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49298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良种肉羊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季海峰摘要现代肉羊的生产体系中,良种的选优提纯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引种、选育和利用三大技术环节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联合育种、繁育体系、种羊登记、性能测定、选种选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系)培育等技术内容进行了简述。在现代肉羊的生产体系中,品种的贡献率约占40%左右,养羊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品种的选优提纯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基础工作,而高效利用则是引种或育种工作的最终目的,可以带来丰厚的效益。我国多数养羊企业,注重从国外引种,而忽略品种选育,尤其是对国内优良品种的选育。从国外无序地高价引入

2、大量种羊,一则,引进种羊的质量没有保障;二则,引进种羊用于炒种、卖种,很少开展扎实的持续选育和深度利用工作,结果造成品种性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退化,形?quot;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浪费巨大,让人痛心。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国内有实力、有影响的种羊核心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结合起来,率先开展扎实的品种选育和高效利用工作,带动我国养羊业向优质、高效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现就一些基础性工作简述如下:1建立联合育种组织近年来,我国若干单位从国外引进了优良的肉羊品种,就每个单位来讲,群体数量和群体内差异都不大,选种和选配的余地很小,几年以后就会出现近交衰退现象,很难开展

3、有效的育种工作,但若干有该品种的单位联合起来,总的群体数量就大了,遗传基础也丰富了,选种和选配的余地也大了,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遗传进展会显著提高。因此,建立统一的性能测定方案、遗传评估方案、选种方案和标准化的饲养管理程序等,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可持续性的育种和饲养效果。建议我国有条件的种羊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建立良种羊的联合育种协会:如无角陶赛特羊联合育种协会、萨福克羊联合育种协会、美利奴羊联合育种协会、小尾寒羊联合育种协会等,进行联合攻关育种,以育种为龙头,带动饲料、防病、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促进肉羊市场的进一步成熟。2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有了良好的羊种,还要建立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

4、,否则,将不能适应现代养羊生产的需求。完整的繁育体系包括核心场、繁殖场和商品场。核心场负责新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高;繁殖场的任务是大量繁殖种畜,以满足商品场等单位对种羊的需要;而商品场的目的在于最经济地生产优质畜产品。种羊在繁育体系各场之间依次流动,各级场的任务虽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商品场肉羊的生产性能是鉴定育种场和繁殖场种羊优劣的重要依据,因此,育种核心场要重视商品场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控和完善自己的选育方案。 3建立种羊登记制度和种羊数据库良种登记制度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包括配种、产仔、生长发育、外貌鉴定、产品产量和饲料利用率等多方面的记录。有了良种登记记录才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准确地估测种

5、羊的种用价值。有条件种羊场应全面开展该项工作。在建立健全种羊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种羊的信息库。种羊信息库建成之后,可根据种羊的祖先、同胞、本身及后代资料,评定其种用价值,评定用的资料是来自种羊场和商品场(户)的反馈资料。因此,需要到各种羊场与客户收集种羊表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市场价格等。4进行性能测定,加强良种羊的选优提纯在羊群中广泛开展种羊的性能测定,选优去劣,扩大优良高产种羊的利用率,对提高肉羊生产效率将发挥巨大作用。对种羊核心群进行严格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质性能和皮(毛)性能的测定,检测肉羊每年(代)的遗传进展。利用分子标记、动物模型BLUP技术和一些常规选育

6、技术,对引进肉羊的下一代进行选优提纯,进一步提高引进肉羊的性能和品质。根据选择指数的高低,对种羊进行排队,以排队顺序选留或淘汰种羊。 优秀肉用种羊的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信息:本身表现好本身生长发育快,体质结实,躯长、深、宽且呈圆桶形,头宽不大,颈及四肢粗短,肢蹄端正,前后裆宽,结构匀称而丰满。如果群中有角、无角个体都有,则以无角为优。母羊的繁殖间隔短、每胎的繁殖羔羊多。祖代品质优秀祖代优秀,尤其是父、母优秀的个体,一般情况下也是优秀的。同胞或半同胞优秀一般而言,同胞或半同胞(家系内成员)优秀的个体,其品质和遗传性也会较好。后裔优秀当所选对象已有后代,并且其后代已经显现经济性状和繁殖性能时,

7、根据其后代品质评定选择对象,是最可靠的选择方法,但世代间隔较长、较费时间。 5制定合理的选配计划,大力开展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工作选配计划,可以有意识地组合下一代羊的遗传基础,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选配计划,一则,可以使优良公、母羊的优点集合;二则,可以避免近交,减缓群体内近交系数的上升。反之,如果不重视选配工作,将会使后代的表现参差不齐,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出现近交衰退现象。对于重要种羊及胚胎的生产,与配公、母羊都要达到一级以上。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可以显著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省种公羊的饲养量和饲养费用,减少疫病的传播。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只优秀公羊一年可配母羊400-500只

