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51527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探讨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 要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进步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社会效益,就必须对高等教育本钱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文章从控制高等教育本钱的基本思路着手,对构建高等教育本钱控制的总体框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育本钱;本钱控制 所谓高等教育本钱控制可以理解为:高校治理者对教育过程中的资源耗费进行规划、调节,使教育本钱按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高校整个教学及其治理活动中各项用度的发生进行引导和限制,使之能按预定计划进行的治理活动。本钱控制既是对目标本钱本身的控制,也是对目标本钱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视,更

2、为今后本钱的降低指明方向。 一、高等教育本钱控制的基本思路 高等教育本钱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本钱组织、决策、执行、信息、业绩考核等子系统。根据上述高等教育本钱控制的目标,高等教育本钱控制的关键是控制主体,即高等学校的控制理念和思想。高等教育本钱控制应循着以下思路进行: (一)本钱前馈控制零基预算治理和绩效预算治理相结合 前馈控制也称计划控制。即科学地制定目标本钱计划,力求对运行结果实行目标治理。要进行本钱控制,就必须建立本钱标准,即编制本钱预算计划(以下简称本钱计划),本钱计划的对象不仅仅是资金,还应包括人、财、物等诸方面。本钱计划建立在科学猜测的基础上,即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条件

3、及有关历史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对可能降低本钱的项目、内容和力度以及投进项目的本钱水平进行猜测,为编制本钱计划提供依据。 将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结合使用,有利于弥补零基预算的不足,形成以预算目标为指引,以绩效为核心的预算编制模式。构建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应从以下方面进手: 高校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以来,预算编制仍停留在对基本支出的计划削减上,侧重于对职员、资金的核定,项目支出核算处于有名无实的停滞状态。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零基预算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外,基于零基预算法的项目支出预算可操纵性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将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在基本支出实行定额治理的基础上按照效率优

4、先原则精简机构;在项目支出中引进绩效预算确定一揽子决策,制定一系列绩效指标,按照项目性质对一揽子决策进行相应的绩效分析、评价和排序,择优列进预算,从而启动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支出预算。 优化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的“目标、有效性和效率”三位一体原则是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的指导原则,我国高校将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结合使用,使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由原来的链状编制流程转变为环状编制流程,使零基预算编制作为计划、控制、评估的工具,成为一个上下互动的循环系统,有利于贯彻预算的“目标、有效性和效率”三位一体原则,优化预算程序。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应具体、量化,并严格执行。由于绩效目标是预算项目的绩效指示物,将在预算监视与

5、评价中进行确认,同时还是下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高校实行零基预算的直接动因是消除基数预算的弊端,公道分配有限的预算资金。将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使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紧密结合,量化绩效目标,评价项目预算绩效,使高校预算由投进式预算转变为产出式预算,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正实现预算的“目标、有效性和效率”三位一体的原则。 增强预算可操纵性。零基预算编制技术复杂,编制过程繁琐,与绩效预算法结合使用,可以弥补零基预算法的不足。绩效预算目标包括项目预期成果和项目实施本钱信息两部分。绩效预算在评估项目绩效的同时,其项目本钱也已大致明确,高校可利用项目本钱指标修正绩效目标,实现对预算的转动治理,减少预算编制工作量。相对于零基预算,绩效预算指标确定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二者的结合可大大进步预算编制的可操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