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建设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726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校区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校区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校区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校区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校区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校区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校区建设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规新校一、建设规模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为目标,坚持服务福建,面向 基层、面向农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从我省医学教育现状看,医学高等 院校只有两所(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学院),年培养本专科生不足1500 人,全省还没有一 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卫生学校和福州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是改善我省医学高等教育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1学生规模根据福建卫生学校和福州卫生学校现有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结合福建省对高等医药卫生人 才的需求,确定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规模建设,并根据我省卫 生事业

2、的需要而逐步发展。2. 教职工规模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按师生比1:18考虑,专任教师和教职员工比例取2:1,确定教职工总人 数为250人(2005年指标)。3建设规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计算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用地和主要建筑 面积。根据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规模、专业设置等要求并考虑学校今后的发展需要,校 区总建设用地按535亩规模控制,主要建筑面积合计111000平方米。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教学 公共建筑、学生宿舍、餐厅、教工宿舍、体育设施、校内市政配套设施等。各类建筑物面积和数 量见下表: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其中(m2)一期二期结构形式面积(m2)建筑层1行政办公楼

3、50005000框架结构62教学主楼1200070005000框架结构63系馆300001800012000框架结构54图书馆及会议中心80008000框架结构85体育馆兼会堂25002500钢结构16学生公寓400002400016000框架结构67餐厅700050002000框架结构1、38教工宿舍(招待所)450030001500框架结构69其他20005001500砖混结构1合计1110007050040500主要室外运动场一览表序号运动场数量(个)一期二期1室外田径场112篮球场12663排球场12664网球场2115游泳池11合计281414、校址选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多方了解

4、并实地考察了福州市区及其周边多处地段,在组建福建医 学高等专科学校选址问题上始终持审慎的态度。根据我省及福州市的实际情况,新建校区必须走 “跨出城区,在郊外建校”的路子。在经过认真考察比较,并广泛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 选择了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洽浦村东向的地块,占地535亩,其中水田365 亩,果园102 亩,养殖水面23亩,河流 22亩,水工建设用地16 亩,农村道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约7 亩。 该地块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东临101 国道,西靠西洋山,北临流洋溪,南面是规划的18 米 宽的县道和大片耕地,其中西南面为自然风景区,宽约25 米的流洋溪由北至南穿越校区而过, 校址内水

5、系丰富,具有良好的原生环境,且周边环境幽静,是办学的好地方。该地块位于福州的 西面,距福州市区中心约17 公里,距闽侯县城约5 公里,交通条件十分方便。三、建设条件拟建校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洽浦村东向的地块,占地面积535 亩。该地块环境幽静, 交通便捷,建设条件良好,是办学的好地方。1. 地质条件2003年10月福建省地矿建设集团公司对该地块的地质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经地质灾害评 估中心对场区地形地貌、岩土层结构及工程特性、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水文地质条件、边 坡稳定及地震效应评价等勘察分析,场址总体地质条件良好。2. 道路交通条件新校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洽浦村,东临101国道,

6、规划的18米宽的县道从校区南大 门前通过,与江滨大道相连,交通十分便利。3. 外部配套条件拟建校区位于闽侯县政府所在地甘蔗镇的东面,供水、供电、通讯等条件优越。项目所在地 水资源充足,水质良好,工程用水可就地解决,工程所需的黄砂、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 均可在县城市场方便采购。四、校区规划(一)总体规划理念高等院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长体,教学、科研是院校的核心,因此,校园总体规划应达到 具有:活力、简约和宽松的境界。活力象征校园是一个生命体,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不断发展。简约崇尚现代科学严谨、简洁的精神。宽松塑造培养人才个性和潜力发展的土壤,创造有利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良好 功能关

7、系。(二)总体规划原则1系统论的原则总体规划始终以系统论为指导,整体地、全面地、系统地考虑问题。2. 动态设计的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考虑校园规划建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发展的弹性,力求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平衡,体现规划设计的现实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3. 生态保护的原则利用校园丰富的自然环境,营造洁净、高效、人性化的生态环境,注意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 合,避免建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保持环境的整体性。4. 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校园的发展、管理和运作模式,以及各种人员的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和 环境设计。优化建筑群的合理分区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的建筑群体关

