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077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某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沉井工程概况11.1沉井简介11.1.1沉井规模与构造11.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11.1.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21.2工程地质状况简介21.2.1地形地貌及地下水21.2.2地层特征21.2.3沉井井壁摩阻力参数31.2.4地质条件对沉井所产生的影响因素32施工部署4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42.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42.1.2降水方法: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42.1.3制作与下沉方法:两节制作、两次下沉52.1.4沉井底部地基加固方法:压密注浆52.2沉井工艺流程6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72.3.1施工准备阶段72.3.2第一节沉井制

2、作与下沉阶段82.3.3第二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82.3.4沉井封底与收尾阶段9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10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112.5.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112.5.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112.6沉井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12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33.1工程测量133.1.1测量工作安排13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3附图:14沉井下沉测量控制平面示意图14沉井下沉测量控制剖面示意图14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153.2.1深井布设位置与要求153.2.2深井布置的工艺流程163.2.3深井降水的进度安排173.2.4沉井内的明排

3、水方法17附图:17深井降水井点布置平面图17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示意图173.3压密注浆地基加固方法183.3.1设计要求183.3.2施工技术要点18附图:19压密注浆区平面布置图19压密注浆区剖面示意图193.4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203.4.1作业条件203.4.2刃脚支设形式203.4.3刃脚垫木铺设数量和砂垫层铺设厚度测算213.4.4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工艺223.4.5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工艺23附图:沉井井壁定型钢模板支设示意图253.4.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工艺263.5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283.5.1沉井下沉的作业顺序安排283.5.2沉井下沉验算283.5.3沉井下

4、沉的主要方法和措施303.5.4井内挖土和土方吊运方法31附图:沉井下沉开挖方法示意图323.6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333.6.1干封底的技术措施333.6.2沉井封底后的抗浮稳定性验算34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354.1沉井质量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354.2沉井易渗漏部位的质量控制要点364.3安全施工措施37沉井工程施工方案1沉井工程概况拟建的沉井式泵站位于奉贤区奉城中心镇兰布拉大街与城东路交叉口北侧,基地占地面积3300m2,总建筑面积约305m2。工程设计单位为上海科达交通建设勘察设计院。有关沉井工程的概况简述如下:1.1沉井简介1.1.1沉井规模与构造(1)本工程的泵站沉井为

5、钢筋混凝土圆形构筑物,内壁半径8m,外壁半径8.6m,壁厚0.60m,井筒内面积约201m2,井内挖方约2000m3。(2)沉井总高度为12.60m,其顶面标高为5.30(绝对标高,下同),刃脚底标高为-7.30。对照泵站室外地坪的设计标高5.00,沉井的埋置深度为12.30m。(3)沉井底部的构造要求为:200厚道碴垫层 100厚C10素混凝土垫层 800厚底板混凝土。1.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1)混凝土:所有盛水构筑物及地下构筑物除图中注明外均为C25,抗渗等级除图中注明外均为S6,井筒内填料除图中注明外均为C15。(2)钢材:HPB235为一级钢筋,强度设计值=210N/mm2;HRB

6、335为二级钢筋,强度设计值=300N/mm2;所用的钢制件除注明外均采用Q235B.F钢。(3)焊条:HPB235钢筋采用E43型焊条焊接;HRB335钢筋采用E50型焊条焊接;钢制件采用E4303型焊条焊接。(4)水泥:除注明外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非早强),强度等级为32.5。1.1.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1)构筑物与污水接触的钢筋混凝土墙、板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5mm,梁、柱的保护层为40mm。(2)底板下层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40mm,底板其余部位的保护层厚度为35mm。1.2工程地质状况简介本工程的地质勘察单位为上海市奉贤建筑设计院。有关沉井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情况如下述:1.2.1地形

7、地貌及地下水(1)拟建场地的地貌单一,属潮坪区,地形较平坦,无暗浜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内自然土平均标高(绝对标高)在4.50m左右。(2)场内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和地表迳流补给,地下水位埋深0.80.9m,相应地下水位标高为3.173.57m。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埋深取0.500.70m。1.2.2地层特征 与沉井相关的各层土质的特征见下表所示: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颜色湿度压缩性能土 层 描 述1素填土1.101.261.403.243.062.92灰黄高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粘质粉土1.601.681.701.641.381.24褐黄湿中含铁质锈斑及云母,干后强

8、度较高。1淤泥质粉质粘土1.201.451.700.07-0.02-0.17灰色饱和高夹薄层砂质粉土,含云母,干后强度一般。2砂质粉土3.303.383.50-3.33-3.40-3.47灰色饱和中薄层状,土质不均,含云母,夹粘性土,干后手捏即碎。3淤泥质粉质粘土7.707.757.80-11.06-11.15-11.23灰色饱和高夹薄层砂质粉土,含云母,干后强度一般。粘土未钻穿灰色饱和高夹薄层砂质粉土,含云母、有机质,干后强度较高。1.2.3沉井井壁摩阻力参数勘察单位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土性指标及特征,并参照有关规范要求,推荐了各层土的沉井井壁摩阻力参数如下表所示:层序土层名称静探

9、Ps平均值(MPa)井壁摩阻力(KPa)1素填土不计粘质粉土1.59121淤泥质粉质粘土0.42122砂质粉土1.8320(5m以上为12)3淤泥质粉质粘土0.51151.2.4地质条件对沉井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的分析,本工程的有关地质条件对沉井工程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因素有:(1)在埋深15m范围内分布的土层为饱和2砂质粉土。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运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液化强度比为0.98,液化指数为0.71,属轻微液化。(2)由于2砂质粉土层较厚,结构性差,透水性较强,沉井开挖时有可能造成流砂。为此,在沉井的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尤其在施工过

10、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3)沉井的沉入深度处于3土体中。该层土体为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流塑状态,压缩性高,承载强度较低,因此需要采取地基加固措施,以保证沉井的稳定和控制沉降量。2施工部署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

11、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2.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筒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2.1.2降水方法: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满足排水下沉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分析,可供选择的井外降水方法主要有两级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及真空深井泵降水等。经对上述

12、方法的比较与论证,我公司决定选择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法。与其他降水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降水不但施工方便、降水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2砂质粉土层可能发生的流砂或管涌等不良现象发生,以此保证沉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2.1.3制作与下沉方法:两节制作、两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沉井过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对沉井应采用两节制作、两次下沉的方法。沉井分节制作与

13、下沉的要求是:第一节沉井高度为7m,起沉标高为3.00(绝对标高,下同);第二节沉井高度为5.6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3.300。2.1.4沉井底部地基加固方法:压密注浆本工程的沉井持力层处在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内。该层土体湿度达到饱和,为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Ps平均值较低,承载强度也相应较低。针对这一不利的地质情况,设计要求对该层土体采取压密注浆的措施,使地基得到加固,并防止或减少渗透和不均匀的沉降。压密注浆的范围为:注浆区域的直径为23.2m,比沉井的外壁直径(17.2m)扩大6m;注浆深度为3m,自沉井底标高-7.30m处起,至3底部-10.30处为止。2.2沉井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

14、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各项施工准备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至起沉标高沉井刃脚垫层和垫架第一节沉井制作第一次下沉砼养护及拆模坑外深井降水安装预埋预留配合第二节沉井制作井筒内挖土、排水砼养护及拆模第二次下沉井筒内挖土、排水安装预埋预留配合沉井封底沉井稳定观测井内结构施工与安装封底后质量检查沉井工程质量检验加固区域压密注浆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2.3.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