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86444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三篇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精选三篇 看完节目,我对张桂梅老师油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更要把坚持和信念融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尽管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困难面前,我一定要视坚持为信仰。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信念并不是一句空话,我更要立足现实,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坚决理想信念。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服务社会,服务祖国!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精选三篇。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1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

2、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头顶上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高贵的信仰。张桂梅老师就是凭借着她温柔博爱又充满力量的信仰,为大山里的一个个女孩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片头一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把我们拉回那个静谧的夜,肩负祖国将来的老师们正是用无私的信仰撑起知识的海洋,为乘风破浪中的孩子们保驾护航。正如张桂梅老师说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由于清贫的代际传递,学习的时机是多少大山里尤其是女孩心中无法触碰的梦想。相比城里的孩子,她们是不幸的;但是因为有了华坪女高,她们又是幸运的。从张桂梅老师开始,她们让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看到华坪女高的老师们用行动践行他们“不忘初心,无比坚决信仰”,

3、一次又一次克服种种困难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知识的蓝天,我落泪了。因为在他们身上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铸魂育人”的伟大,也同时彰显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决信心。主持人一句“是信仰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让坚持可贵、精神崇高、行动伟大”,很好诠释了“校长妈妈”的大爱无疆。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清贫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台上的她颤颤巍巍,但因为“心中有信仰,足下有力量”,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散发出异彩的光辉。让张桂梅老师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传递她手中的接力棒,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时机,选择投身艰难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也有不忘母校精神,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资开始资助

4、华坪女高中的孩子们,让他们安心完成学业。这是一份有温度的传承和信仰,犹如暖流一般在我心中激荡。这堂思政大课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洗礼,令我受益匪浅。放眼将来,即使生活苟且、职场压力和开展危机近在眼前,但正像钱学锋院长对我们的寄语:“要始终保持一份冷静、自信和乐观,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我相信将来可期。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2在听了张桂梅老师的演讲和她事迹后,深深的被她的大爱、她的赤诚、她的坚持所感动。张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我们应该向张桂梅老师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学

5、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之后,我才发觉,有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抱怨工作、抱怨学生、抱怨家长,看看张桂梅校长和她们学校的老师在一般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精神,我们这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沉,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心中有了信仰,足下才有力量”,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足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奋斗的力量观后感3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是全国优

6、秀教师,也是党的代表,2008年在亲眼目睹了清贫山区的少数民族女孩辍学的现状后,创立了免费女子高中。十二年过去,她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带着全校教师用“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将1600多名清贫山区女孩送入大学校园,他创办的女子高中也因此成为很多清贫女孩改变命运的盼望之门。我实在难以想象,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样不计回报、品行高尚的人,虽饱受病痛折磨,仍像一朵绽放的红梅,将她的芬芳洒向全社会,不仅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也激起了全国党员的学习思潮。正如她所说的“扶贫的阵地只要有党员在,阵地就不会遗失”,她用实际行动和默默付出的坚韧力量,呈现了中华大地上很多基层党员的担当,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岗位,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根底,汇集成一股洪流,把我们的国家推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然而奉献不该只靠一个个小人物的咬牙坚持,更应该是年轻一代的主动选择。成为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建设事业的要求。我们汲取着老一辈人的精神养分,也要身体力行,坚决地把信仰的力量传承下去,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完成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