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09890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推进民族文化深扬 促动生态旅游发展 _镇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可以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_是双柏“三笙”之“老虎笙”、“大锣笙”的发详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渊源久远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何进一步深挖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成了_人民思考和谋划的重要课题。这里对_镇民族文化旅游传承发展作一番调研和思考: 民族文化现状:2021年全镇

2、辖13个村(居)委会235个村民小组343个自然村。总户数6330户人口23760人。境内居住着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傈、回、拉古、纳西、景颇、藏、布朗、独龙、布依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845人占总人口的58.3%其中彝族12236人占总人口的51.5。多种民族杂居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民间笙舞有大锣笙、老虎笙、龙笙、青棚笙、花鼓舞、左脚舞、三弘、四弘等十来种。“大锣笙”“老虎笙”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渊源久远一直得到沿袭传承被称为彝族古傩议的“珍存”得到州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央视、人民文学社、云南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到实地采访拍摄报道老虎笙一度走出国门到日本、法国 、韩国进行演出

3、。“老虎笙”在20_年中国(江西)国际民间傩文化艺术节傩舞表演中荣获金奖在20_年大理州巍山县举办的首届“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中获得了“传承奖”的殊荣。20_年“双柏彝族老虎笙”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双柏县”和“_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彝族虎文化之乡”和“彝族老虎笙之乡”。 20_年9月_彝族老虎笙文化艺术之乡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大锣笙”发祥地李方村20_年被列为州级生态旅游村20_年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_年被列为州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_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省级特色旅游村2021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全州旅游产业重点

4、特色旅游村2021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有老虎笙协会一个成员20人传习所和传习广场一个;大锣笙协会1个成员30人都已建设了各自的传习所和广场;活动正常的民间文艺队一支共有成员15人;全镇共有民族文化传承人32人其中:省级4人州级4人县级24人。此外民族服饰、民间刺绣、民间乐器深受外来人员的喜爱。_镇主要节日有正有初八中国_虎笙节正月初八至十五小麦地冲老虎节二月二上者窝祭龙节六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李方村火把节农村讨亲嫁戚要跳青棚笙、左脚舞过年过节要跳花鼓舞、三弦、四弦。_镇可以说是村村有笙处处有舞人人有歌。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阵地建设不到位。 近年虽然镇党委、

5、政府先后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分别对李方村、小麦地冲、者科哨进行了大幅度的打跳广场、传习所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在村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但由于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工程量大还有较大的缺位。从全镇的角度来说还缺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心广场没有一条具有民放特色、民族风味的民族风情街。李方村是建设得比较完美比较漂亮比较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村硬件设施建相对好但产业建设不到位发挥不了民族文化的优势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着距。小麦地冲虽然建设了民族文化传习所但因村组公路为土路跳虎广场也是原土广场每逢节日让许多想要前往的游客望路止步。全镇村级活动室覆盖率达90%以上

6、但部分村级活动室建设较早房屋老化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无法承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二是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难度大。大锣笙、老虎笙这样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传承人一代一代的口教传送传承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耐心和文化水平。受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的影响大多年青人都外出打工留家守业的人十分的稀少加之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沉下心来学习这些枯燥的民族文化老传承人相继老去新的传承难寻继承人。有的村组外出的年青人较多节日跳笙的队伍都缺乏人源寻找并培养一个能完整、全面系统地传承本族文化的传承人难度较大。三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不能辩证统一。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仅在于娱乐不仅在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其目的还在于带动当地生态旅

7、游业的发展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许多民族笙舞都简以需要而打跳为娱乐而打跳没有做到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锣笙场上锣声年年如此跳虎场上年年舞步依旧年年办节年年老套没有创新性舞步缺少吸引游客眼球的可娱性节目和内容留不住游客社会关注度逐年降低群众参与率越来越小。许多笙舞除了节日期带来少量经济效益外其余时间基本偃旗息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没有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四是民族文化形不成产业。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一个可诱性元素发展好民族文化对促进旅游业具有较好的作用。_镇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_的“老虎笙”“大锣笙

8、”名扬中外吸引了许多专家和记者前来探研和采风。但受建设资金不足的影响、新形式下新文化元素的冲击众多笙舞都只是因需要而跳因娱乐而乐没有开成真正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动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不了较好的效益得不到给群众增收致富的效果。五是发展民族文化的资金不足。首先是场所建设资金不足镇文化中心广场建设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规划建设小麦地冲、者科哨村虽有所投入作了部分建设但仍是杯水车薪、冰山一角上者窝村龙笙传习场所建设仍是一片空白;其次是民族文化活动经费不足镇文化工作机构基本虽让有相应工作经费但只能部分用于协会活动、节日办节办节经费比较吃紧活动开展一年比一年难;其三 是民族文化产业建设资金不足如民族服饰、彝家刺绣

