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35475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返修工艺守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T/MS 1403-2005 0201-2005作业指导书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版 次:受 控 印 章:受控 非受控发 放 号: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51010 发布 2005102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公司机械制造厂THE MANUFACTURING FACTORY OF SNEC1 适用I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局部焊缝缺陷的返修,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返修次数,避免或减少返修过程中再次出现不必要的焊接缺陷。本守则适用于。2 返修过程中尽量做到一次合格,同一位部的返修一般不应超过两次,如两次返修仍不合格,应视为严重质量事故。应由设备主管技术员组织,焊接工程师、质检员、施焊焊

2、工参与,共同分析查找原因。定出返修措施,并报质保工程师批准,方能进行第三次返修。返修部位和返修次数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当整条焊缝割掉重新焊接时,割掉以前的返修次数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可以不计在内。3 经质检员、技术员宏观检查或各种探伤方法确定的下列缺陷(欠)必须进行返修或补焊3.1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外观缺陷(欠): 表面气孔、裂纹、夹渣、弧坑等深度大于0.5mm的等缺陷; 焊缝咬边深度大于0.5mm ,咬边连续长度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角焊缝没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 打磨焊缝表面缺陷或机械损伤后的厚度小于母材的厚度。4 缺陷的清除方法4.1 低碳

3、钢或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低合金耐热钢(指115CrMo等)可用碳弧气刨消除缺陷,气刨后熔渣必须清除干净,方可进行补焊。低合金耐热钢气刨前必要时需进行预热。4.2 对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21/4Cr-1Mo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或用风铲、砂轮清除缺陷,若实在没有条件时,也可以通过预热进行碳弧气刨清除缺陷,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气刨前的预热温度应比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再提高50。 气刨时严防渗碳,气刨后必须将熔渣清除干净,气刨后形成的坡度不得大于1:3。 气刨后应对其刨槽用肉眼认真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磁粉探伤,确认无缺陷时,方能进行预热补焊。4.3 对于裂

4、纹等有严重扩展倾向的缺陷,当缺陷深度较大时,必须先将裂纹的起终点准确判断清楚,在裂纹两端部钻孔控制住裂纹的扩展,再根据材质、缺陷大小、返修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将缺陷清除,并经着色检查确定无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4.4 不透钢的返修,应尽量采用间歇和分段气刨,以减少热量输入,并彻底清除渗碳层,露出金属光泽后方可焊接。4.5 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焊缝的返修:只能采用机械方法、风铲等清除缺陷,待返修部位清除干净后,按正式焊缝坡口要求进行焊接。5 返修注意事项5.1 出现严重缺陷,如裂纹等时,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后,方能进行返修。5.2 判断缺陷部位,正确选择清除缺陷方法,确实将

5、缺陷清除干净后,方能进行补焊。5.3 须经过同类、同组产品考试合格且较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时要特别精心细致。5.4 补焊时,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规范及层间温度,防止焊道过热以致造成返修部位焊缝机械性能下降。应尽量采用小规范的多层多道焊接,不允许以大幅度横向摆动,慢速堆焊的方法进行补焊。5.5 要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焊接质量,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接的起弧,收弧处应尽量错开。5.6 每焊完一遍之后,要认真清渣,发现缺陷,及时清除后,再继续施焊。5.7 对要求预热的材质,返修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温度进行预热,返修中应始终保持不低于所要求的预热温度,返修后必要时进行后热消氢处理。5.8 对厚度较薄或要求外形尺寸严格的产品,返修时应采用砂轮打磨等方法,以防变形。5.9 焊接返修记录随本设备竣工文件存档。6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容器,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热处理后还要返修时,返修部位应重新进行热处理。7 返修后的补焊焊缝必须修磨表面,使其外形与原焊缝大体一致,不得过宽过高。8 安全注意事项见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