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48587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市场营销 课程论文题 目: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 班别: 营销专11-1 姓名: 车有顺 学号: 11053050137 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 20 日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一体化进程中,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作用更加明显,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也使得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但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加重,特

2、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国内经济发展依靠出口拉动越来越困难,以及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形势,外向型企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与发展呢?本文针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现状及其策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关键词:外贸企业 市场风险 策略 贸易保护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危机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成本、客户的原因大量倒闭破产,就连一些大型的外贸企业也能转型为内销。而随着国家政府的资金刺激,中国的经济有了明显的增长,在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各国政府的辅助

3、下也出现复苏现象。但是随着国际环境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例如欧美等国家对我国一些行业采取反倾销的手段和贸易保护;欧债危机、希腊信贷危机;人民币不断地升值等等。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外贸企业该怎样去认识和应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想要发展不只需要政府的支持,也要从自身出发,跟上世界的发展的脚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从单一的经营形势向多元化转变。 二、我国外贸企业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一) 外贸市场风险的内涵 外贸风险是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造成外贸波动,从而对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外贸风险是指在进口出口

4、贸易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贸易收益的不确定性。外贸市场风险是在生产活动中因市场变化以及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所导致的对一个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危险,如对客户信用的把握对入市间及价格的控制,对币种及付款方式的选择对商品质量及数量的监控,对货物运输及保险的安排等均可产生风险 。(二) 外贸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1、信用风险是进出口企业的首要风险据有关机构统计,在欧美一般外贸企业被拖欠应收账款或变为坏账的发生比例约为贸易额的,而在我国这一比例约为,部分企业甚至高达以上。高信用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企业和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形成信用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可从两方面分析:从国际因素分

5、析,一国的宏观环境直接影响着外贸信用的走向,具体表现为:()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如政府更替、战争、对外贸易政策变动等,政治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差等特点,常常使外贸企业本利无归,损失惨重。()经济形势的恶化,如经济滑坡、消费需求下降、金融危机、汇率变动等等均会增加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不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未制定反信用欺诈的法律,有的国家从保护本国利益出发,在贸易方有理有据的追收货款的过程中,实行法律歧视或无理拖延,增加了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国际救济难度。从国内因素分析,形成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外贸体制不合理。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属性始终没有得到普遍实现,许多

6、生产企业产品的进出口都是通过外贸代理来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的可能性。有些企业在申报成功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后,往往又因缺乏对外贸易经验,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以及贸易管理法规和外贸合同单证不熟悉,导致在外贸活动中屡屡受挫,积累了大量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意识淡薄、管理滞后。在与各国对外经贸往来中,经营者信用风险意识淡漠,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政府在风险管理上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惩罚力度小,标准宽,既不能不能强化外贸企业的信用监管意识,也无法为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国内企业恶性竞争。当某个行业有利可图时很多企业便蜂拥而上,造成企业间比拼价格战,恶性竞争。一

7、些企业在价格无回旋余地的情况下,被迫冒险采用、或接受软条款信用证,甚至降低商品质量,导致风险急剧增加。2、 汇率风险是外贸企业的主要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进出口商品、对外劳务输出、债权债务结算、外汇资金融通等涉外经营业务中, 汇率的变动使企业承受损失的不确定性。鉴于外贸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进出口业务, 其所结算的货币主要为外币, 由于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 导致产生外汇风险。如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条件下, 一来汇率上升引起出口量和企业利润的急剧下降; 二来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和没有结汇的外币存款受汇率上升影响而贬值, 破坏了企业原有的资金循环并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而言, 人民币贬值

8、, 就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 进口商品在价格上就失去了优势。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我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更为明显。3、 价格风险是外贸企业的常见风险 价格是外贸企业实施经营并最终取得经营成果的价值表现和实现手段。价格风险是指商品价格、利率以及汇率的波动引起的风险。外贸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就是外贸企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而导致的一种潜在的经营性风险。外贸企业的价格风险可定义为因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外贸企业的物质商品资产所可能带来的损失。由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波动性,使得财务主管们面临着要为有着不可预测的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风险的公司设计出安全的财务计划的困难。由于价格风险的存在,企业随

