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7268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评论家王进玉谈邵戈的现代水墨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格与责任谈邵戈先生的现代水墨艺术文/王进玉一直以来总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艺术家,特别是画家,其个人作品风格的形成究竟与哪 些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诚然,在画家个人的艺术风格里,有自我禀 赋的透露,有技法技巧的展现,有创作理念的传递,有思想情感的诉说,甚至有生命阅历的陈 述等等。但这里要重点强调的却是有关个人担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换句话说,笔者认 为,从某种角度与意义上来讲,担当和责任才是艺术家个人风格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对于这一 点,画家邵戈先生也曾有过“风格即责任”的说法。众所周知,对于画家来说,责任分为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两种。所谓的个人责任,它侧重 于自我的观照和

2、满足,就是能够通过绘画作品把自己的擅长喜好、情绪情感等抒发出来,以完 成自我精神的宣泄和舒畅。我常把它比作“绘画的小资主义”。而社会责任却不同,它是“超我 的塑造”,它要通过绘画作品来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语),来反映作者所处的这个社会与 时代。我常把它比作“绘画的大任意识”。当然,无可否认,画家作品风格的形成和确立,与个 人责任和社会责任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但当今太多的画家在毕生的艺术追求和实践中,仅仅完 成了个人责任,而对社会责任却似乎没有触及到,更没有肩负起。梳理整个美术史会发现,从古至今真正具有大任意识,并确立自己艺术风格的画家其实并 不多,甚至寥若晨星,而具有小资主义,且形成自家面

3、貌的画家却不胜枚举。究其原因,笔者 认为,一是与画家本人的性格性情,以及思想觉悟有关;二是与画家自身的欣赏水准和绘画水 平有关;三是与画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受感染的社会风气有关。但做为一位画家,倘若其作 品里反映不出所处时代的风貌特点,流露不出所在社会生活的相关信息,则算不上是真正的成 功。由此也使我联想到吴冠中先生发表的“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的观点,其实指的 正是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性问题。要让人们看过你的作品能够产生心灵的震撼,通过你的作品 能够得到生活的启悟,透过你的作品能够感受时代的思考,这才是了不起的画家,才是了不起 的画作。所以邵戈先生说:“对于艺术家来讲,画什么比怎样画更重

4、要优秀的艺术家都知道,画什么这一概念不仅仅指绘画的内容和题材,更重要的是:在创作时,如何看待我们这个社 会和人生。”同时他还说:“对于真正的艺术家而言,绘画不是休闲,它是一种具有使命感的呐 喊和对美好人生的启迪。”将“如何看待我们这个社会和人生”做为一切艺术,特别是绘画创作 过程中的自觉性思考,并将绘画赋予使命感和启迪性功能,这无疑是一位画家具有高度社会责 任感的体现,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个人责任意识的表达。而当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完全融合统一 的时候,便一定会诞生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家。因此我们细观邵戈先生的所有作品会有这样的发现,他不仅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力,以及多 方面的绘画才能,对传统花鸟、人物、

5、写意山水等均有着精湛的笔墨表现,而且对前沿艺术和 实验水墨也有着大胆的尝试。他一方面立足传统,在传统的广阔空间里深入汲取营养,并试图 找到能够与古人进行自由交流的情感密码和笔墨语言;而另一方面又积极创新,但这种创新并 非一般意义与形式上的创新,也绝非像很多画家那样打着创新的幌子,实质却是以此来掩饰自 己传统笔墨功力上的不足,或是以此来刻意地、做作地进行标新立异。但邵戈先生却不是,他 带着独立且成熟的思考,以及一位艺术家特有的担当意识和牺牲精神,用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 来进行绘画的前瞻性探索与变革性实践,无论在使用的工具上,还是在绘画的题材上,无论在 笔墨色彩的运用上,还是在主题主旨的赋予上,都有

6、着崭新的、与众不同的表现。也许他的探 索和实验最后会失败,但正如他自己所说:“即使失败,其实也是成功,因为可以给后人提供一 个反面教材,使他们少走弯路。”而邵戈先生绘画上的创新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他的城市题材的水墨作品里。他的这类作品以 最不受中国画家关注,且看似最丑陋肮脏的城市垃圾为主要表现对象。这里其实涉及到了黑暗 题材绘画的创作性问题。所谓黑暗题材绘画,指的是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形象的突出刻画, 在视觉上激起观赏者震撼、愤怒、忧伤、惶恐、焦虑、担心等负面的情感反应,从而引起人们 对自身和社会的深思为首要诉求的绘画艺术形式。在中国由于政治、文化以及大众的传统审美 取向等诸多因素,黑暗题材的绘

