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48611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综-农业政策与法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政策与法规一、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政策实施的概念与特点(一)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P1农业政策是根据党的路线和方针,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激励或约束其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农业政策从属于一般的经济政策,是部门经济政策。在狭义上指农业部门政策,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手段和措施。涵义:农业政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是党长期领导社会主义农业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的集体和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二)农

2、业政策实施的概念与特点P41、概念农业政策方案被批准并正式颁布之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2、特点具体性、灵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目标的统一性和途径的多样性、决策的多层次性。二、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经济理论,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经济理论是对现实经济活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经济政策科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指导经济实践活动和完善人们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农业政策科学必须重视将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通过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贯彻到经济实践中。(一)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P161、制定农业政策的基本经济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公共

3、选择理论把经济问题的分析置于政治研究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策决策问题。它所关注的问题有政治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利益团体的行为特征对政策决策的影响等。该理论有助于加深理解各种利益团体对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所产生的影响。(2)经济政策动态学说该理论把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经济政策自身内在的演变轨迹。它揭示了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日益复杂化趋势以及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扭曲变形原因,有助于认识政策扭曲的本质。(3)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将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契约关系,从现代产权结构来看,财产的所有者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委托人,而管理者为代理人。在委托代理

4、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又经常不相一致,所以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这种方法可用于分析各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农产品地区封锁等政策行为后果。(4)组织行为理论该理论把组织行为看作当代行为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的行为。它对组织结构变革和行为方式变化趋势的分析,对促进组织结构变革和行为方式变化原因的分析,对我们分析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业政策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二)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P17-20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变化的过程中,为解决具体问题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或操作的总和。1、农业政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内

5、容(1)事实分析事实分析就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回答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与地点、程度如何等问题。(2)价值分析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分析,是考察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规范,并确定价值准则的研究任务与过程。它回答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应优先考虑什么的问题。(3)规范分析规范分析主要是应用演绎推理方法,从抽象的普遍原则出发,得出特定问题的结论。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4)可行性分析政策分析中的可行性分析指政策制定者通过各种方法论证既定政策在政策实践中是否可以执行并且产生预期社会效果的一种行为。2、农业政策

6、分析的具体方法(1)社会调查法;(2)历史分析法;(3)系统分析法;(4)结构分析法;(5)模型分析法;(6)社会试验法;(7)群众路线法;三、农业政策的制定所谓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一)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1、内涵(1)农业政策问题时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政策问题来源于人们的期望与社会现实的偏差,没有现实问题的存在,就没有政策问题的产生,任何主观想象的问题都不能构成为农业政策问题。(2)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察觉、认同并受其影响。农业政策问题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不为人们所察觉、

7、认同,它同样不能成为农业政策问题。“对一个潜在地公共政策问题的察觉和定义都取决于受其影响的人数,他们传播这一问题的范围和能力以及使其要求被认为是合法的政策问题的机会”。(3)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政府发现农业政策问题的途径通常包括: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凭借其领导地位所掌握的信息,从大量农村经济社会问题中发现和抓住主要问题作为政策问题;政府公务人员在执行农业政策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农业政策问题;统计、计划等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确认某些重要的农业政策问题;某些突发的重大事件、事变、天灾人祸,也会成为政府立即要加以解决的农业政策问题。2、特

8、征(1)农业政策问题具有相互依赖性。任何农业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全部问题的有机组织部分。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多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农业政策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入手来把握各项具体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2)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客观性。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农业问题,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并且是已为人们所认识感知的问题。由于产生农业政策问题的外部客观状态,是经过人们由选择后进行界定、分析和评价的,因而作为农业政策问题的农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3)农业政策问题具有人为性。农业政策问题的存在,源于人们改造社会行为状态的需要。只有当人们断定值得改变某种问题的存在时,

