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60808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作者:张为波王莉 转自:http:/www.sichuan social science online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一旦被采纳后,将公共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其本质上是遵循公共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然而,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常常会遇到种种不确定性,以至于使公共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 一、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几种偏差的表现 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公共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讲,公共政策在执行中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执行公共政策 这种执行或者表现为无视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不考虑客观环境条件,对相关问题不能因时、因事、因地做出具体分析,机械地照搬其他地区、部门或行业的公共政策;或者表现为无视公共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机械照搬陈旧的、过时的公共政策;或者无视公共事务的时效性,在公共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面对亟须解决的公共事务问题无所作为,因坐等上级政策

3、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二)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演变成野蛮执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野蛮执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背离工作程序,甚

4、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三)扩大范围执行公共政策 这种执行或者超越职权范围行使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侵犯上级领导机关、下级行政机关、平行级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权力与权利;或者单独行使那些原本属于若干部门共同拥有的权力,侵犯相关部门的权力;或者擅自加大公共政策执行力度,改变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式方法,甚至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四)选择对自己有用地部分,片面执行公共政策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项大的政策往往包括若干个小政策,它们相互依存,是为了解决共同的政策问题而整体地设计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执行者应该全面地把握政策的

5、内容,才能避免执行偏差,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但有些单位和部门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相冲突时,合自己“利”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在执行中“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置国家的政策原则于不顾。 二、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分析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活动中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是有着深刻的体制和认识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一)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观阻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观阻碍因素大致存在以下方面:1.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认知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广泛传播的改革思路,认为改革=放权让利=优惠政策=减免税。受其影响,一些公共政策执行者逐步接受了地方(单位)本位主义的政绩得失观念,

6、即以是否符合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而不是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判断政绩和领导者个人价值的标准,似乎强调集中、强调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不合时宜,是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是思想不够解放。于是为地方、部门、小团体争利益跃为领导者执行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地曾出现各顾各、相互拆台的情况,极少数地方和部门不择手段歪曲中央政策,使全局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这就是屡受中央批评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还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念,就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把实用主义美化为“务实”,把片面追求功利看成有经济头脑。这必然带来政策执行工作中的简单化、短期化、功利化

7、等非理智倾向。此外,还由于公共政策执行者对公共政策的认识不足进而导致对政策的消极或抵触的态度。许多公共政策执行者不勤于学习领会上级决策精神,不勤于在寻找上级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以及个人实际情况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常常凭经验、想当然,主观片面地理解和执行政策,使执行不能正确地体现决策的意图。最后是由于理解错误而导致的对政策的错误执行。这种现象在一些人员素质较低的执行机构中很常见。较低的文化、理论及政策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政策的错误理解往往直接造成了政策的错误执行。2.公共政策执行者自身素质不高 有少数政策执行者由于没有系统接受过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方式的洗礼,没有接受现代政策科

8、学知识的训练,靠自发、本能的意识,很难形成科学、有效地执行政策所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又被信息交流相对不发达、不对称,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发育阶段种种盲目从众心理相结合。这就难免使一些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3.公共政策本身的合法化程度不高公共政策的合法化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全部过程,包括政策规则、政策认定、政策议程、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等,至少在形式上都必须是符合法律规范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在法律和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才能避免公共政策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从而保证政策本身的合法性。同时,也只有合法的公共政策才

9、会产生约束力。 4.公共政策本身的合理性程度不强 公共政策缺乏合理性表现在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政策本身缺乏合理性,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范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这样的政策非但达不到政策目标,有时甚至是政策执行得越到位,实际造成的损失越大,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5.公共政策自身的明晰性程度有限 政策的明晰性,要求政策方案要有严格的执行界限、科学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评估标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将使政策的可操作性减弱,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无所适从;同时缺乏明晰性的政策会引起政

10、策的界限不清,导致对政策的随意变通。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这种不完善之处就为制度不能充分实施提供了可能。因为,制度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和互动过程,博弈者都努力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行动方案,制度漏洞就成为双方寻求的目标和对象。只有找到了制度漏洞,就可以绕过已有的规定,甚至使现行制度成为无用的东西。 6.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利益趋使 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也影响着其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各项公共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都是人,而人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的。要使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如果一项公共政策威胁到自身利益,那么公共政策执行者无

11、论出于公心或者私心,都有可能抵制这一政策,因而就使得该项政策很难顺利有效地得到执行。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尤金巴达克以博奕理论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他把政策执行过程视为一种赛局,在冲突和竞争的情况下,每一参加者都寻求得到最大的收获,并且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而每一项政策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各方参加者的“战略选择”。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客观阻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的客观阻碍因素大致存在以下方面: 1.体制方面的弊端从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上看,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经验决策和人治传统风尚,远未形成科学化、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这主要表现为在政策制订、执行、评价、监督各要素之间,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

12、整合的运行机制。政策制订还存在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决策的情况,这难免导致政策制订工作的随意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容许政策执行者自行“变通”的弹性幅度,加之政策高度抽象,公共政策执行者根据各自理解随意执行政策就在所难免。在政策评价和监督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检验标准,缺乏专门的评价反馈渠道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导致政府执行公共政策中出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可见,不从体制上解决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价监督等运行机制问题,政策执行工作就不可能是科学有效的。2.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健全程度要取得理想的政策效果,首先必须使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认同该政策,而这主要依赖于政府的传播机制。只有做好

13、政策宣传,才能使人们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积极地配合政策的实施。而目前,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传播上,由于传播渠道不通畅,缺乏一定的信息反馈,使公共政策在宣传过程中受阻、歪曲,严重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另外,由于缺乏科学化、民主化的执行体系,机构重叠、权责不分,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迅速、准确地进行传递、实施,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法制约束,也使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失误得不到及时的防治和纠正。3.公共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 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政策制定时的环境和执行时的环境往往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有时还是相当大的。虽然在制定政策时,对政策环境

14、的复杂趋势会做些预测,但是这种预测的时间上的深度、空间上的广度以及效果上的正确度却是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执行政策时,政策环境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从而对政策的顺利执行形成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执行偏差就有发生的可能。 4.公共政策资源的缺失 政策资源主要有经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权威资源。必要的经费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欠发达的社会转型时期,执行经费的缺乏始终是阻碍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至于人力资源的问题,在我国,虽然行政机关人员臃肿的现象十分的严重,但是优秀高素质的公务员却是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由

15、于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运转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加上政府机关办公设备不同程度的落后、陈旧,政策执行者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来源匮乏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存在。这就使得政策执行者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无法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从而造成政策执行中的失误或困难。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然而,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权力一定程度上获得扩张,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日益明显。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影响,国家政策的权威性也就随之削弱。当前,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广泛存在着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就是政策权威性不够的表现。三、对公共政策执行阻碍因素的对策分析 要提高政策执行的水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实施综合根治的系统方法。当前,应着力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一)使公共政策更加合法化 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律规章和制度程序。只有使政策制定的制度程序规范化,才能保证政策制定过程的合法性,使公共政策在严密的制度安排下得以产生,从而避免公共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政策制定过程必须公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