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63453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 摘要:隐喻是语言中很普遍的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上升到概念的层面,也是解释众多语言现象的一种很常见的手段。语音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由国外学者Fnagy于1999年提出,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主要限于语音包括发音方式和所表意义之间象似关系作出的。目前国内学者也很少有对语音隐喻作过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也未有对其本质上的探析。本文将基于前人关于语音隐喻的旁涉研究,运用语音学、音系学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结合英汉日语中有关语音隐喻的现象,对语音隐喻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上的缺乏。关键词:语音隐喻认知语言学语音音系隐喻metaphor在语言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修辞学中

2、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这里不详细介绍隐喻作为修辞手段的概念和用法,而是认知语言学中上升到“概念的conceptual更为抽象层面的“隐喻,它能解释众多语言现象。关于隐喻的研究国内外已做过很多相关研究。Richards于1936年就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论,将表示两个不同事体的思想并置,就可以互相作用,产生隐喻义。后来Blac1962、Tourangeau&Sternberg1981,1982等学者又对其理论作了进一步完善。Lakoff和Johnson是近段时期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L&J1980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

3、这样,“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从认知的角度來看,隐喻并不仅仅是两事体基于相似关系进行的比较,而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工具和结果。王寅,2021而关于语音隐喻国内外学者也很少作过全面和系统的论述。IvanFnagy1999:19在其论文“WhyIconicity一文中首先提出“语音隐喻,主要从语音或发音方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李弘2021:70概括了Fnagy在文中总结的三条原那么:1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认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示

4、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趋慢,较为渐进;等等。2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如表示快乐和柔和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舌头会向后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3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另外,她将语音隐喻概括为6类:1音同义异类隐喻;2歇后语和诗文对联;3基于完全音同形同义异的语音双关;4语音仿拟;5押韵表达;6民俗文化中的语音隐喻。她认为F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视为能指与所指之间象似性的问题,而主张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定义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

5、域喻指的隐喻现象。陈家晃,段成2021对语音隐喻作如下理解:语音隐喻就是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相似或相同的语音成分所进行的相互联想,它是一种从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他们对其做了语用上的解读,认为: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是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明示推理过程,它必然受到关联原那么的支配和制约。另外也有其他学者用语音隐喻对生活中许多其他的语言现象作解释。例如,周锋2021就探讨了诗歌语音隐喻的诗性功能,吴智慧20212021对语音隐喻角度的汉语歇后语进行了探究,陈家晃,段成2021对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作了一些思考。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和

6、自己的思考,运用认知语言学、语音学及音系学相关理论,结合英汉日语中有关语音隐喻的现象,对语音隐喻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上的缺乏。F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指能指与所指之间象似性的问题,陈家晃,段成2021认为语音隐喻就是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相似或相同的语音成分所进行的相互联想,它是一种从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Langacker1987:12批判地接受了索绪尔的符号模型,即符号是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结合体,认为两者是不可别离的,因此,认知语法只设三个根本单位:语义单位和音位单位,这两者构成一个象征单位,Langacker1987:67-73用DOG/dg来表示象征

7、单位“dog,面在中用全大写字母表示语义单位,在“/之后的中用音标表示音位单位。以上观点实际上都未能从根本上解释语音隐喻。结合上述各家定义,笔者提出拙见,认为“语音隐喻是在三个层面音系层面、语音层面、语义层面上达成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其中有抽象的概念作为桥梁,实现三个层面的联结。下文将进一步阐释说明。要详细解释语音隐喻就要知道其产生的原因,而语音隐喻产生的原因又和功能密切相关,这里将二者结合加以简要表达。语音隐喻又是隐喻的一种,因此其产生的原因和隐喻密不可分。根据王寅2021的看法,隐喻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文化方面。1修辞的需要语言表达上求新猎异的需求成为隐喻广

8、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当使用隐喻可大大增强语言的修辞效果,提高表达上的形象性、意象性、趣味性、隐晦性、诗意性,使人耳目一新,从而引起共鸣。其中诗歌是使用隐喻修辞的典范,隐喻既能满足诗歌的表达需要,诗歌又是实现隐喻的修辞功能。例如:1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以浅显生动的隐喻婉转地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这种隐喻在诗中,喻体一般并不出现,总是隐蔽起来,读者可根据诗人在本体中的描绘,体味出喻体的具体指向。又如:2莎士比亚在其著名诗行中以一根本隐喻唤起世人对人生的思量:Alltheworldsastage,世界是一个

