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49186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鸡西市铁路小学 姜丽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29页的例2加法结合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引入,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途径引导学生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异同联系,自主发现并验证、归纳加法结合律,感受运算规律作用。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有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为此,本人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好教材,并合理的对部分学习活动过程作创新处理,努力使教学活动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在此

2、基础上,来学习加法结合律难度不太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能推导出加法结合律。在应用运算定律时,学生容易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混淆,这里要加以区分两者的不同。 教学处理 依据对教材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教学本课时应在学生对运算规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运用于所学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

3、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准备:A、B两组题的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从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境引出例题,求李叔叔前三天的路程。教学时让学生看着例2的插图叙述图意。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通常,会有学生按顺序计算,也会有学生发现后两个加数能凑成整百数,所以先相加。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把两个数相加,与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相同,都是这三天行的总路程,所以可以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

4、字母来表示。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的培养,且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 提问: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恰当的数。 2034()()36()64() a100()() 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30370300300() 608040604080() 48bb48 幼儿园大班有48人,小班有35人。幼儿园共有儿童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 做后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老师:上节课加法交换律,并运用它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

5、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加法结合律 二、学生自学 1、质疑。 看谁算得对又快。(分组比赛,要求按运算顺序算) A组B组 (2435)7635(2776) 4728 47(28) 64(3627)(6436)27 12523775 12575237 订正结果。 提问:为什么B组同学算得又对又快? 2、学习例2。 板书例题,提出问题。 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 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尝试解答。 这道题是已知什么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看图可以看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出第一天、第二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三

6、天的路程。)谁是这样算的,你是怎样列式的? 板书:(88104)96288(千米) 还有不同算法吗?(先算出第二天、第三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 板书:88(10496)288(千米) 为什么10496要加小括号?(表明要先算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路程和) 三、展示点拨 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把两个加法算式连起来) 板书:(88104)9688(10496) 这个等式如果用文字叙述,可以这样说:88与104的和加上96,等

7、于88加上104与96的和。 2.想一想:(88104)9688(10496)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因为无论是先把88和104相加,再加96,还是先把104与96相加,再加88,它们的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和不变。) 3.比较发现。 教师板书:(69172)1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比较上面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算一算: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相等)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每组等式说明什么? 观察: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每组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个)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不同)这两个等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

8、加数,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一样。)每组两个算式变了,什么没有变?(和没有变) 请同学说一说每组两个算式的运算关系。 4.归纳概括。 教师投影出示填空内容,学生思考后填完整。 三个九相加,先把()相加,再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同()相加,它们的()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填完后,学生齐读,理解后记忆。 5.抽象概括。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老师板书:(ab)c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先把前两上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想一想:a、b、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 学生讨论

9、,然后回答。 四、当堂巩固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面填上适当的数。 278129118287(118) (3247)6532() 183(46a)(183) (7536)6475() 230(17082)(230)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画“”。 a(305)(a30)5() ()()() (1020)3040(1040)(2030)() abc)a(be)() 五、达标测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99999999999999 6918233182 516564416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它对于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

10、掌握、运用好它。 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节课,我依据“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设计并实施教学,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在复习引入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伊始,通过提问“什

11、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2、 自主探究中,遵循认知规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基于我班同学思维基础,教学时,我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算式8810496的两种算法,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的特点。接着通过对几组等式的观察,进一步验证这一定律。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

12、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3、 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辨析题“判断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最后通过思维训练题,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 1、教学中对“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渗透不到位。再教学时,我会对“加法结合律”的简便作用在课中适当渗透。 2、对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还需要加强。 3、下次教学时,最后一道判断题和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题换一下位置,就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