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651077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 黄银霞新课标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老师的口头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到达“思维活泼流畅,创造性精神涌动的最正确意境,并把这种行为升华为一种习惯,本人就如何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探究,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激发求知兴趣,引领学生走近探究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进

2、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融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征服问题的欲望,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设计情景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解出两个根,把两根告诉老师,让老师猜猜你们所列的方程老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很快说出原方程,学生因此会感到很惊讶,急于弄清楚老师的秘密所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兴趣,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学生就要根据游戏中提供的信息:两根就能确定原方程,故会猜测:是否可以通过两个根确定方程的三个系数?从而在情景中发现了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找出确定的规律,就会对两根作加、减、乘、除等运算,把运算结果与系数对照,发现出一些规律

3、,再根据这些规律猜测一个结论即根与系数的理论,再运用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定理。二、鼓励多角度思考,指导学生走进探究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渴望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努力探求创新的思路教师要为学生搭起提出探究讨论的舞台,灵活恰当地运用课本中的习题,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翻开学生通往探究之路的大门,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又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如,在初三的一次数学习题课上,有一例题:假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A=108,BCa,AB=b,BD平分B交AC于D,那么AD=_,(这

4、道题没有给出图形)课堂上,我让同桌学生讨论,学生甲,乙分别给出了解法一: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运用三角形的全等可得答案;解法二:延长BA到F,使BF=BE,连接DF,那么BDFBDC,可得答案,两种证法到达了我的教学目的,我想再考考学生:“还有别的解法吗?结果出其不意,学生丙:过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E点,然后利用比例式可求出,学生丁举起了手:在BC上截取BE=BA,连接AE,然后运用AABCAEAC,即得答案,学生我还有另一种证法,延长CA,截取CF=BC,连接BF,可证F=FBC=72,从而得EABFBC,解一下即得,可见,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这样做的

5、价值要比做十道题更强,同时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泼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具有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促进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开展。三、勤于动手实践,让学生沉浸于探究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的过程,教师对知识作归纳总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要想让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走上探究之路,动手操作能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比方函数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也不应只关注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而应选取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

6、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先让学生指出以下问题中哪些是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方式表达: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在t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s千米;用表格给出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均为教材例子)然后让学生反复比拟,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唯一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函数的实例,区分真假例子,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至此学生才能体会到函数“变,但变化规律如何,教师要继续引导探究实际事例(如上例),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1)描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

7、应的点,判断:判断各点的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求解:在判断出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验证:其余各点是否满足所求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经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他们能找出很多说明结论的方法,当然从中也体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知所带来的乐趣通过活动,通过“触摸数学,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了主动角色,在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便迎刃而解了。总之,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感悟,在“做中理解,在“做中解决,教师把更多的思考任务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学生像“研究者一样,自己发现和探索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在“做数学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学会数学自主探究。参考文献【1】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21.【3】宋伟倩,孙志远,黄荣金,在折纸活动中“想数学和“说数学,数学教学,20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