安全的一种生理功能。对免疫基本的认识应该包括:免疫应答不一定必然由病原因子所引起 免疫 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抗感染 免疫应答的后果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2、请简述开窗期和“J”形曲线的意义?P1493、简述肾脏在维护酸碱平衡中的意义?肾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泄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 NaHCO3 含量, 保持血液pH的相对恒定。分泌H+,回收Na+ 磷酸盐酸化 分泌NH3 排出多余的碱4、简述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超负荷原则 专门化原则 安排练习原则5、简述肌肉力量训练的常用方法等长练习 等张练习 等速练习 超等长练习6、简述运动

5、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ATP 水解 6-磷酸葡萄糖和 1-磷酸甘油的生成 乳酸的生成 不完全和 完全氧化7、运动能力的遗传主要表现为什么?相关性 连续性 阶段性8、青春少年的发育情况可以分为几类?早发育 正常发育 晚发育9、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年龄界定方式有哪些?生活年龄 生物年龄10、运动员科学选材应该有哪些指标作为标准?形态指标 生理机能指标 身体素质指标 运动技能指标三、论述题1、试述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P13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 环血压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发生有规律的波动。2、试述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 P237恢复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

6、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运动中的恢复。在这一阶 段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 渐下降。第二阶段为运动后的恢复。在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 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个阶段为超 量阶段。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 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 又回到原来水平。3、试述最大摄氧量及影响因素 P185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 氧的功能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称为最大摄氧 量。最大摄氧量可用绝对值和相

7、对值两种方法来表示。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a 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b 遗传因素 c 年龄、性别因素 d 训练因素4、试述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各个阶段 P227 阶段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A 、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 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其赛前状态的主要生理变化主要有神经系统兴奋性 提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加,内脏器官活动增强,物质代谢加强,体温身 高。例如: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还有可能有紧张出汗和尿频等现象。 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加以解释,赛前状态产生与比 赛和训练有关、场景信息有关

8、、其不断地刺激运动员并与肌肉活动时的 生理变化相结合,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赛前状态是 高级神经活动的表现,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赛前状态 时的技能水平。B、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 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 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工作强度、工 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和当时的机能状态。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 段结束后,人体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 平,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C、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

9、持在特定 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5、试述肌肉的几种收缩形式 P40肌肉收缩表现产生张力或/和长度变化。依肌肉收缩的张力和长度变化, 运动生理学将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类。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 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形式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互靠近, 又称“向心收缩”。如运动练习中的前臂弯举、高抬腿跑等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 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成为拉长收缩,拉长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离,又称离心收 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与负荷移动方向相

10、反,肌肉做负功。在人体运动中 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如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 度不变。6、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P130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叫做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搏出 量与心率的乘积。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搏出量和心率,因此,凡能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 可影响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肌收缩能力,前负荷是指心室收缩 前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心肌的初长度。对于心室肌而言,其前负荷相当于心室 舒张末期的充盈量或回心血量。回心血量越多,心肌受到的牵拉程度越大,初长 度越长

11、,则心肌的收缩力量就越大,搏出量越多。动脉血压是心脏在开始收缩后 所遇到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肌的后负荷。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如果其他条件 不变,则心室的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与心 肌初长度无关,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来调节搏出量。7、试述生成 ATP 的各大功能系统 P15-P17 生成 ATP 的功能系统分为: a 磷酸原系统 b 无氧糖酵解系统 c 有氧氯 化系统 a磷酸原系统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6-8S,功率输出量快,不需要氧, 不产生乳酸等中间产物b无氧糖酵解系统供能比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30-90S,功率输 出次之,不需要氧,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

12、酸c 有氧氧化系统: ATP 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 氧的参与,终产物是H2O和CO2,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8、试述乳酸阈与通气阈的关系及研究意义 P188 乳酸阈是指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 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 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之为乳酸阈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 两者关系:乳酸阈、通气阈与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已 被用于评价运动训练、运动成绩以及体力测定等。 意义:a评定有氧耐力 用个体乳酸阈时的跑速作为评定运动员有氧耐 力的指标,乳酸阈值越高(强度或速度),有氧能力就越强b 制定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 利用乳酸阈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 运动强度十分有效。因为利用个体乳酸阈水平为基准进行训练,可抑制肌组 织中的代谢性酸中毒的早现。由于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难以提高,而 提高乳酸阈的水平可改善肌肉的有氧能力c 制定康复健身运动处方 由于有氧代谢运动中没有乳酸堆积而 又不易发生过度通气现象,增强心脏机能的效果较好。此外,利用乳酸阈、 通气阈强度进行有氧运动,对防止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