9、等产品连产业发展鼓励资金都没有;农家乐、彝家客栈因扶持资金不足而发展缓慢。六是部分景区建设规划不合理。因历史原因和规划失误有些地方的民居建设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性和完美性如李方村的大锣笙打跳场因一户农户的入居影响了整个广场的完美性。有些地方因条件的限制如建设没有足够的场地理想的地点无法进行完美的规划建设。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和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协同发展。_镇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思路要紧紧围绕“一山两河三笙四湖”的总体思路来开展建设让前来_的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山”就是白竹山。白竹山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州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394公顷最高峰255

10、4米山上四季风景如画常年云雾缭绕山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产丰富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食品动植物资源丰富、水体景观众多整体环境浑然天成有现成的万亩茶园、仙人桌、精怪塘、古战壕等自然景观;山间森林植被较好到处古树参天遍地花草丛林山泉小溪潺潺流淌林间鸟语声声悦耳;三月的白竹山马樱花红遍山头令人留连忘返;盛夏时节清爽凉快的气候让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是避暑胜地和养生天堂享有“清凉世界”之美誉;山下李方村、上者窝等彝乡山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久远是游客体验民风民俗的好居所;白竹山是一座还没开垦的处女山。做好_的民族文化旅游文章首先要念好山字经依托白竹山 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气候环境着力打造白竹山AA

11、A级旅游风景区建设。白竹山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要走“一亭一房两台两笙三茶三景”的路线“一亭”是在山上适合的地点建设部分休息亭、娱乐亭、观景亭。“一房”是在山林间建设部分姑娘房。彝家自古有建姑娘房的习俗彝家姑娘长大成人时都是白天干活晚上成群队到姑娘房住宿未婚男青年每到夜晚就会结伴成群到姑娘房窜门、谈情、说爱、走婚直致约成婚姻姑娘才会帮回家住。神密的姑娘房可吸引游客的好奇心增加前往控密的游客促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两台”是建设白竹山顶瞭望台和昆磨山观景台登山的心理在于望远站在白竹山瞭望台可看昆明人吃过桥米线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站在白竹山顶可将_、易门小六汁、新街、爱尼山、妥甸的群众山一揽于怀那种全揽众

12、山小的视觉体验得淋漓尽致。立于昆磨山观景台可看太河江奔腾翻滚可见立新人的西瓜是否成熟。“两笙”是进一步传承和开发好李方村“大锣笙”和上者窝和“龙笙”在完善协会正常活动的基础上组建两笙表演队让游客随到随看。“三茶”是将白竹山茶场、雨龙茶场、三尖山茶场建成万亩茶园供游客观赏采风品茶。“三景”是开发建设精怪塘、仙人桌和具有“彝山九寨沟”的打猫箐三个景点让游客真正体验生态旅游的魅力。“两河”就是九干箐河、红栗河的热能资源。红栗河、九干箐河热能丰富流域土地肥沃比较适宜热作的开发种植也游客夜宿露营的最佳选择。铺司彝族的花鼓舞可开发为九干箐河旅游区的民族文化品牌丰富游客的旅游 内容。“三笙”就是大锣笙、老虎

13、笙和龙笙。进一步挖掘和弘场原生态民族文化将“三笙”建设成为_镇的民族文化招牌。办好中国_虎文化节、小麦地冲虎笙节、李方村火把节办节以原生态民族笙舞和合脚笙打跳外同时加入民族服饰和彝家刺绣展示文艺演出有奖技能竞赛民风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来得成、吃得香、住得下、玩得开心。做好传承人和打跳队伍人员的培养和发展以_集镇文化中心广场为中心加大民族文化阵地建设促动民族原生态旅游业发展将民族文化建成民族经济。“四湖”就是狮子口虎笙湖、李方村锣笙湖、小石桥生态湖和团结水库。合理规划和布局“四湖”周边民房建设还李方村一个人在林中仙居、树在水中倒影、水在树头雾绕的美丽仙境还_坝子一个四山环抱一镜湖菜花尽头水悠悠湖岸八方稻如金彝家民居炊烟绕的世外桃园。进一步净化水质建好环湖公路建设水上乐园增设钓鱼休闲场所丰富游客娱乐内容。经过逐年的投入建设将_建设成为能上山、可下河、唱民歌、体民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大观园。 _镇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0日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