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48813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1)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秋风动客情。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3)本诗题目的意思是。(4)这首诗是代诗人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的思想感情。(5)诗中“挑”的意思是,“促织”就是。作者看到,料想,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6)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2. 课内阅读理解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2)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

2、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夜书所见 宿新市徐公店宋叶绍翁 宋杨万里萧萧梧叶送寒声,篱落疏疏一径深,江上秋风动客情。树头花落未成阴。知有儿童挑促织,儿童急走追黄蝶,夜深篱落一灯明。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萧萧:形容风的声音。客情:旅客思乡的心情。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方也叫蛐蛐。篱落:围在院子外面的竹篱笆。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急走:奔跑着,快追。走,就是跑的意思。1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_2第一首诗描写

3、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做成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_4两首古诗中,都有对儿童活动的描写。你还读过其他描写儿童的诗句吗?试着再写出一两句,并说一说诗句表现了儿童怎样的特点。_4. 课外阅读。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的意思是( )A.可惜B.珍惜C.爱惜D.痛惜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尖尖”的意思是( )A.蜻蜓尖尖的尾巴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D.尖尖的莲蓬3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泉水(

4、_)柳枝(_)树荫(_) 荷叶(_)荷花(_)蝴蝶(_)蜻蜓(_)4写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的意思。_5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江山丽”对“”,“泥融”对“”,“”对“鸳鸯”。(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和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5、A静态 B动态(3)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4)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为句中的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1)游园不值(_)值得 遇到 价钱(2)应怜屐齿印苍苔(_)应该 怜惜 可怜2这首诗抓住了_和_两处景物,来表现春天。3游园不值描写了诗人_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_。4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

6、门,本来是件_的事,但他从“_”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心情自然也由失落转为_。7.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

7、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8.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代作者( )_,_。_,_。(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2)题目中的“忆”是( )的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 )(3)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诗人“倍思亲”?(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速度应稍(快慢),声音应稍(低缓高昂)。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5)我们学过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还有:(请写出两首诗的题目)9.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

8、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_)朝诗人(_)所写。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3诗中作者用_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_。10.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画亦奇。_,_。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字词。潋滟:空蒙:奇:相宜: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写的,诗中描绘了的美景,作者在诗中把比作,所以人们也常把西湖比作。4诗中“水光激滟”,借近景展示西湖的;“山色空蒙”托远景表现西湖。后两句借的淡妆浓抹比喻西湖的。5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11. 阅读练习。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

9、首诗描绘了、六种景物。(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 描写声音的词是。(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雨后冰心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迸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这么痛快地摔一跤!(有删改)(1)填一填。地踩水地跟在后面地跑地摔一跤(2)“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10、”这句话把比作神仙,渲染了无比欢乐的热闹气氛。(3)这首诗描写了一对小兄妹雨后的情景,表现了少年儿童的生活。(4)你喜欢诗中的“小哥哥”或“小妹妹”吗?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蒌蒿:芦芽:.河豚:. 上:_.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4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来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14.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

11、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黄云:白云。白日熏:太阳黯淡无光。知己:知心朋友。识:认识,赏识。君:你。1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是诗人_为送别友人_所作。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5. 课外阅读理解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给下面的字注音。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纷纷:借问: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