9、才会提出并讨论它,因此,农业政策问题的形成收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既是人的主观判断产物,又是作为对客观社会状态的合法解释而被人们接受。离开了人的活动,农业政策问题就不存在。(4)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动态性。任何一个农业政策问题,既涉及环境因素,又与前提条件、相关人群密切联系。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追溯既往,了解问题的动态情形,才能形成正确的解决方案。(5)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历史性。农业政策问题不是突发产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通过农业政策问题的历史考察,可以使人们了解农业政策问题的前因后果,为农业政策的预测分析创造条件。(二)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和确定原则1、目标的特点(1)具体性;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农

10、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方案的拟定就缺乏根据。(2)可行性;农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设定的理想状态,但是如果缺乏其时间条件,也就只能变成一纸空文。(3)规范性;农业政策目标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还应该体现政策决策者所代表的社会集体利益;不与国家宪法、法律相冲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标准适当,既要高于现有水平,又必须是经过努力才可以实现的。(4)层次性;农业政策目标是由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5)协调性;农业政策目标通常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目标的有机结合。2、确定原则(1)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确有经济和和社会效益(2)保持农

11、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3)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4)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三)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整体性;协调性;有效性;效率性四、农业政策的执行(一)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立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方案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二)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1、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农业政策方案不仅仅反映了农业政策决策者的想法和决心,而且决定了农业政策执行过程

12、及其最终结果。农业政策的执行活动基本上是根据方案本身规定的内容来进行的,所以农业政策方案本身的质量是制约其执行的重要因素。(1)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2)农业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与具体性(3)农业政策理论依据的科学性(4)农业政策方案规划的科学性2、农业政策资源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农业政策目标明确而具体,但如果负责执行政策的机构和人员缺乏足够的用于政策执行的资源,那么政策执行的结果肯定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农业政策资源等同于政策执行条件,是指农业政策执行主体执行既定的政策决定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1)资金资源(2)物资资源(3)人力资源(4)信息资源(5)权威资源3、农业政策执行环境对

13、政策执行的影响农业政策的执行环境是指除执行机构自身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总和。适宜的社会环境无疑有助于农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反之,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必然有碍于农业政策的执行。(1)政治环境。国内政治环境的安定与否是任何农业政策顺利执行的基本前提;政治文化也是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舆论导向对农业政策的执行也有很大的影响。(2)经济环境。农业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它的制定和执行受制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立足于国家经济的现实状况,国家的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国家政策的基本倾向,而且也影响政策的执行效率。(3)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14、和积累起来的对物质经济关系、对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经验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自发的倾向和信念以及感情、风俗、习惯、成见等。4、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任何一项农业政策的执行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执行人员,要有效地执行农业政策方案,实现农业政策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1)农业政策的执行机构一般来说,国家行政机关就是政策执行机关。我国农业政策的执行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A组织机构的布局要合理B组织机构各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分工协作C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权责关系要明确(2)农业政策的执行人员农业政策执行人员的准确涵义是指适合既定农业政策执行需要

15、的富有能力的专业或职业人员。主要是政府各级执行机构内的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行为意向、政策水平及其对农业政策的态度等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农业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A农业政策执行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一是专业技术水平,表现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政策规定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制定执行计划的能力;二是实际工作的经验尤其是处理公众关系的经验,表现为正确地预测危机的能力和正确地选择解决方式的能力;三是效忠国家的信念和自律精神,表现为遵从法律规定、维护社会正义的坚定性。B农业政策执行人员要有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C农业政策的执行人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农业政策执行人员应该熟练地掌握政策科

16、学的基本理论和所从事的农业政策领域的专业知识,广泛地了解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及法学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5、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农业政策对象是农业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是农业政策的接受者。(1)农业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农业政策对象是否接受某项农业政策和接受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农业政策执行与人们切身经济利益的关系和农业政策与人们行为方式的关系。(2)农业政策对象的数量。农业政策所涉及的人员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复杂程度。五、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一)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1、整体性原则一个农业政策可能由许多单项政策组成,而且每一单项政策也可能由许多政策要素组成。各项农业政策及其要素的作用必须符合农业政策总目标的要求,这样才有利于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