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42579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蜗居、蚁居”现象研究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参加者:凌佳俊实践主题:“蜗居、蚁居”现象研究实践时间:1年1月28日2月5日实践地点:家中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蜗居,收视率相当不俗。抛开电视剧中关于“贪官是否忠于爱情”,“小三是否很贱”之类的话题不谈,片中展现出的“房奴”问题,以及关于当今持续攀升的房价和年轻人买房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而且还引来日本、美国等国外媒体的关注。一、何谓“蜗居、蚁居”说到蜗居、蚁居,那就不得不说蚁族。蚁族其实就是蜗居、蚁局的人们,那我就来解释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蚂蚁具有较高的智商。据相关研究表明,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

2、,在所有的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的高智商能用来描绘该群体所具有的“高知”、“受过高等教育”等特点。其次,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 此外,蚂蚁还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点,而恰恰是这些优点,与该群体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还

3、比如蚂蚁所具有的期待情怀: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此外还有蚂蚁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等。这些特点,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实写照。最近这些词汇都在的网络用得很火的,其实,说白了,“蚁居”就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聚居村”。他们像蚂蚁一样过着群居生活,6、7个人租着一间狭小的房间,每天挤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他们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而“聚居村”的床

4、位,只要大约每月300元。“蜗居”则是一个家庭的人,或者很多人一起居住在狭小的空间内生活。二、“蜗居、蚁居”的现况首先,蜗居、蚁居的人们的现况非常令人堪忧:生活条件差 缺乏社会保障 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 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比如,我国首都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有不知多少大学生在北京的各个重点大学毕业,但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无法消化这么多的人才。据调查,有大批毕业生都租住早北京郊区的一些小农村,小镇里,他们大多都是收入较低,年龄都集中在2229岁,他们生活艰难。他们之前以为有了高学历,北京又是大城市自然会有很多

5、发展的机会,但是事实上人才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了,而且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最后他们就沦落成了“蚁族”,然而社会保障也有缺陷,他们受不到全面的保障,如今他们过着落魄的生活。由北京一处即可见,蜗居、蚁居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压力,可是,社会和政府也应该想想对策。三、“蜗居、蚁居”的诱因简单来说就是房子问题。一方面,如今房价暴涨,房产泡沫异常巨大,作为我来说,我家乡太仓的房价也从一年的时间里暴涨了足足50%;另一方面,是国民工资水平迟迟不提高,导致购买力单一化。房地产现在已经是国家不得不管的一个行业了,它作为国家和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着重要地位,但是房价的上涨虽然让政府饱了荷包,但是同时,上涨的部分会

6、直观地体现在房价上,而房子是百姓买的,刚需满足了房价,但其实抢的是人民的钱,这样一来,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会出现动荡。(一)如今的房地产现状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3年直接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间接拉动0.61.2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房地产业在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中,供销两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渐趋合理,价格走势平稳的良好势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1.4平方米。2003年19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495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4%

7、)1.4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5.1%。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27.8,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30.4。购置土地面积23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7%,增幅平稳下降。土地开发面积113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9%,与前两年增幅持平。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34.9,销售面积增长35.9%。销售面积增幅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增幅1个百分点。通过2003年12月“国房景气指数”所属的八个分类指数的走势与10月相较,房地产市场呈现2升6降的格局。其中,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土地转让收入、商品房空置面积和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继续保持上扬

8、势头。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的。(二)中国房地产简史追溯中国房价的历史,应该从2003年的两个重要文件开始。2003年6月13日,为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业务管理的通知,史称“央行121文件”。这是一个有关紧缩房贷的新规定,但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华远总裁任志强认为此举非但不能预防金融风险,还会将房地产行业带入“冬天”,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各方面势力的强烈反对下,121文件仅发布两个多月,央行又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史称“18号文件”,其认为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作用。时仁建设部长汪光焘称18

9、号文件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纲领性文件”。18号文件受到了行业的热烈欢迎,任志强认为“几乎要鞠躬致敬了”。从此之后,中国房价开始了连续5年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诸如“房地产永远不会贬值”等曾经在日本的80年代出现过的论调也越唱越热。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利益,从房地产的收入已经成为每一个地方政府的绝大部分收入。随着财税上挂,集体企业破产,央企对各种行业的垄断,中央对全国财政的持有比例快速增加,与之对应的是地方政府收入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维持高昂的行政成本公车,考察,招待,编外人员工资等费用;另一方面又要以各种优惠(也就是减少地税)政策吸引投资,这就使地方政府不

10、得不想办法节流并增收。那么大家目前看到的普遍的节流就是减少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比如医疗和教育;增收的办法就是提高土地成本,也就提高了房价。(三)高房价带来的危害高房价的第一个危害是抑制其它方面的需求,造成畸形经济结构。高房价造就了众多的房奴,他们大多从农村走来,十多年学校生涯之后,他们取得了进入大城市的门票大学文凭,同时也花光父母一生的收入。毕业之后的他们一方面要赡养父母,另一方面要攒钱买房子,因此他们会尽可能的压缩开支,然而他们又是工薪阶层中的高收入者,也就是未来的中产阶级,他们不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就没有了支撑。第二危害就是抑制其它方面投资,造成畸形发展。目前我国各种尖端技术的落后和房地产过

11、热不无关系,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最高的地方,房地产的行业的暴利吸引了过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削弱了其他方面的投资。经济结构对不动产过强依赖,降低了我们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实际上GDP中不动产的成分是虚假的,因为其不能流动,就失去了价值衡量的统一标准,其价值也是得不到国际公认的。而且由于其不流动性,价格的升高也只是数字的变更,不代表持有人可以享受的物质的增多。比如说上海的房产价格比卢森堡的要贵很多,那是否意味着在上海拥有一套120平米的公寓的人比在卢森堡拥有一栋别墅的人幸福的多呢?影响社会和谐,这一点应该是有目共睹的,目前网络上流行着一种愤怒,仇恨的情绪,高房价是其一个重要因素。高房价剥夺了众多

12、房奴的幸福感,毁灭了他们十几年寒窗的梦想,让他们失去了消费的能力的同时,也将他们仅有的业余时间拉到了低成本的网络上,在本应该喝咖啡的时间里在网上发着牢骚。投机盛行,影响社会的创造力,这是任何一种暴利行业的通病。只要社会结构中存在一种暴利行业,人们就会对之产生向往,而当这种暴利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社会普通收入的时侯,就会造成投机盛行。而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当劳动所得占整体社会的收入过低,甚至不能满足劳动者基本生存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再劳动,社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社会风气都非常糜烂,妓女遍地,赌博盛行。但是,总的来说,政府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促使央行多次加息、提高买房首付比例、出台限购令、提高商业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建设保障性住房,提供公租房、廉租房等,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行政干预,迫使房地产回归正途。我个人希望,政府能够进行有效干预来刺破房地产泡沫,加快使我国的房地产尽快能步入正轨。东方学院09电子(1)班凌佳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