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50659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二、教学重、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自主学习方式等。四、课前准备幻灯片。五、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思考与交流1请尝

2、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归纳与整理1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思考与交流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归纳与整理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2在

3、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思考与交流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归纳与整理(2)树状分类法实践与探究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思考与交流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

4、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归纳与整理2化学反应的分类: 思考与交流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已学知识?实践与探究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归纳与整理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

5、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思考与交流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的?归纳与整理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思考与交流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

6、区别?实验与探究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与整理1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

7、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思考与交流1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归纳与整理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阅读与拓展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思考与交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哪些呢?阅读与拓展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