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33342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浅谈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汇编 摘 要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其在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全面,形成了多个流派,其各个流派在研究失业原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本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以期给我国的失业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失业理论 根植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西方很多经济学派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失业理论,如萨伊失业理论、凯恩斯失业理论、货币学派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等。

2、一、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 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述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定律”,马歇尔的学生庇古随后又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摩擦失业与

3、自愿失业两种失业的存在。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按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该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真正的长时间的失业,这两种失业的存在并不违背充分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 传统的失业理论无法解释1929-1933年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导致大量失业的现实。此时,凯恩斯应时而出,凯恩斯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对传统失业理论做出重大修正。凯恩斯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决往往不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

4、常存在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客观上存在着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的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故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密切联系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对减少“非自愿失业”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鼓励投资,增加就业等。 三、货币学派失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货币学

5、派失业理论的代表人物,其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索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他们认为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还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这部分失业始终难以消除。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率;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这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等。 弗里德曼以他的“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基础,否认了菲利浦斯曲线关系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交

6、替关系的正确性,虽然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业率”在现代社会中会始终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策降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关于失业的对策建议是: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依靠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来增加就业。如实行负所得税政策,鼓励劳动力流动,反对规定最低工资率和工会干预工资率等理论。 四、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 以刘易斯、弗景汉和拉尼斯以及托达罗等为代表人物的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旨在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主要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这个模型建立在以下两个假定的基础之上:其一,生产部门分为以城市

7、为中心的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其二,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工资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城市不存在失业。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为零或负数,这里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失业;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但从业人数较少,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吸引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刘易斯等对解决该类失业问题提出的对策是,加强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增强其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能力,最终达到解决二元结构失业问题的目的。 托达罗在刘易斯等人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力转换下的失业问题,托达罗强调了收入预期在农村人口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与刘易斯等人不同,托达罗认为

8、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从农业内部着眼;同时,城市也会存在大量的失业,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也不是刚性的,而是不断上升的。托达罗较为全面的认识到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失业和乡村中的过剩劳动力或非公开性失业会长期存在。 五、新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 传统失业理论更多地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探讨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某些现象却无法用这些失业理论做出合理解释,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的微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凯恩斯主义,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了凯恩斯主义,侧重于从劳动力市场本身来探究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出清的原因,即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解释了工资粘性

9、和由此造成的失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是指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2.隐含合同论,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隐含合同也使工资具有粘性,这是因为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的信息,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这就使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于是工资出现粘性;3.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响,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最终影响的是就业而非实际工资,使得实际工

10、资有粘性,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厂商支付的工资的影响,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的高一些,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4.内部人 外部人理论,内部人指已经就业的工人,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该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在一个技术不断进步、劳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外部人雇佣成本不断提高,内部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就业优势,实施相当程度的内部人控制,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要求,这时非自愿失业就会出现。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提出的对应政策包括:一方面,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干预劳动工资

11、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六、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 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的出现统一了人们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认识,为自然失业率奠定了微观基础。该理论建立在如下两个假设基础之上:其一,工人和工作都是异质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力为获得满意的工作,厂商为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必须不断地进行搜寻和匹配。其二,搜寻和匹配的目标越多,劳动力就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厂商也越有可能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由于搜寻和匹配消耗包括时间、交通、信息等成本,如果搜寻成本太高,便导致产生不同原因的摩擦性失业。当工人的搜寻收益不能弥补边际成本时,将停止寻找,达到均衡,此时,摩擦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12、在于劳动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搜详和匹配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从而造成失业和空岗并存的现象;当搜寻期望工资低于保留工资时,工人则宁愿选择等待,此时的摩擦性失业则可能是一种自愿性失业。根据该理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劳动力市场上总有一些新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然后一些失业者通过市场上的供需见面进人新的工作,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供需匹配过程。在此意义上,失业活动是为了改进未来处境所进行的投资。可以说,该理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七、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及政策演进的轨迹,是沿着充分就业 非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 新凯恩斯主义最新失业理论这条主

13、线发展的,其相应的政策主张是沿着自由放任的就业政策 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管理政策 促进就业的人力资本政策 新自由主义的供给管理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对策这一主线发展的。其失业理论与政策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西方失业理论沿革和政策的针对性,全面研究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并未解决失业问题找到可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2x 2李光泽.西方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学 院学报,202x 3牛曾.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论下岗问题J.开发研究,202x, 4杨娟综述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J.经济学家,202x, 5许晓红,黄家骅西方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