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9477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试题 (总分200分,时间150分钟)一 基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契约 休憩 修葺 锲而不舍 B.嗜好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C.裨益 荫庇 媲美 刚愎自用 D.曲折 祛除 崎岖 大势所趋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魁梧 磨炼 想像 相辅相成 B蹩脚 扭扣 预告 变本加厉C通宵 讴歌 喘息 刻不容缓 D掣肘 妨害 菲薄 销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 不是以某种具体的工程应用为目的, 以解开智力之谜为目的,_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_不应是模仿人的某项具体技能_应当是具有

2、充分的学习能力,可以从环境中,包括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任何具体技能的智能系统。A虽然 但是 所以 而 从而 B如果 而是 那么 就 而C虽然 而是 但是 却 因而 D如果 就 那么 却 因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的,因为他已决定接受这一挑战。B冯如的飞机模型在美国各地进行了数百次的表演,风靡一时。C许薇这种对班级工作泰然处之的精神,是值得班干部们认真学习的。D杨晨的西湖山水图画得惟妙惟肖,大家轮流欣赏,爱不释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南海热带低压昨晚23时加强为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韦森特”。预计,“韦森特”将以每小时1015

3、公里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B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你总是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难免不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困境。C“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这曾是松下电器盛世时的写照。但近期以来,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电器王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D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是美国的4倍。外媒称,这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体重超标以及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

4、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7.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其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三种。B. 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其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C.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哈姆雷特罗

5、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等。D.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自由广泛,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二 说明文阅读(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

6、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

7、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

8、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

9、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

10、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9.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10.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B.第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

11、晏”。D.第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11.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C.第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第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三 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

12、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率赂秦耶 率:全部

14、 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其 暴霜露,斩荆棘 暴:bao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始速祸焉 速:很快 洎牧以谗诛 洎:ji等到 当与秦相较 当:应当 或未易量 易:轻易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侵略 A B C D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然后得一夕安寝 可谓智力孤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有如此之势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A.B.C. D.14.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而为秦人积威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邯郸为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 与读音不同,意义一样 B.与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与读音不同,意义互不相同 D.与读音不同,意义不一样。15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