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47366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容提要: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也呈上升趋势,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代养监护教育现象普遍存在,由此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也日趋增加。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策略探究,力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方法及建议。主题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分析对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于“留守儿童”,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司空见惯,可是对农村“留

2、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作为一名中队少先队辅导员,平时不免有了一些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童年疏于管理,缺乏父爱和母爱,缺乏家长的教育,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的。父母外出,家教空白;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我班有几个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这一辈人年迈体弱,有的甚至要同时照看几个“留守儿童”, 根本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我发现,隔代监护对孩子的教育是养而不是教,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把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口的“小皇帝”。要么是溺爱、娇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而有的孩子也不服管教,甚至说“我也不是你生的,不用你管

3、”等伤人的话。很难形成真正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儿童心理正常发展。还有,监护责任向亲戚或同辈转移,形成委托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都会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只要孩子不出任何事情,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和表现。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封闭和逆反的心理;同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迷上电子游戏、上网,有的学会打扑克、赌博;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无人照管的留守儿童更为严重。,因此他们中多数是看而不知管,或者是根本管不住,或者一味溺爱。家庭教育几乎空白。于是这些孩子的生活散漫了,

4、学习放松了,成绩非常差,有的甚至染上恶习,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校就出现过这样的“留守儿童”,有抽烟喝酒、欺诈同学、打架斗殴、逃学等诸多不良行为,其父母在外又不管,使学校、班主任教育感到非常棘手。 (二)部分“留守儿童”是当今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 经过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二是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有的寄宿生“留守儿童”每星期生活费只有十五元,平均每餐

5、一元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三是教育问题。父母外出打工,一些留守儿童要带弟妹、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家庭拖累严重,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四是安全问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弱小儿童会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敲诈和欺负。 (三)“留守儿童”教育的“三个不利”。对于这些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很伤脑筋,因为学校的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一正一反,一正一负,教育的作用趋近于“零”. “留守儿童”的教育普遍有“三个不利”: 一是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不利。据调查,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向、孤独。由于这些少年儿童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

6、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渴望自己像其他的同龄孩子一样,在回家的时候能高兴地喊上一声“爸爸、妈妈”,他们渴望得到父爱、母爱在真实生活中的体现,而不是一汇款单,几套衣服等等物质的表象。长期下去,这些“留守儿童”逐渐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等性格。二是对孩子的学习不利。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他们厌学、逃学倾向明显。很多留守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文化知识的原动力。同时,学习得不到有效监督,自己的自觉性又不高,很多“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不少“留守儿童”还因为学习困难而辍学。甚至做一些乱纪的事情。三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7、调查发现,代养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普遍低下,其中绝大多数的代养人是文盲,只有少数代养人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很不利。 (四)教育“留守儿童”不能光靠学校。 面对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孩子,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凸显的问题。这些留守孩子绝大部分是在隔代教育中,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的心灵普遍都显得格外脆弱。老师一些正常的教育也可能为其造成阴影并导致一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教育非常的广泛,学校的教育只是一部分,一个孩子的正常成长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现在有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当孩子在学校里面出了问题之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学校、老师,这就

8、使得老师的压力非常大。如我校有一“留守儿童”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也没告诉老师就打告诉外出打工的家长,家长就打责骂班主任。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外,更多的原因可能还与社会、与家庭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显露出当前教育的困境,彰显出当前教育的危机。况且,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心灵脆弱的儿童是一天天地在增多,而老师也不能够保证可以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个儿童心灵是否脆弱。这样就造成一些老师不敢管理学生,只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这同样对教育是不利的。( 五)“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可缺。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一生中真真正正的基础教育,它的黄金时期是幼儿园、小学阶段。但是等我们的农民工朋友最终回到家乡,那时

9、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过了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解决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第一种是寄养在祖背或亲戚的儿童。作为儿童现在生活的监护人,不管是单亲还是祖辈,或是亲戚朋友,都应该让儿童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不只是生活上的细心照顾,情感上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其次,要尽量避免儿童受到过多大众传媒等外界文化的教导,不要因为劳动的繁忙而把孩子天天放在电视机前面,忽视了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辛勤劳动,和善待人,也要让儿童参与到劳动中、家事的管理中,从小学会生活自理的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0、;此外,要对儿童进行父母外出务工挣钱辛苦的教育,让儿童有一颗感恩的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外出的父母则应多与儿童联系,勤打,勤写信,注重深入地与儿童交流情感和心想法。虽然打方便、快捷,但是写信是值得推荐的方式,因为通过写信不但能培养儿童独立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也更有利于父母对儿童进行全面直接的教育。针对目前农村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普遍存在的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教育技能的现状,社区、村、政府应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外出父母的培训责任,让他们都能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采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不要在打骂声中长大,不要在父母的忽视中长大,也不要在父母的

11、禁锢中长大,让他们在一个充满关爱自由的空间更健康地成长。第二种是借鉴SOS村的方式,就是复合式的家庭管理系统。可以找一个适合做代理家长的人,将几个孩子集中到这个家里,由她来管理。代理家长要善于与留守儿童交朋友,给他们亲情般的温暖。留守儿童大都缺少父爱母爱,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家庭生活不完美,老师和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在班里好像是多余的,所以他们就我行我素、自暴自弃。如果代理家长主动与他们接触,交流感情,给他们母爱般的温暖,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使他们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

12、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减少父母的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让他们在代理家长、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我有几个亲戚出门打工,他们几个孩子就集中在一个人家里,由代理家长负责他们的吃、穿、住及日常行为规教育。孩子们在代理家长的亲切关怀和照料下健康地成长。周末爷爷奶奶想带回家里住两天,孩子哭着闹着要回阿姨家。说明孩子在阿姨家找到“家”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复合式的家庭管理系统成功的一个例子。另外,各级政府、各个别组织、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在政策上、经费上、条件上资助创办“留守儿童之家”或

13、“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第三种是学校寄宿制。以我个人的经历,寄宿对锻炼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很有好处。如果说代理家长制是散居的、不可控的,学校寄宿制则是可控的,学校对生活老师和德育老师都是可以培训的。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的和心理上的关注,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联系可通过网络、书信等形式,容上突出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的建议以及家教知识宣传等。学校要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义务,防止教师歧视留守儿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把一个问题学生推给家长和社会。要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教师接触的机会,使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应加大对走读留守儿童的家访,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帮助其健康成长。学校除了配有班主任之外,最好能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家庭功能缺位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补偿。 总之,在“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总要想点办法,让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温暖,得到爱的补偿。同时也希望“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多考虑自己的孩子,使自己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作者: 玉珍 单 位:漳平市南洋中心学校 通讯地址:南洋中心学校 邮 编:联系:电子信箱:zplyz_66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