9、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急剧的价格变化会抽走资金、降低股票价格和削弱竞争能力。价格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品价格的波动产生的风险是很明显的:在买卖合同签订以后,若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则签约的卖方受损,买方得益;反之,卖方得益,买方受损。在国际贸易中,从谈判、签约、履约到最后货物抵达目的地,往往要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价格波动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从而使得买卖双方遭遇市场价格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欧洲是广东省企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而从深圳港装船运抵欧洲的主要集散地鹿特丹所需要的海上运输时间约为一个月,在如此长的一个运输周期内,而一旦发生较大的价格波动,则无

10、疑将使买卖方中的一方蒙受较大的损失。 其次,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中的成本核算,从而直接影响着贸易成交量的大小;另一方面汇率的波动还将影响结算时的汇兑损益。在汇率波动较大时,对这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均很显著。4、 收款风险是外贸企业的重大风险 1)信用证结算方式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信用证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 相比汇付、托收、赊销等方式,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支付方式。但因其固有的、严格的单证一致原则,客观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根据5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规定,信用证是由开证银行向出口(信用证的受益人)开立的有条件的付款保证,只

11、要出口商(信用证的受益人)所交的单据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开证行就必须履行付款的责任。反之,如果出口商不能在信用证有效期之内向银行提交全套合格的单据,则银行有权拒付货款。信用证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诸如信用证过期、交单过期、装船过期、单据不洁、短装或超装等,以及提单上注明的事项造成的单证不符等,外贸企业就会面临着货物出运后收不到货款的风险。2) 我国外贸企业应收款拖欠风险高于欧美国家。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付款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扩大交易, 80% 的出口大多采取赊销的方式, 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增大了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同时, 许多外贸企业在对国外进口商的一贯经营作风、财务状

12、况、诚信度等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 往往就贸然与对方签订贸易合同, 就把巨额的货物赊销给他们,无疑等同于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对外贸企业而言, 应收外汇账款是资产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由应收款拖欠形成的潜亏始终是一个困扰外贸企业发展的重大风险。据统计, 在欧美一般外贸企业被拖欠应收账款或变为坏账的发生比例约为贸易额的0. 25% 0. 5%, 而在我国这一比例约为5%,部分企业甚至高达30% 以上。高风险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企业和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5、 外汇风险是外贸企业的附属风险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外汇风险是指一个经营实体或个人,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在国际经营中因外江汇率波动而

13、遭受损失或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导致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外汇风险产生于外币与本币间兑换。一般来说本币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共同货币指标,如果企业在某笔对外交易中未使用外币而用本币计价收付,则因未涉及外币与本币的折算,这笔交易就不存在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产生于外汇汇率波动。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发生外币与本币的折算,若汇率无变动,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就不会发生价值上的变化,因此在原固定汇率制下,汇率风险较小,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变动带来的外汇风险就大,在现行管理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变动,也是影响外汇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状况好坏,通胀率高低,利率水平高低,及政

14、府干预能力大小等。 ()外汇风险还产生于时间因素。通常交易达成到应收账款的实际收进,应付账款的实际付出,及借贷本息的归后清偿均有一个期限,在这一期间,外币与本币的折算比率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产生外汇风险,通常时间越长,汇率波动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大。因此,改变时间结构可减缓外汇风险,但因外币与本币折算的汇率波动风险依然存在,价值风险不能消除,因而外汇风险就不能得到完全回避。(三) 、外贸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 1、风险客观存在性 外贸市场风险具有客观性, 它是指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贸易损益的可能性,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或消除的, 如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状况的变化、客户资信的变化、贸易政

15、策的变化、贸易摩擦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因此,有贸易就有风险,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国家(地区)市场环境的差异,风险普遍存在。企业只能采取风险管理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 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2、风险具有可变性一方面,风险是相对的、变化着的, 企业可根据分析风险形成的条件, 转换风险形成机会,控制风险形成的因素,从而使企业获得利润。另一方面,风险存在双重的结果,有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同时也存在获得风险收益的可能性。风险与收益是共生的,风险是一种经营机会, 要敢于去承担风险,并要在同风险的斗争中去战胜风险,争取获得成功。一旦获得成功, 就能取得更大的效益。3、风险是可控制的市场风险是客观条件变化而导致的不确定性, 虽然不能根除, 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从整个市场来看, 市场风险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外贸企业通过对市场变化过程进行预测, 掌握其规律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完善风险监管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 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 达到规避、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三、我国外贸企业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