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50014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高职教学模式论文摘要:通过分析高职的状况和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多媒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并进行了反思。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到来,英语由一种使用广泛的变成无处不在的技术符号系统,由人际交往的话语工具变成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中的标准,由过去升学的敲门砖变成进入、现代企业及其卫星企业就业的职业附加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自从1999年大学

2、生源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增加,造成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紧张。高职院校更是如此,所以学生往往实行大班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缺乏交流和练习的机会。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调研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教师普遍短缺,教学任务繁重,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新的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只能成为一种口号而无法兑现,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只是为了满足科研需要而不得不应付的时代产物。除了教师人数的短缺外,一线教师的基本功也有待提升,甚至有的教师将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大大降格,将其作为供学生改变乏味的教室满堂灌现象的

3、“放映室”或“放音室”。 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普遍素质较低,并且很多学生存在着自卑,缺乏学习的上进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差距在逐渐加大,因为生源有普通高中、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多种,而学校考虑到教室紧张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根本不会考虑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以应试为导向与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目标的矛盾 不能以偏概全否认高职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以应试为导向的知识性教育,但是长期以来的AB级考试的过关率已成为很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姑且不去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情况,只要看一下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会明白,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是必须进行改革的。同样,高职英语教学如果过度重视证书过级考试必然会严重偏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制定的培养目标。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显示使用业务英语的特色,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才是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牢牢把握的主旋律。 (三)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不强调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口语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死”的知识。这种现象在教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依然大有。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给予更多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5、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学习依靠人们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系统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矛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或专科的英语教学模式,所以专门的高职高专类英语教材就是摆在教学改革面前的第一件事。尽管目前出现了不少高职高专英

6、语教材,但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有部分教材依然为了迎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而在模式上与普通本科英语教材相仿,还有一部分教材为了强调实用性,但是又过了头,失去了系统性原则的要求。 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美国教育专家Moore说过,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网络多媒体环境相应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

7、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8、。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显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最大可能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新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教学信息量大、传递信息速度快、交互便捷等,教师应会利用交互平台(专业开发的教学软件、BBS、E-mail、QQ、MSN、微博等)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发布学习信息,布置学习任务,监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指导学生。当然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总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