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51447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中学生厌恶数学的原因入手,针对其原因及学生的喜好,提出了“通过创设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点。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主要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案例,对每种创设方式进行了辅助说明,随后通过对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的论述,指明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

2、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引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学的主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兴趣问题。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

3、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并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1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人在2001年“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表示“喜欢”,“一般”和“不喜欢”的比率各占“24.9%”,“60.4%”,“14.7%”,学

4、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原因29%以上是因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12.3%是因为喜欢它的逻辑推理性强,10%受教师的讲课质量的影响等。不喜欢的原因有: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教学中过早地训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单调和枯燥的感觉。对数学的意义和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并认为数学远离生活,它的用处和目的存在距离。学生本身性格差异,如喜欢数学、文学、体育、文艺等,个人价值观不同。学生基础差,一直学不好,缺乏成功的感受与体验。学生不断碰到困难,遇到挫折,害怕学,甚至讨厌数学。“精英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考试无望的学生对数学厌倦,对数学失望。社会对数学人才不重视,和对人的数学素质的冷漠产生的负作用。教师

5、教法陈旧,及师道尊严的课堂文化,使学生对数学兴趣渐减。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感到茫然。学生个人、家庭、环境的一些变化,引起学生数学兴趣的波动。2通过创设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2.1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2.1.1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

6、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这是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也是密切联系实际,从实际中建立数学概念、模型,形成数学思想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境,展示这一过程。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形式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把抽象问题具体

7、化。【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大都能归结为比

8、较与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即可得对于问题,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天平两臂长分别为、,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由力矩平衡原理,得,两式相乘,得,由问题的结论知即得,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2.1.2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特别是中学生,趣

9、味性的内容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思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多为学生提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

10、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2.1.3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放性问题通常是改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思维的深刻性,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的功能。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感觉,真正学会“数学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

11、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探索、开拓、创造精神的培养。【案例3】,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平面及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条件和结论都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解答该题需要数学去思考、分析、尝试、猜想、论证,既具探索性。2.1.4 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受阻,如果能使抽象问题具体直观,就可以大大降低难度了。数形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减少了恐惧,进而也增加了兴趣。【案例4】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果凭空说道理,学生是难以明

12、白的,如果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给出下图:(其中是圆心距,是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 同 心 内 含 内 切相 交 外 切相 离 显然会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易懂的圆与圆的关系结构图。2.1.5 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异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使每节课的内容具有新意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单调和呆板,因此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

13、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由 得 得 得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2.1.

14、6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由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因此学习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错误,教师可合理选用一些问题,通过设疑、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钻研,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启知识宝库,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案例6】双曲线上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这样的点不存在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故正确的结论为错解2:设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由, 得 ,故正确结论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 , ,则 ,而 ,即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