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49282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中物质“属性”与“特性”的辨析在初中物理有这样两个相近的概念:“物质属性”和“物质特性”。该怎样来区别它们呢?目前大致有两种不同观点见诸报端。一种认为:属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即事物“生”来就带有的性质,如运动、质量、惯性、电阻等;特性是指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的性质,当特定条件变化时,这种性质也随之变化,如密度,比热容、热值、熔点、沸点等。另一种认为:属性就是指某一种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是区别于其它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不变性,因此,可以利用它们来做物质的鉴别,如密度、比热容、电阻、质量等。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太全面,也不太科学。首先,让我们从字面上来辨析。属性

2、: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其中,“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性:某人或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以上三条解释均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它们的意义十分相近。唯一“显著”的区别在于“特性”的释义中多了一个“某”字。对此,我的理解是:“某”指某一件事物或某一类事物,所以“特性”是指某一件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个性”,而“属性”则指事物的“共性”。其次,从一般的哲学知识来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大家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精神或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全部哲学划分成了

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主观虚无性是思维(精神或意识)的属性,客观实在性是存在(物质)的属性,而这正是它们最根本、最显著、最不可调和的差别。“唯一特性”正是在这种面对面的、有你无我的较量中得出来的。显然,说“唯一”有夸张和突出的用意,因为,事实上,思维(精神或意识)与存在(物质)还有其它差别;说“特性”是因为二者的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另一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显然,物质还有其它属性。可见,哲学中“物质属性”和“物质特性”的概念并不是对立的、排斥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们是相容的。最后,回到初中物理中来辨析。目前的两种观点中,第一种说属性是“生”来就带有的。试问:密

4、度、比热容、热值、熔点、沸点难道不是物质“生”来就带有的吗?难道是后天或外界赋予的吗?又说特性是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那么,密度、比热容等是在什么条件下具有的?当不满足这些条件就没有吗?显然,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第二种观点说属性就是特性,显然将问题简单化了。又说属性或特性是区别于其它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利用它来做物质的鉴别。试问:怎么用运动或质量来鉴别物质呢?难道质量大的是一种物质,质量小的就是另一种物质吗?显然不是。还说属性或特性具有不变性。那么,当条件改变时,密度、比热容、熔点,沸点不改变吗?显然不是。综上,我认为物质属性和特性含义基本相同,均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但属性偏重指

5、大多数物质所具有的“共性”,而特性偏重指某一种物质所具有的“个性”,能以此进行相互区别、辨认。特性可较完整地表述为:指不同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在某一同属性上能用量的差异来区别的这种属性。二者是相容的,特性从属于属性。事实上初中物理课标和人教版新教材已几乎不再提及特性这一概念,显然是为了淡化对它们的区别。下面将初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属性和特性罗列出来以供参考。物质属性有:颜色、状态、硬度、密度、长度、透明度、温度、弹性、韧性、延展性、磁性、导电性(电阻、电阻率)、导热性、带电性、质量、能量、运动(速度)、体积、比热容、热值、熔点(凝固点)、沸点等。其中物质特性有:颜色、硬度、密度、透明度、弹性、韧性、延展性、磁性、导电性(电阻率)、导热性、比热容、热值、熔点(凝固点)、沸点等。(注意:电阻不是特性,导电性、电阻率是特性。)第 1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