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发展简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65100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蔬菜发展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蔬菜发展简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蔬菜发展简史一、大棚的概念及其作用1、塑料棚塑料棚是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筋混凝土、钢材或硬质塑料等制成。按规模和造型的不同,塑料棚有大、中、小之分。2、塑料小棚塑料小棚的棚高1米左右,宽约12米,长度不限。其骨架多用毛竹片、荆条、硬质塑料圆棍,或直径6毫米的钢筋等材料弯成圆拱形,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小棚又可分为拱圆形棚和半拱圆形棚两种,在本地区主要是拱圆形棚。3、塑料中棚塑料中棚也可分为拱圆形棚和半拱圆形棚,本地区多为拱圆形棚,其宽46米,中高1.51.8米,长3060米。其骨架材料与塑料小棚相同。4、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又称为塑料温室。棚高一般2.02.5米,宽6

2、10米,棚长4060米左右,单棚面积300600平方米。从造型上看,塑料大棚可分为拱圆形大棚和屋脊形大棚,其中本地区多数为拱圆形大棚。塑料大棚的骨架材料与塑料小棚大致相同,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以上引用的有关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对塑料棚的认识。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目前的10多年中,我国南方地区的大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致如今对大棚的概念反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大棚的规格也就难以统一。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将我国南方地区的大棚作一个简单的定义:由钢管、毛竹片等硬质材料为骨架搭建的跨度在6米以上(含6米)、中高2.0米以上(含2.0米)、长3

3、0米以上(含30米)的圆拱形棚,大棚的覆盖材料可以是具保温效果的薄膜,也可以是具有遮阳降温效果的遮阳网等。上述定义是建立在我国南方地区目前塑料棚实际情况基础之上的:第一,我国南方地区大棚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大棚规格基本上是跨度6米、中高2.5米、长30米;而菜农自己就地取材搭建的毛竹大棚等,其跨度多数为615米,中高2.0米以上,长度也在30米以上。第二,利用大棚栽培蔬菜,目前已不再是20世纪80年代那种单一的春季栽培模式,还有越夏(降温、避雨)、延秋等;大棚的覆盖材料也不再是单一的薄膜,还有遮阳网、防虫网等。第三,经过近20年的实践,菜农已经习惯将上述规格的圆拱形棚称作大棚。第四,尽管这种规格

4、的圆拱形棚存在一些不足,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规格的圆拱形棚还将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对有关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我们将宽6米、长30米(高25米)的圆拱形大棚称为标准大棚。将跨度在24米的圆拱形棚称作中棚,跨度在2米以下者称小棚。5、连栋大棚近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发展了一批连拣大棚。所谓连栋大棚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单栋大棚组成的,其脊高(顶高)为3.85.5米,肩高2.53.5米,单栋跨度68米。目前,我国使用的连栋大棚多数是由国内厂家自己生产的,但也有一些单位从以色列、荷兰等国引进。由于连栋大棚的造价较高(现阶段每平方米在80元左右),一般

5、菜农难以承受。6、大棚的作用利用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其作用是在提高菜农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栽培时期的提前或改变,使得晚秋、冬季及春季的蔬菜花色品种增加,尤其保障了淡季的蔬菜供应,近年来本地区蔬菜供应表现淡季不淡,大棚栽培功不可没;第二,通过遮阳网、防虫网的使用,能够在外界自然条件(天气情况)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生产蔬菜,特别是79月的“秋淡”季节,其作用非常明显;第三,通过不时栽培或反季节栽培,实现设施栽培的多样化,即丰富了市场,菜农的经济收人大幅度增加;第四,可以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第五,随着防虫网覆盖技

6、术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无公害乃至绿色蔬菜的生产,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同时,开拓绿色保鲜蔬菜出口新领域。二、大棚蔬菜的发展历史1、大棚生产发展简史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不仅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并进行环境调控。据文献记载,大约2000年前,我国就有蔬菜保护地栽培,只是那时的调控技术非常落后,效果较差。我国在蔬菜生产上所利用的大棚源自廿世纪30年代。我国园艺学科的奠基人吴耕民先生在杭州览桥园艺场设臵木框玻璃覆盖温床,开创了夏菜玻璃温床育苗技术,后来改木框为土墙。到了50年代后期,杭州市蔬菜研究所(原杭州市蔬菜试验场)采用玻璃土温室栽培番茄、辣椒。60年代,从

