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41389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蒲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1芜湖) 名句默写。(1) 关关雎鸠,_。(诗经)(2)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 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5) 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6)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7) 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8) 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9分)2. (9分)

2、 名著阅读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意志思想界惟一的自由之声。他自己也感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来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利,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懦怯。他写信给侄子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把这些可怜的人群加以鞭策。”一八二七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于政府、警察、贵族,永远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一八一九年他几被警察当局起诉,因为他政治方面也是一样的毫无顾忌,很大胆地抨击他的政府之腐败。他特别指斥几件事情:法院组织的专制与依附权势,程序繁琐,完全妨害诉讼的进行;警权的滥用;官僚政治的腐化与无能;颓废的贵族享有特

3、权,霸占着国家最高的职位。英国的乐队指挥西普里亚尼波特,一八一七年到维也纳,说:“贝多芬用尽一切诅咒的字眼痛骂奥国政府。他一心要到英国来看看下院的情况。他说:你们英国人,你们的脑袋的确在肩膀上。”(一八一四年拿破仑失败,列强举行维也纳会议,重行瓜分欧洲。奥国首相梅特涅雄心勃勃,颇有只手左右天下之志。对于奥国内部,厉行压迫,言论自由剥削殆尽。其时欧洲各国类皆趋于反动统治,虐害共和党人。贝多芬晚年的政治思想,正反映一八一四至一八三零年间欧洲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读者于此,必须参考当时国际情势,方能对贝多芬的思想,有一估价准确之认识。)因此,什么都不能使这股不可驯服的力量屈膝。如今它似乎玩弄痛苦了。在

4、此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例如侄子之自杀。往往有一副簇新的面目,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他逝世以前四个月,在一八二六年十一月完成的作品,作品第一三零号的四重奏的新的结束是非常轻快的。实在这种快乐并非一般人所有的那种。时而是莫舍勒斯所说的嬉笑怒骂;时而是战胜了如许痛苦以后的动人的微笑。总之,他是战胜了。他不相信死。(1) 文中说“战胜了如许痛苦以后.”请联系全文说出贝多芬早年(童年、少年)时期所遭受的苦难(至少说四点)。(2) 请结合贝多芬当时的处境,谈谈你对选段中贝多芬举动的理解。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9八下永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5、按要求作答。 古代,因天柱深藏万山丛中,一峰高耸,千岩万壑,远近大小,莫不围绕gng(A拱 B供)拜。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4米,峻拔【甲】(A高耸 B伫立),直插云霄,势如擎(Aqn Bqng)天之柱,故有天柱之名。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学士,无不不是为天柱山胜景所吸引。他们或远眺,或登临,或结庐而居,筑亭而读,或吟诗作文,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和珍贵的人文景观。白居易歌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王安石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这些诗文,歌颂了天柱山之雄奇壮丽,至今游人【乙】(A反复歌诵 B低徊吟诵),留连忘返之情,无不油然而生。(1

6、) 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_;_(2) 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乙】_(3) 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4. (17分) (2017八下民勤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

7、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她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8、)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

9、,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

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 “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_七岁时觉得奶奶可荚,看不起奶奶九岁时_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l敞游戏,美爱奶奶(2)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B . 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C . 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D . 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3)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4) 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 “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

11、”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5. (20分) (2017九上建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

12、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

13、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

14、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15、”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结合语境,分析好吃词语的表达效果。)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4)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