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48912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P测试向量生成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SP 芯片测试向量生成方法1. 概述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 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 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DSP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 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器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 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随着集成度的提升,其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功能越来 越强大,已逐渐成为航空、航天各种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因此,DSP芯片的质 量对整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相应的 DSP 芯片的质量保证开始备 受关注,如何保证元件的质

2、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众所周知,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生产厂商来 保证,称为固有可靠性,二是由使用者来保证,称为使用可靠性。目前,国内使 用的大部分 DSP 芯片来自于国外,我们无法对其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过程进行质 量控制,因此其固有可靠性我们无法保证,只有通过二次筛选来剔除早期失效的 元件,保证装机用元件的质量可靠性。因此对芯片进行参数测试是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测试的 DSP 芯片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越来越 高,DSP芯片的测试技术逐渐成为备受业界关注并且尚待解决的课题。本论文旨在解决 DSP 芯片测试这一问题,保证芯片的使用可靠性。2. DSP

3、芯片测试复杂性自1980年以来,DSP芯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运算速度来看,MAC ( 次乘法和一次加法)的时间已经从80年代初的400ns降低到10ns以下,处理能 力、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从制造工艺来看,普遍采用的亚微米( Micron ) CMOS 工艺,使DSP芯片的引脚数量从1980年的最多64个增加到现在的200个以上。DSP 芯片的高性能一方面对测试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要具有高速的测 试通道,其次要求拥有更多的测试通道,同时,基于DSP芯片的强大功能,庞大 的测试向量要求测试系统具有较大的测试图形容量。能够达到要求的测试系统一 般多为国外厂商生产,其价格非常昂贵,而目前国内

4、能够达到要求的测试系统较 少。另一方面,由于DSP芯片融合了 CPU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速、 高效、灵活处理数据的特点,其内部功能非常复杂,这就使其测试向量生成的难 度大大增加。国内使用的大部分DSP芯片来自于国外,其测试向量是生产厂家 的在芯片原始设计阶段生成的,我们无法得到,而购买测试向量则需要花费巨额 资金。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解决DSP芯片测试的关键。3. DSP 芯片测试系统北京科力测试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 2004 年推向全国市场的开发生产的 SP3160-V数字集成电路综合测试系统,实现了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32个数字通 道的数字测试子系统,借助这一在测试界很高的集成

5、度水平,系统实现了强大的 成本优势而丝毫没有牺牲系统性。该系统的功能测试速率最大可达到100MHz,定时精度Ins,图形通道可达到 64512管脚,测试图形容量为1M/pin,并且可扩展至16M/pin,且有丰富的交 /直流信号源和精密测量单元。SP3160-V数字集成电路综合测试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SP3160-V 测试系统内所配置的每个数字通道都具有 per pin 结构,通道之 间完全独立,每个数字通道具有独立的管脚电子、参数测量单元PPMU、时序定 时控制子系统、数据格式、电平/负载设置、失效记录、测试向量自动“学习” 功能,每块数字测试子系统板具有独立的测试时间定时子系统,即可支持

6、事件时 钟方式,也可支持共享时钟方式,使DSP测试种定时灵活方便。图2所示为100M 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图形通道框图。SP3160-V 测试系统每通道提供 8种波形合成方式,分别如图 3 所示。NRZ不归零格式INVNRZ反相不归零格式RZ归零格式INVRZ反相归零格式RO归一格式INVRO反相归一格式EXOR异或格式INVXOR反码包围格图3:波形合成方式SP3160-V 测试系统可对各类中小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随机逻辑数字 IC、 各类通用存储器、通用线性 IC 和数/模混合 IC 进行动态功能、交流参数、直流 参数测试。更可以满足现有 DSP 芯片的测试要求,为测试程序的开发提

7、供了强有 力的工具。4. DSP 芯片测试向量的获取方法4.1. 芯片测试向量获取方法介绍目前,常用芯片测试向量的获得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渠道:1)真值表法:根据芯片的功能手工推出激励和响应真值表,编写测试向量。这 种方法是获得常用简单芯片测试向量的常用方法,然而对于 DSP 这种高性能 复杂处理器来说,不仅需要详细了解芯片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甚至连芯片 内部复杂结构等都需要掌握,消耗的脑力劳动是可想而知的。2)购买:由于国内目前DSP芯片设计生产水平有限(只有个别品种,不能满足 使用的需求),因此使用的大部分DSP芯片来自于国外,其测试向量是生产 厂家的在芯片原始设计阶段生成的,我们若想得到测试

8、向量,只有通过购买,而购买测试向量则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有些向量甚至无法购买到。3)“学习法”获得测试向量:北京科力测试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 SP3160-V 数字集成电路综合测试系统可提供独特的资源全向量深度失 效存储器,可高效支持用“学习法”获取测试向量,大大提高了测试程序开 发的效率,减轻脑力劳动的强度。这种“学习法”又可以细分为半“学习法” 和全“学习法”:-半“学习法”获得测试向量:手工推出激励真值表,由测试系统使用“学习 法”获得响应真值表,编写测试向量。-全“学习法”获得测试向量:激励真值表不是手工推出,而是利用测试系 统提供的“学习法”功能获得芯片的激励和响应,从而编写测试

9、向量。对于DSP等这类复杂芯片,我们通过全“学习法”来获得他们的测试向量, 即芯片的激励和响应都由测试系统通过“学习法”获得,经过修改后成为最终测 试向量。下面将对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4.2. “学习法”介绍SP3160-V数字集成电路综合测试系统具有用“学习(LEAD)法”自动生成 功能测试向量的能力,便于开发各种VLSI器件的测试图形向量。因此我们首先 对系统的“学习法”功能进行介绍。系统拥有一个庞大的高速存贮体,每一测试通道都具有数据存储器F (存储 测试DUT此管脚所要求的真值表数据),屏蔽定义存储器M (内容用来在所编程 的测试速率下实时定义是否“关心”此管脚的输出),输入/输出定义