9、大舞台,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s.众生只是这台上的演员。Theyhavetheirexitsandtheirentrances,有上场就有谢幕,Andonemaninhistimeplaysmanyparts.人的一生上演着不同角色。这首短诗运作的思维机制是常规隐喻“人生是舞台。这一根本概念在诸多中外诗歌甚至日常语言中频繁使用。2经济性的需要隐喻可以使旧词不断获得新义。Goatly1997分析了整个英语词汇的隐喻模式,发现整个英语词汇都是建立在这些模式之上开展起来的。隐喻可使语言表达简练,到达言简意赅的目的,同时也使语句委婉高雅,反映出说话人的情操。成语的

10、修辞性和经济性功能正在于此。例如“声如洪钟,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很洪亮;再如,说一个人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的启发,可以用“醍醐灌顶概括,仅仅四字就可以根本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涵盖。当今认知科学界普遍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新事体的需要,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开展人类认知的功能。不直接源自体验的概念主要是在直接体验的根底上哦通过隐喻形成的,隐喻是形成抽象概念并进一步建构概念的必由之路。产生隐喻用法的认知根底是:人们可通过思考发现各类事体间各种关系的相似之处,或通过想象建立联系。隐喻就成了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它在本质上成了一种认知现象,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人

11、们为了到达礼貌的目的往往会防止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说法,此时就需要借助隐喻性的委婉语。也就是说,隐喻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无视的作用。例如,我们常用“离开了人间、“逝世、“翘辫子、“上西天等来委婉地表达“死这个说法。语音隐喻的产生基于隐喻的根底之上,因此和隐喻产生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但同时语音隐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认知方面。IvanF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实际上是关于语音与其所指对象之间象似性的问题,因为象似性主要讨论语言形式在音、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客观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2021:335,2000。根据Vuletic20

12、21的观点,“语音隐喻是不同的意义contents通过各自能指的相似性similarity或相近性closeness所进行的联想association。Vuletic文中的能指就是语音sound,而语音之所以能在不同的意义间进行联想,是由词与词内在的理据性innermotivation所创造的,而这些词必须具有相同identical或相似similar的语音成分soundelements。因此,语音隐喻的产生是源于语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从而形成跨域映射。第二,社会文化方面。语音隐喻的产生往往离不开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一些避讳语就充分表达了这一点。例如,家人在吃梨时,忌分开来吃,以此避讳“别

13、离;又如,中国人一般不太喜欢“4这个数字,有些大宾馆中,房间号码、楼层去掉了“4,因为“4与“死谐音。语音隐喻是建立在隐喻的根底上的,要解释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就必须了解隐喻的工作机制。关于隐喻工作机制的提出,最著名的是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MetaphorTheory,简称GMT,后又吸收了其他学者的理论成果,于1999年提出“根本隐喻综合理论TheIntegratedTheoryofPrimaryMetaphor,包含四局部:1Johnson并存理论JohnsonsTheoryofConflation:心智经验和感觉经验是共存的。它强调

14、一种无意识的跨域联结性,实际上就是概念隐喻的映射。2Grady的根本隐喻理论GradysTheoryofPrimaryMetaphor:根本隐喻的结构最简单,所以又叫原子隐喻,它是将日常的感知经验自然地、自动地、无意识地映射到概念结构之上的结果,“并存是形成根本隐喻的根底。3Narayanan的隐喻神经理论NarayanansNeuralTheoryofMetaphor:进一步从神经联接的角度解释并存现象。4Fauconnier&Turner1996的概念融合理论FauconnierandTurnersTheoryofConceptualBlending或簡称为BTBlendingTheory

15、。CMT用“跨域映射来解释隐喻:使用术语“域domain一词,强调从始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domain的单方向的映射。而BT那么使用术语“心智空间mentalspace,强调输入空间与类属空间、输入空间与融合空间之间的多重映射。王寅1995在“论语言交际模式一文中提到了语言交际锥形图:他将这一图式引用到论述隐喻工作机制中,认为必须全面考虑隐喻理解过程中所须涉及的5个因素: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他将5种因素结合,采用五位一体的形式来解释隐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但是他在这个图式中提出的“本体、“喻体和“喻底的说法依旧沿用了修辞学中的术语,容易与认知语言学上的“概念隐喻相混淆,造成概念上的混乱。語音隐喻作为隐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隐喻在工作机制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笔者就将结合隐喻的工作机制,对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语音隐喻是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那么这一映射过程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呢?笔者认为是在三个层面音系层面、语音层面、语义层面上达成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其中有概念作为桥梁,实现三个层面的联结。将这三个层面视为三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