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9496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8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第0版)(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烟台莱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聘用14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属于_。A: 无效的民事行为B: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D: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依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题目中的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最有可

2、能出现在?处的图形是:_ A: AB: BC: CD: D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图形的封闭区域数或黑色阴影数依次为6,5,4,3,(2),A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人们为制造惊喜和浪漫而煞费苦心。但是,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惊喜。当你的惊喜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困扰时,或者给对方造成压力时,你就会把对方吓蒙,或者让对方。总之,惊喜有,制造请谨慎。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A: 望而却步选择B: 敬而远之风险C: 怒从心生难度D: 避之不及窍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第一空,“怒从心生”指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语义

3、过重,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惊喜有”与“制造请谨慎”之间为因果关系,“有选择”“有窍门”都不能成为“制造请谨慎”的原因,排除A、D。故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有4个数a,b,c,d它们的和100,现在按下面方法得到一个新数,即a+11,b-3,cx2,d/2,而这4个新数为同一个数,则b是:_A: 24B: 25C: 26D: 27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变化后四个数是同一个数,而2c是一个偶数,因此其他数变化后也都是偶数,因此6-3是偶数,则b是奇数,排除A和C。代入B后,6-3=22,则c=11,a=11,d=44。显然四个数之和不等于1

4、00,因此b=27,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A: 要影响B: 直接结果C: 主要原因D: 直接原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主送机关为直属下级机关的

5、,其行文可用_。A: 通报、通知B: 批复、报告C: 报告、函D: 命令、请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报告、请示的主送机关应为上级机关。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是_。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 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精神是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以下不属于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是_。

6、A: 警告B: 记大过C: 开除D: 降职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降职不包括在内。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_。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互补性D: 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是_。A: 市法院在审理某科研人员故意杀人案时,考虑到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给予从

7、轻处罚B: 某派出所为民警制作“联系牌”悬挂在各个社区,方便居民联系C: 某市规定只有本市生产的汽车才可以申请出租牌照D: 某检察官因装修材料质量问题与某商场发生争执并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该检察官败诉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平正义的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A项不能因为某个人曾经对社会贡献大小决定刑罚的适用,应该严格依照法律,在法定情节下做出相应的处罚;B项体现的是便民措施,并没有体现公平正义,不符合题干;C项涉及地方保护主义和差别对待,不能体现公平正义;而D项虽然是检察官提起诉讼,但是法官并没有因此影响判案,体现了法律面

8、前人人平等。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考试公平是指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都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考试公平的做法是_A: 某市停止了实行多年的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初中招生办法,在初中招生中改用就近入学方式。对于户口所在地几乎等距离地介于几所初中之间的孩子,采用了电脑自动派位方式安排就读学校B: 有一道试题是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的讨论,对于北京的考生,这道题没有什么理解困难。但是,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考生,就对“地下铁道”感到很困惑C: 为了参加这个考试,李红已经脱产复习了半年,家里重金为她请了有经验的辅导教师。王丽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准备考试,每天下班后,还要

9、为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做饭洗衣,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能开始复习看书D: 竞争上岗考试中包含了一些有关西方文学的试题。其实,这些西方文学知识对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一些“书呆子”却考了高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题干的对象是“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题干强调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采用新的招生办法并非发生“在考试过程中”,A不选。B中“在考试过程中”,试题出现“地下铁道”对于“来自偏远农村的考生”是不公平的,B满足关键词。C中“李红”和“王丽”的复习环境不同似有不公平之处,但是这并不是“

10、在考试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C不选。D中考试包含了“西方文学试题”看似对“书呆子”有利,但因为“这些西方文学知识对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实质上“书呆子”并未因此占优势,“非书呆子”也并未因此受到不公对待,D不选。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定义判断12.张某购买了一辆汽车,后被李某砸坏,得到了李某2万元的赔偿。修好后张某以5万元的价格将汽车卖给了刘某。在买卖过程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_。A: 刘某B: 汽车C: 李某D: 汽车转让行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1)物;(2)行为;

11、(3)智力成果;(4)非物质利益;(5)有价证券。在汽车买卖过程中,张某享有获得刘某购买汽车金钱的权利,承担将汽车给刘某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了这个买卖行为,所以选择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_。A: 一块农田B: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C: 一条河流D: 一片草原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两者缺一不可。C项只包括了生物群落,没有无机环境,故本题选B。14.在发文处理中,公文的用印环节是在_。A: 交拟之后B: 审核之后C: 登记之后D: 缮校之后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公文

12、形成的主要环节是拟稿、审核、签发、缮校、用印、封发。收到待印的公文定稿后,文秘负责人要执行印前复核制度。文秘负责人所做的工作即为缮校,因此,公文的用印要在缮校之后。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我国政府纵向决策子系统的最低层次是_。A: 县级政府B: 乡镇政府C: 居民委员会D: 村民委员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B。解析:我国的行政决策系统,横向上任何一级政权机关可大致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决策分系统、政党决策分系统和政府(狭义)决策分系统,纵向可分为中央、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地级市、县、乡镇五级政权机关(也有划分为三、四级的政权组织类型)的各层次的决策系统。

13、16.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_A: 拥有先进的科技,就能提高经济效益B: 必须合理配置资源C: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本题考查对“等强原则”的分析理解能力。“等强原则”启示我们要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的合理配置才不造成浪费。注意题干中“经济学道理”的关键词,由于C是哲学原理,可以排除。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

14、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_。A: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 宪法才能规定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D: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了享受这些权利及履行义务的保障制度,宪法是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选C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若某土地所有者自已经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劳动,则_。A: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再包括地租,统统转化为平均利润B: 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仍然体现着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C: 其获得水平必然高于平均利润率D: 农产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按生产价格出售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B【解析】这位土地所有者既是剥削者,又是农业资本家。他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获取地租部分,又以农业资本家的身份获取平均利润部分,这可以理解成他自己给自己缴纳地租。据此,B为应选项,A为排除项。C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他以农业资本家的身份的获得水平等于平均利润率,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