7、日本引进塑料薄膜,开始应用塑料薄膜进行小拱棚栽培蔬菜。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塑料中小棚开始在各地推广,主要在冬春季育苗及果菜类蔬菜的早熟栽培;同期,占地约667平方米的简易钢架塑料大棚在长春市投入使用,而后上海等地也开始生产钢架大棚用于种植蔬菜。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杭州市江干区首次利用竹架塑料大棚栽培蔬菜获得成功,这为大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大棚蔬菜生产仅仅处于探索阶段,特别在我国南方地区,并未形成规模。目前所使用的大棚实际上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以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大棚的开发成功为标志的。但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棚的推广经历

8、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不仅因为广大菜农对塑料大棚的优越性不甚了解,人们对大棚的性能未充分认识和掌握,而且与昂贵的价格有关(菜农的经济实力较低),另外,大棚蔬菜生产的配套技术尚不完善以及南方地区冬春季的气候特点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棚的大面积发展。所以,在我国南方地区,大棚的推广经历了菜农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这样一个质变的过程。到了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棚蔬菜得到了飞速发展。浙江省的大棚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我国南方地区大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大棚面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上海市有2000公顷,江苏省有60000余公

9、顷,整个南方地区的大棚面积已达到15万公顷以上。大棚蔬菜注意“三补”1、补光照。采用栽培措施,改善光照条件,如南北行向,宽窄行移栽,整枝打杈,打除老叶,及时绑蔓,经常清扫棚膜上的灰尘、水滴及其它杂物等。如遇持续阴雨低温,还需人工补光照。采用栽培措施,改善光照条件,如南北行向,宽窄行移栽,整枝打杈,打除老叶,及时绑蔓,经常清扫棚膜上的灰尘、水滴及其它杂物等。如遇持续阴雨低温,还需人工补光。在棚内选用各种灯光补光,其效果得到公认,但成本较高。目前生产上提倡使用反光膜。这是一种聚酯镀铝膜,利用其光亮如镜的镀铝面反射太阳光。距膜1米处可增9.1%44.5%、23米处可增光4.4%31.45%。按照大棚

10、东西长度,剪下相应长度的反光幕2幅(单幅宽1米),用透明胶带把两个单幅反光幕粘合固定成一体,在大棚中柱或北墙上,按东西方向挂一根6号铁丝,把反光幕上端折回包住铁丝,用大头针或逶明胶带固定,使反光幕自然下垂,其镀铝光亮面朝南,把反光幕下方折回35厘米,用麻绳作衬绳,在绳的两端各绑一根竹棍,使反光幕与地面保持7585角为宜。2、补充覆盖。对于辣椒、茄子、西红柿、瓜类等喜温作物,12月份到翌年的2月份上中旬要注意补覆盖物。如在大棚内,距大棚膜顶30厘米再张挂一层大棚膜,即双棚覆盖。在生产上比较常用的是在大棚内采用小拱棚覆盖,一般棚宽1.01.2米,棚顶高度4555厘米,长度依大棚而定。如果天气十分寒

11、冷,还可在夜晚加盖黑色地膜,也可采用草帘。腊月播种的喜温蔬菜可实行双膜覆盖,第一层拱膜(内膜)中心高45厘米,第二层拱膜(外膜)中心高55厘米。对于藜蒿等种植密度大的蔬菜,在畦面上还可加盖一层浮膜,即为三膜覆盖。天气转晴,气温升高后要注意通风降温或减膜防高温。3、补气肥。据试验,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1%。冬季气温低,土壤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因此在大棚蔬菜的中后期往往缺二氧化碳。各地可根据条选用以下方法补充氮肥:一是深施碳铵,可释放二氧化碳。一般每米2施碳铵10克,施肥深度58厘米;二是燃烧燃烧沼气。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沼气灯或沼气炉作为施放器具,于每天日出之后燃放,可使用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1.2%。,关闭大棚1.5-2小时,使棚内温度升高到30c时开棚降温;三是采用化学生成法。每667米2棚内均匀放臵40个陶瓷容器,先将98浓度的工业硫酸和水按1:3比例稀释(将硫酸往水里倒以防硫酸溅出伤人),再分配到各个容器中,每个器盛人0.5千克溶液。每天日出后30分钟加入碳铵90克,一次稀硫酸液可供3天加碳铵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