10、存储器I /O (存储此周期内该测试仪通道是处于驱动状态还是比较状态),辅助存储器S (存储失效数据)。其中,每通道的辅助存储器S首先作为失效数据存储器,实时记录来自此管 脚逻辑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信息(合格/失效),将此信息提取后进行加工、整理, 有助于进行DUT的失效分析;通过编程设置,S还可作为DUT输出数据存储器, 实时记录选通点处DUT的输出逻辑状态。这使得系统具有高速、多通路的实时数 据采集功能。对所采集的数据加工处理后所形成测试向量文件,即可作为测试某 些器件的预期数据(如对各类只读存储器),又可作为测试向量数据(如对微处 理器)。这种工作方式为用“学习(LEAD)法”高速产生诸如

11、CPU、DSP等LSI 器件的测试图形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为配合测试图形的生成,在数字测试通 道板上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组合逻辑电路,它接收F、M存储器的内容,并根 据对应通道中S存储器的合格/失效信息实时修改,再将结果存入F、M中去。因 此可在实际的测试环境下以较高速率实时生成测试图形,这较之传统的软件“学 习”方法具有更快的速度和较少的脱机操作。4.3. DSP 测试向量生成方法利用“学习法”获得 DSP 芯片测试向量,就是将芯片在正常工作时的激励 和响应数据通过系统的“学习法”进行捕获。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保证芯 片能够正常工作就是获得测试向量的一个前提。因此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能够进

12、行 DSP 测试向量“学习”的最小工作系统,它同时应该能够满足以下要求:1)它是最简单的DSP工作环境,能够提供DSP工作所需要的电源、时钟、控制 信号、程序和数据等存储空间等,使DSP可以进行工作。2)该最小系统可以对芯片进行仿真。由于DSP芯片本身属于可编程芯片,通过 编写不同的程序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因此该类器件需要对其进行仿真,来 验证程序编写的正确与否。3)该最小系统中, DSP 芯片的每管脚能够同测试系统相连,以便进行“学习” 获得测试向量。图4: DSP芯片最小测试系统图4所示为最小系统示意图。利用搭建好的最小系统,首先编写 DSP 自测试程序并进行仿真,该自测试 程序应尽量完备

13、的覆盖芯片的各项功能。程序调试编译通过后,将其写入片外存 储器。最小系统与测试系统相连后,加电开始工作,同时应用的测试系统“学习 法”功能,对芯片各个非驱动管脚的状态数据进行捕获和存取,从而得到“学习” 向量原始数据。对其进行修改后,即可获得最终测试向量。4.4. DSP 测试向量生成具体步骤以 TI 公司生产的 SMJ320C31 芯片为例,我们对其测试向量的生成方法做 进一步的介绍。具体实现方法流程如图 5 所示。1) 编写内建自测试程序:根据被测dsp芯片硬件及指令说明手册,对芯片进行 深入分析,按功能进行模块分割。用DSP特殊的汇编语言编写内建自测试程 序并进行仿真。仿真的过程我们选用

14、德州仪器公司 (TI) 推出的 CCs(Code Composer Studio)软件。该自测试程序应尽量完备的覆盖芯片的各项功能, 以提高测试程序的故障覆盖率,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因此这一步需要对DSP 芯片的应用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2) 编写DSP “学习”背景测试向量:编写程序从而自动产生各种有规律的测试 向量段落,如加1,减1,左移,右移等图形。该图形一方面提供DSP测试图5: DSP芯片测试程序编写流程驱动码,以构建 DSP 芯片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将 DSP 的激励与响应管脚置为低信号,从而存取“学习”到的原始数据。3) 搭建最小测试系统:最小测试系统在上一小节中有过详细说明,此处不赘

15、述。4) 产生“学习”向量原始数据:当系统加电运行时,由测试系统提供DSP芯片 工作电源、时钟、复位等信号,构建DSP芯片工作环境,同时DSP芯片开 始从片外存储器中读取程序代码,进行正常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测 试系统“学习法”功能,对芯片各个非驱动管脚的状态数据进行捕获和存取, 从而得到“学习”向量原始数据。在该测试向量中,既包括了从外部存储器 装载程序时,芯片管脚的状态,同时也包括了程序在芯片内部 RAM 中高速 运行时,芯片功能管脚的状态。DSP芯片的最小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其管 脚除与外部电路相连外,同时也与测试系统的测试通道相连,从而捕获“学 习”到的数据向量。5) 加工转换原

16、始“学习”向量:通过修改“学习”得到的原始向量,将 DSP 芯片从外部存储器装载自测试程序时的状态图形作为激励图形,由测试系统 来提供,而不再由外部存储器提供;而程序装载结束后,芯片运行时各功能 管脚的响应向量作为预期比较数据。6) 编辑测试程序:完成测试图形的加工转换后,根据测试程序的安排,添加动 态功能测试以及直流参数测试。7) 测试:去掉所有外围电路,DSP芯片的所有管脚只与测试系统的数字测试通 道进行连接,执行修改以及编辑后的测试程序,进行测试。5. 小结不断增长的 DSP 芯片规模使其测试愈加困难,而随着其在国内应用的不断扩 大,为保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解决 DSP 芯片测试的问题已经势在必行。解决这 一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符合 DSP 测试的高性能测试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