7、画作品并不多见,甚至包括理论界也较为忽视这方面的提倡和 研究。但笔者认为,黑暗题材作为绘画题材的一个方面,只要是不以纯粹追求感觉刺激为目的, 而是和现实有着紧密关联,便同样能够起到警醒、启迪、教育等积极作用。而且由于其负面的 表现形式,可能会比正面的歌颂、赞美、抒情等更能引起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深度关注, 也更能激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当代,在我们身边,其实更需要黑暗题材的绘画作 品出现,因为太多歌功颂德、扬名得利、温情浪漫的作品会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甚至盲目自大 当然,黑暗题材的绘画作品必须要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要通过一种现实感、批判性和警示 性的艺术创作使人们对人性和社会之丑恶处

8、,对人类的自我破坏与毁灭等感到恐惧,从而才会 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才会警惕灾难的降临,才会意识到克制自我欲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 想这应该也是邵戈先生之所以选择以城市垃圾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城市垃圾系列的重点刻画,来反映现代工业文明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邵戈先生的作品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人文范 本。他怀着一位文人画家所具有的高度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站在当代人的角度来反映当代人 的生存状态,来关注当代人的行为道德,来解剖当代人与当代社会存在的某些陋习与丑恶。可 是邵戈先生的城市垃圾系列作品并没有全面反映出当代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只

9、是对某 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换句话说,在绘画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需要我们进行 反映与表现的有关时代性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还有很多,我们要积极思考与充分发掘。 从这一点看,邵戈先生无疑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好了榜样。当然,除了邵戈先生之外,还有 一批艺术家也在默默地从事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类似于此的艺术性创作,同时也诞生出了一 批优秀的画作,比如高小华的为什么、邵增虎的农机专家之死、毛旭辉的水泥房间里 的人体几种状态剪刀、张晓刚的幽灵系列,以及他的黑色三部曲一一惶恐、沉思 与忧郁,还有曾梵志的协和三联画面具系列等。正是因为有邵戈等这么一批艺术家们 的存在,让我们从绘画这一艺术门类

10、上看到了诸多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这与其他文艺形式不 同,绘画的艺术表现似乎更具有可观且持久的文化情感与永恒的精神内涵。而文化情感与精神内涵需要有笔墨色彩等绘画的基本要素来传达,所以最后再谈一下邵戈 先生城市题材水墨作品的笔墨色彩等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邵戈先生是一位极为热爱本土文 化的画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怀有至高的尊敬,他写过,也发表过很多与之相关的文章 和言论,比如宣纸是中国的土地,比如“我们应该整体理解水墨的精神,不应在那里津津乐 道怎样去画一根线条,怎么有味,应心平气和,认真对待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传统,看能否给它 带来新的生命和内涵。真正传承和发扬古人原创性的精神内涵”等。所以,带

11、着这份理解和情 感再来观看他的城市题材水墨作品就会发现,他的探索和实验,其实并没有完全脱离,或者割 裂传统,相反,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绘画要素,依然有宣纸,依然有笔墨,甚至在画面里依然强 调黑白、虚实、浓淡、疏密等关系。但无可否认,在创作的思维理念与具体的、丰富的表现手 法上,与传统仍旧保持着特别大的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恰恰是邵戈先生由传统走向探索创新 之路的横向距离,也是他深入传统又奔赴前沿阵地的纵向距离。因此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积淀, 又有现代气息,既有笔墨图式,又有人文情怀。而最为关键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对整个美术发 展史的清醒认识、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艺术探索的敬重之心。所以他的每一回水

12、墨 语言的尝试,每一种结构关系的处理,每一块材料色彩的搭配,甚至每一次主题主旨的赋予, 都极为严肃和谨慎,都是“以生命感来作为全部艺术活动的基础”(邵戈语)。对于生命感,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应当怀有,都应当在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里给以表现。 只有这样我们的笔墨才厚重洗练,我们的色彩才异常动人,我们的主题才饱含情愫。也只有这 样我们的作品才足以震撼心灵,才足以启悟生活,才足以感受时代。在邵戈先生的作品里,有 书写、有泼墨、有勾勒、有渲染、有拼贴、有喷射、有拓印、有加粉等众多表现手法的运用, 以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功能,以及内涵孕育与视觉冲击的双重效果。另外其画面多以黑 白灰做为主色彩,既吻合城市垃圾的实际色调,又反映了从黑暗题材作品里爆发出的那种对生 命之痛、对社会之恶的冷冷拷问。也许对于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新来讲,做到以上所说的这些还似乎不够,可能还需要我们 从更多方面、更多因素上去考虑、去实践、去证明。但我相信,且坚定地相信下去,只要紧紧 贴住时代、贴住生活、贴住人性、贴住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注: 本文作者王进玉,美术评论家、作家、书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