8、系。注重室内外空间环 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效果,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创造满足使用要求的建筑空间环境。体现自身特 色,利用自然景观,同时创造新的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5. 绿色校园的原则规划设计紧扣“花园式校园”的主题设计各种功能用房,体现环境意念和绿色校园的文化内 涵,创造有利于师生学习、活动与教学科研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三)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规划以“二环、二轴、一带”形成简明的结构框架。“二轴”贯穿东西南北并与校园主干道 相连,景观带贯穿南北校门,以南校门为主入口,主入口处环绕下沉广场分布的行政办公楼、图 书馆、学术交流中心和教学主楼形成公建区。系馆位于东部和北部,

9、西北部设置体育中心区。学 生生活区和教工区布置在西南侧,紧靠自然风景区。根据校区地块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总规划布局把功能相同和相近的建筑适度聚 集,形成三大功能区块格局,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共享公共空间。总图布局形成三大功能区块:第一区块:教学区。该区是学校公共设施综合体,将行政办公楼、教学主楼、系馆、图书馆、 学术交流中心、广场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校园的主体建筑群,其中建筑别致的图书馆湖水倒映是 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第二区块:活动区。该区是体育设施群组,由体育馆、室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 场、游泳池等构成,形成校园的体育活动中心。第三区块:生活区。该区以学生公寓为主体,与餐厅、教工

10、宿舍、活动场地、休闲绿地等形 成校园的生活休闲区。(四) 平面设计1.设计思路根据校区地块的实际情况结合功能分区,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为:(1) 以生态为核心,以景观为载体,以空间为特色,充分利用场址内珍贵的山水资源,融 自然与人文为一体,创造具有地域文化底蕴的山水型大学校园环境。(2) “凭水聆风、诗意生活”,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场所,塑造丰富的校园公共空间,特别 是营造怡人的滨水空间,促进交流增强校园和人文精神。(3) 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协调人车关系,建立步行者优先的教学空间特色,并 为方便停车、就近停车提供便利。2规划设计1)利用丰富水系,构筑自然与人和谐的山水生态校园环境规划首先建

11、立在对场址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构筑自然与人和谐的山水生态校园环境, 保留并整理场址内原有池塘河道,形成自东北流向东南的校园主要景观水系,象征着知识的源泉 源远流长。校园主入口处溪水潺潺,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入口景观空间。校园西侧沿山脚下结合 丰富的水溪,挖掘护校河,同时起拦截山洪的作用,也使校园与山体融为一体,并与校园主河道 相连,构筑丰富而生动的校园水系。(2)总体空间结构以“二环、二轴、一带”的结构构筑校园的路网和景观骨架,构建以“下沉集会广场”为中 心的行政办公区、图书学术中心和教学主楼区,并建立开放型的全步行公共空间。通过“二轴” 步行系统直接连接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和

12、各系馆。将相同和相近属性的建筑形 成组团,分块布置,组团、绿化楔式布局加强了校园与周围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 卜考虑场址东高西低的现状,为节省投资同时使校园竖向结构有层次感,在竖向布置上尽可能保持现状特点,在建筑布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3)特色校园景观空间建构充分利用场址原有的因素规划成园林式、生态型校园,保留场址内近乎垂直交叉的田埂小路, 作校园的景观步行轴,即建立“二轴”;西侧设防洪截水沟与校园水系连通,形成校园的外环水 系,即外环。充分利用场址内现状水塘作改造,形成校园水系,对原场址肌理上作适当保留并改 造创新,从而形成校园的特色规划。中间的景观带由北侧荆溪至南校门是特色景观的集中表现

13、部分。中间“一带”结合绿色开放空 间,下沉广场、公园、水体强化了中心绿地的地位。“二轴、一带”延入了校园各个功能不同的 分区,又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结合气候特征的空间设计,强化了空间的地方性塑造。主教学建筑部分底层架空设计形成风 雨走廊,也加强了庭院空间的通透与一体化,并成为校园的信息与交流走廊。学生公寓区底层全 部架空,部分作为自行车停放场,部分结合景观设计成为学生活动、休闲场所,也加大了校园绿 色空间。4)建筑造型与风格强调“统一和谐、朴实、得体”,不盲目标新立异,不追求奇异与怪异,尽可能汲取传统高 等学校建筑特征,创立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文化。福州近代的船政学堂、华南学院、协和学院等 校园建筑都具有吸纳中西建筑文化的特征,并富有浓厚的学校建筑品质。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造型与风格传承这种传统,形成自身的个性。五、总平面设计技术指标校区总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稈量备注1校区总占地面积平方米356845535亩2校区建筑面积平方米111000近期705003校区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7850近期151004建筑层数以六层为主5广场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06主要道路长度米3836路幅为 5、7、12、24m7建筑密度%7.8近期4.28容积率%0.319绿化率%35.010水域面积平方米53000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