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4941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运用摘要:.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强调通过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学习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当前,具有特殊的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教学实践表明,发现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思想在素质教育的

2、过程中都是应当充分肯定和提倡的。关键词:发现教学法; 篮球选修课; 技术教学1 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改革出发,对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效果进行了检验,为中学体育教学领域内教学方法研究提供参考。2 研究方法和对象2.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体育学术期刊,教育学,教学论文,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书籍,查阅有关中学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关于中学体育教学和篮球选修课教学方面的论文,为教学实验及随后论文的撰写准备充实的理论和依据。2.2教学实验法。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进行技术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其中自变量是教学方法,因变量是学生的成绩。

3、以目前中学体育篮球教学大纲制定的教材内容为蓝本。实验班采用发现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3研究对象。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篮球选修课学生,实验班对照班各两个班,每班50人,全部为男生。教学周为15周。3 研究结果与分析表1 达标、技评、素质前测横向对比表半场往返跑篮原地投篮全场综合技术摸高(m)折返跑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实验组2.892.262.742.042.539.083.0110.13对照组2.952.342.742.182.849.792.989.92t-0.12-0.350-0.7-0.56-1.040.661.07p0.90.7310.490.580.310.5

4、20.29从表1我们看到,所有项目的P0.05,表明实验前两班在技术和身体素质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两班起始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运球达标、技评,投篮技评,以及折返跑这几项上,对照班的成绩要略优于实验班,在综合技术达标,技评两项上对照班优于实验班,在投篮达标这项上,两班成绩一样,在摸高素质上,实验班成绩要略优于对照班。同时从表上还可看出两班在跑篮和投篮的技评均分上都没有达到各自技评总分的一半,可以认为起始水平较低。(见表1) 从表2我们可看到,经过15周的教学,实验班在折返跑运球跑篮达标、投篮达标,综合技术达标以及摸高和综合技术技评这六个项目上与对照班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5、而在跑篮技评投篮技评、折返跑这三项上与对照班相比差异则具有显著性,其中技评达到高度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说明使用发现教学方法和使用传统教学方法都可以促进学生篮球技术动作的学习,两者在促进技术动作达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使用发现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学生单项动作技术掌握的规范性上有显著性差异,这从技评成绩上可以清楚看到。表2 达标、技评、素质后测横向对比表半场往返跑篮原地投篮全场综合技术摸高(m)折返跑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实验组3.743.973.983.824.1611.793.0110.04对照组3.983.53.583.413.68112.999.75t-0.542.561.52

6、.380.941.620.112.09p0.590.010.140.020.350.110.910.04总体来说,本次实验中采用的发现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都促进了学生技术指标的学习,两者在技术达标成绩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效果相近,但在单项技术技评成绩尚有显著性差异,可见使用发现教学法较好于传统教学法。(见表2)从表3我们看到,经过15周的教学,对照班的学生在技术类测试指标中投篮以及综合技术技评的进步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跑篮达标、技评上进步则是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基本技术学习以及在达标、技评成绩提高上总体效果是较好的,这也反映出传统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作用。虽然传统教学

7、方法从现代教学理论来看,具有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成的弊端,但是作为教学方法,由于长期使用,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熟练程度和经验的积累,其中的一些精髓还是得到了认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仅重视教师的绝对权威,而且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及反馈。(见表3)表3 达标、技评、素质后测纵向对比表半场往返跑篮原地投篮全场综合技术摸高(m)折返跑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实验组2.952.342.742.182.849.792.989.92对照组3.893.53.583.413.68112.999.75t-3.51-9.21-1.67-9.79-1.91-2

8、.28-1.24-1.63p0.0020.0120.1140.0210.0720.0350.230.12从表4我看到,经过15周的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在技术类测试指标中包括的几项指标中均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跑篮和投篮技术测试的达标成绩中进步具有显著性,在跑篮、投篮技评、综合技术达标和技评成绩中的进步是高度显著性。这说明使用发现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促进学生篮球技术学习以及达标、技评成绩上是可行的,特别是在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上要远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见表4)表4 实验班达标技评素质后测纵向对比表半场往返跑篮原地投篮全场综合技术摸高(m)折返跑达标技评达标技评达标技评实验组2

9、.892.262.742.042.539.083.0110.13对照组3.743.973.983.414.1611.79310.04t-2.82-14.23-3.38-18.47-3.45-3.580.240.5p0.01100.0300.0020.0020.810.62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实验班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首先, 发现教学法体现着“三论”的基本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构成系统的要素,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完成教学。在教学中的反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自身反馈,即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及本体运动感觉

10、等渠道得到信息。然而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的本体运动感觉较差,他们往往体会不到或者不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而主要靠视觉(观察别人动作)以及外部的反馈来学习掌握技术动作。发现教学法能克服此弱点,培养学生的自身反馈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外部反馈,即学生完成动作之后从除自身以外的其它途径获得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的语言反馈。其次,篮球技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会对所做练习的每一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感;学生的相互评价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横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学生在评价的过

11、程中可以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获得反馈信息。正确的反馈信息,能使学生从已获得的感知和动作表象,重复已获得的知识,使动作再现,达到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错误的反馈信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在与正确动作比较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发现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再把发现和感知到的信息运用于下一次练习中去,然后通过多次的积极反馈,促进技术动作的改进,逐步完善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4结论4.1教学中使用发现教学法和教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篮球选修课中的技术教学,在促进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上前者较优于后者,同时使用发现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中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4.

12、2实验证明在篮球选修课中使用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更适应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当今素质教育对学生加强能力培养的要求。5参考文献1 王朝阳.发现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2 王勇.“发现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Z1)3 桂立成.“引导发现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模式J.河南教育.2005(08)4 于素梅.“发现教学法”在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5)5 张敏文.发现教学法在高中女生800m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7(05)6 马晓军等.发现教学法在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2002(04)7 薛琳.怎样运用发现教学法J.陕西教育J.1994(09)注:以上表中“实”表示“实验班”;“对”表示“对照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