8、,比用公羊本交提高效率10倍以上。这项技术尤其是液态精液输精较为成熟,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将产生显著的效果。羊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具有优秀遗传特性的公、母羊,迅速扩增其后代数量,加快优秀种羊的繁殖速度。这项技术,比自然繁殖方法加快几倍、几十倍,遗传进展较现行的育种方案提高50%-100%。采用这项技术,应注意选用优秀的公、母羊配种,这样的胚胎移植才有价值,切忌不分好坏,只要是纯种公、母羊交配,就进行胚胎移植的做法,因为任何品种内个体间都存在差异,有好一些的,有差一些的,如果性能和品质一般或较差的个体间交配,将导致后代种羊性能和品质的下降,影响种羊场的信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市场利益

9、下最容易犯的错误,建议从事胚胎移植业务的单位,严把种羊和胚胎质量关,以等级定价格。 6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配双方(品种、品系、个体)的纯度、品质差别及配合力情况。种羊的纯度如何、品质间有多少差异、双方配合力如何,都可通过种羊生产性能测定来确认。如果配合力高,通过杂交改良,不但可以提高畜产品的品质,还可使畜产品数量提高20%40%。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种羊品种(品系)的适应性和性能表现差异很大,应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组合。杂交母本的选择,一般应选用本地品种,它们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配种季节长、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等优点,并且减少了引种费用;

10、如小尾寒羊、湖羊、哈萨克羊、蒙古羊、乌珠穆沁羊、阿尔泰羊及南江黄羊等,在当地都是良好的母本品种。杂交父本的选择,要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屠宰率和瘦肉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如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夏洛来、德国美利奴及波尔山羊等国外引进肉用品种。 以外血种公羊作为第一父本或终端父本,以国内地方品种羊作母本,进行经济杂交或三元杂交,可以使后代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 在羊肉生产上,应以发展羔羊肉为主。较好的杂交组合模式:当地棉羊(母)无角陶赛特(公)F1(母)夏洛来或萨福克或美利奴(公)F2(公、母)育肥羔羊肉7新品种(品系)的培育7.1选育方案的制定在工作之前要制订选育方案,包括选育目

11、标(选育性状及要达到的水平)、选育方法、配种制度及性能测定方案等。建立好性能测定纪录系统,包括肉羊各期的体重、日增重、饲料报酬、种羊卡片、选配计划、消毒防疫情况等。育种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还要综合考虑人们的消费习惯。对肉羊而言,重要的经济性状有生长速度、产肉性能、繁殖性能、饲料转化率以及抗病能力等,也要兼顾羊肉风味和皮(毛)质量等情况。7.2选育基础群和育种方法的建立组成基础群的个体性能指标要突出,一般应超过群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个体健壮,血缘清楚,选育群内一般应由6-8个无血缘关系的公羊,不少于300头的基础母羊组成选育基础群。在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理论和现

12、代分子生物学所提供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譬如利用BLUP方法、遗传标记等进行选种,可提高选种准确性,同时缩短世代间隔。采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将大大提高育种效率。7.3优秀性状(个体)的选择选育群的饲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要相对稳定。对质量性状的选择,采用测交方法;对数量性状选择,采用育种值估计和综合选择指数方法。选种阶段:在断奶时、配种前、产羔后三阶段进行选种,每个阶段的选择重点不同,断奶时选择,注重个体重和双亲的等级;配种前选择,注重生长速度和性特征状况,选择日增重大,睾丸、阴门等发育良好的羊;产羔后的选择,注重羊的繁殖性能,如发情妊娠和产仔情况等,选择发情明显、产羔率高的母羊留

13、种。7.4选育效果检验每代都要计算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量,并进行杂交配合力测定。改进效果不见明显提高时,要改进选育方法。每代都要进行外貌特征和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致性或均匀度的检查。每代都要计算平均亲缘系数和近交系数,避免近交衰退。 经过4个世代以上的选育,主要选育指标达到方案要求时,如果符合国家关于品种(系)的鉴定验收条件,即可向有关部门提出鉴定申请。 7.5种羊标准的制定对已育成的品种(系)需制订等级标准,根据该品种的外貌特征、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繁殖性能等,将符合品种条件的种羊和育成羊分为一、二、三等,便于种羊的鉴定、选育、出售及选购。7.6新品种(系)羊的鉴定验收国家有专门的品种鉴定委员会。按程序逐项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