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07119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工程,位于市内,起点位于现状新华街与一中街交点位置,是连接老城区与河北新城的主要通道之一。工程全长0.947公里,红线宽度为28米。本工程包括桥南北引线及主桥、引桥工程。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人行步道砖。道路照明按章城市II级主干道等级设计。2、设计概况1)、道路工程 A.道路平面 道路平面线形以规划路网及相交道路中线交点坐标为控制依据,全线共有转角2处。起点与现状新华步行街相接,上跨通过锡伯河南岸坝顶路(净空2.5m)和北岸坝顶路(改线下穿)。对南岸和北岸坝顶路进行改造设计,调整线位处竖向高程,使其在

2、下穿后与现有两侧坝顶路平顺相接。 主线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0+947.618,全长947.618m。南侧坝顶路改建起点桩号为NK0+000,终点桩号为NK0+175,全长175m。北侧坝顶路改建起点桩号为BK0+000,终点桩号为BK0+210,全长210m。B.道路标准横断面根据路网规划,新华步行街大桥引线全宽28m,引桥及主桥与引线同宽。根据道路性质及服务功能定位,新华步行街大桥及引线主要以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为主,仅限少量小车通行。因此,结合该道路交通功能定位,确定道路横断面具体实施方案为:5.0米人行道+5.5米非机动车道+23.5米行车道+5.5米非机动车道+5.0米人

3、行道=28米。桥面与引线保持相同断面布置,仅于桥梁范围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放置临时隔离墩。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采用1.5%双向横坡,人行道采用1%单项内横坡。南侧坝顶路与北侧坝顶路改建部分路面宽度为6.0米。C.道路纵断面道路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主要控制点及交通要素,统一考虑,在适应道路周边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使道路纵坡平顺,行车安全顺适。并且综合考虑沿线水文、气候和排水条件,满足道路排水和防洪要求,以保证道路的稳定。道路主要控制点:起点外新华步行街与一中街交点处高程、跨越南侧河堤和北侧河堤净空要求、锡伯河百年洪水位及终点规划高程等。主线: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500m,凹形

4、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0m。最大纵坡为2.8%。南侧坝顶路改建:凹曲线半径2000m。北侧坝顶路改建:凹曲线半径10000m。D.路基由于本路段两侧将来要规划综合开发,为减少占地路基采用道路两侧设置路肩强的路基防护形式。(1)、路基填料a、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沙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b、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规定。c、桥涵台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d、填料不得使用腐殖土、杂填土、废弃物和其他路基施工规范禁止使用的病害土体;不得含有植物根系或其他有机物。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

5、标准表填挖类型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mm)压实度(%)填方0-3081009830-8059880-150415095150395零填及挖方0-3081009830-80595e、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该道路的交通量预测,以及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周围地块对行车噪音的控制要求。设计方案选用沥青砼路面,具体路面结构形势如下:1、 主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第一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厚度4cm,下设粘层沥青。第二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厚度为6cm,下设透层沥青。第三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0cm。第四层为4.5%水泥稳定碎

6、石,厚度为20cm。第五层为天然砂砾,厚度为20cm。2、 人行道结构:第一层为彩色转,厚度为5cm。第二层为M7.5水泥砂浆,厚度为2cm。第三层为C15水泥混凝土,厚度为8cm。第四层为1:9石灰土,厚度为15cm。若土基回弹模量E030MPa,则对路基进行处理。主线路面结构参数见下表: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20(Mpa)抗压回弹模量15(Mpa) 劈裂强度(Mpa)备 注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0018001.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16001.0水泥稳定碎石(5%)140014000.6水泥稳定碎石(4.5%)130013000.6天然砂砾10010003、 机动车道/非

7、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各层验收弯沉值AC-13C 29.0mm/100AC-16C 32.1mm/100水泥稳定碎石(5%) 37.2mm/100水泥稳定碎石(4.5%) 83.0mm/100级配砂砾 309.4mm/100土基 383.1mm/1004、 南、北侧坝顶路改线机动车道第一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厚度为5cm,下设透层沥青。第二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15cm。第三层为4.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15cm。第四层为天然砂砾,厚度为20cm。若土基回弹模量E030MPa,则对路基进行处理。南、北侧坝顶路改线路面结构参数见下表: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20(M

8、pa)抗压回弹模量15(Mpa) 劈裂强度(Mpa)备 注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16001.0水泥稳定碎石(5%)140014000.6水泥稳定碎石(4.5%)130013000.6天然砂砾10010005、 南、北侧坝顶路改线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各层验收弯沉值AC-16C 45.2mm/100水泥稳定碎石(5%) 52.9mm/100水泥稳定碎石(4.5%) 111.3mm/100级配砂砾 309.4mm/100土基 383.1mm/100f、路面材料1、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

9、沥青用量。(1)、沥青:采用90#石油沥青,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技 术 指 标90#石油沥青针入度25,100g,5s(0.1mm)80-100针入度指数P1-1.8-1.0延度15(cm)100软化度TR&B()4360动力粘度(PA.S)160闪点(COC)()245溶解度(三氯乙烯)(%)99.5离析、软化点差()2.5弹性恢复25(%)60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0.8针入度比25(%)54残留延度(15)20(2)、粗集料:用于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需符合下表要求: 编 号 项 目 要 求1石料压碎值(%)262洛杉矶磨耗损失(%)2

10、83视密度(t/m)2.64吸水率(%)2.05针片状颗粒含量(%)156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7软石含量(%)3(3)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路面机构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细粒式沥青砼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中粒式沥青砼AC-16C10090-10070-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

11、4)、矿粉:采用石灰石加工制作,应干燥、洁净、无团粒,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编 号项 目要 求1视密度(t/m)2.52含水量(%)1.03粒度范围0.6mm(%)1004粒度范围0.15mm(%)90-1005粒度范围0.075mm(%)75-1006塑性指数(%)4(5)、沥青混合要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标准应满足下表:试 验 指 标单 位 技 术 要 求击实次数(双面)次75试件尺寸mm 101.66mm63.5mm空隙率VV%3-5稳定度MSKN7.5流值FLmm2-4沥青饱和度%55-70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8002400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85冻融试验的残留强度

12、比%7580(6)、其他要求1)、在半刚性基层顶面上浇洒透层油,用采用技术政策慢裂快凝阴离子乳化沥青,用量为0.9升/平方米,再撒布石屑后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稳压,在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将多余集料扫除。透层油沥青的施工质量对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至关重要。透层油用乳化沥青其质量要求见下表:检测项目恩格拉度251.18mm筛上筛余量(%)163蒸发残余量与矿料的粘 附性裹附面积贮存稳定性残留分含量%针入度25(0.1mm)延度(15)溶解度(%)1d5d性能指表1-60.15050-3004097.52/3152)、中粒式沥青面层之上浇撒粘层油,采用与(1)相同得乳化沥青,用量0,6升/平方米,如果两层面层摊铺间隔较长,摊铺上面层前要求将路面清扫干净后再浇撒粘层油,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质量。3)、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应符合下列要求(方孔筛):筛孔尺寸(mm)4030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