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首先说教材这是一个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但又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这篇课文和先后出现的蒲公英哪吒闹海组合搭配,共同构成了一个故事专题。旨在引领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童话和神话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
2、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特别是对于课文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特别喜欢读故事,对新奇有趣的童话故事更是情有独钟。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读过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等童话故事,对这种文体比较熟悉。文中涉及到的小猪、小牛、小猴都是学生熟悉的形象。不过小猴的性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是小猴子下山、小猴种果树等故事中的那只粗心、急躁的小猴子。这种变化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识字学词。会认9个
3、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麦子食品防止”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特点,获得思想启迪。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难点是:处理好尊重学生体验与注意价值取向的关系。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读中感悟、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设计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生的心智水平,落脚
4、点还是学生,是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和掌握这些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按照四步法预习课文。一读(读课文,读字词)二查(查资料、查字典)三思(初步感知文本)四问(提出不懂的问题),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熟读文本,吃透教材。于永正老师说,在挖掘教材上,下多大气力,都不足为过。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其次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这里要说的是第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5、三是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四是总结积累,拓展延伸。第一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富有情趣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我会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注意听:小苗不怕冰霜,长大露出锋芒,即便粉身碎骨,依旧如雪似霜。是什么,一起喊出它的名字麦子。(板书麦子)麦是本课要学习的生字,上下结构,上面三横要等距,最后一横要长,下面折文的撇捺要舒展。在课本上,把这个字认真描红一遍。(苏教版教材很重视写字教学,每课生字都安排了描红,我们要用好这个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麦子引发的童话故事第二步 初
6、读课文、整体感知(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读者,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特别是在扣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因此,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读文本,整体感知。)读书之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整体感知以后,进行学情反馈。首先出示本课生词,采取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检查指导。重点指导“麦种、兴奋、能干”等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然后交流读书的收获,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在交流中理清课文结构和顺序。先讲了送麦子(土地爷爷送给每人一袋麦子)再讲用麦子(每个人的用法不同)最后将结果(不同的用法产生了不同的
7、结果。)课标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向学生渗透了列标题把握内容的方法。 第三步 突出重点、精读感悟有的学者曾用“模模糊糊一大片,简简单单一条线”来形容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差别。这话很是让我们感到汗颜和尴尬。的确,语文既要考虑字词句段篇,又要兼顾听说读写练。但是,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的着力点。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目的。具体到这一环节,要抓住“用法”和“结果”这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学生披文入境,以境促读,以读传情,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思想启迪。版块一,了解不同的做法 首先得到
8、这袋麦子的是谁?(小猪)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思考,拿到麦子后,小猪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猪想到的是“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小猪的做法是“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关键词吃。小猪的心情怎样学生会找到开心、太棒了、迫不及待等词语。带上感受,读出来。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兴奋,不够到位,我会抓住提示语喊,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抓住“太棒了”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进行体会。小牛和小猴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3.4自然段,划出词语。然后进行班级交流,分别从“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和“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这两个句子中,提炼关键词“存”和“种”。我会根据学生发言的顺序,逐一指导朗读。
9、小牛这一部分我会引导学生抓住“看了又看”、“心想”、“先再”这些词语,用稍微舒缓的语气读出思考的过程。小猴这一部分,会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在“他觉得面前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和“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中间加入小猴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加上如果种下去,就会得到更多的麦子。通过这种方式,揣摩心理,指导朗读。(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课堂是一个开发、生成的系统,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据文本结构和内容进行补白,有助于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展开想象,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角色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板块二,体会不同的结果,感受
10、不同的形象。 同一袋麦子,三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做法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一年以后,当再见到土地爷爷的时候,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们默读6.7.8.9段,结合相关的内容,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描述他们的特点。读完以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小组交流后,进行班级汇报。学生会陆续找出憨厚可爱、节俭、聪明能干等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当然这一环节具有较大的生成性。我会根据学生谈到的角色及特点,相机进行指导。预设1,抓细节,指导朗读。学生可能会谈到小
11、猪憨厚可爱。为什么?怎么体会到的?学生可能会找到舔了舔嘴唇,说明小猪又想起了热乎乎的白面馒头。(眼睛真亮,这个细节抓得好,文章的秘密就藏细节中。)多么可爱的小猪呀!读。预设2,抓关键词,指导朗读。学生可能会抓住“还没、仍有”等词语,说明小牛很节俭,平时舍不得吃。(抓住关键词,对理解内容和角色很有帮助。)带上感受读一读。预设3,揣摩心理,指导朗读。小猴聪明能干,为什么?(麦囤里堆得满满的)是啊,当时收到的是一袋麦子,现在收获的是满满一囤,想象一下,小猴心情怎样?(高兴自豪)读出来。板块三,比较反思。他们三个,谁应受到表扬,为什么?(鼓励学生充分发言,相机进行指导,处理好尊重体验与价值取向的关系。
12、)学生可能会谈到:小猴应该受到表扬。他聪明能干,把一袋麦子变成更多的麦子。让我们懂得了智慧加上勤奋就能创造价值。有播种就会有收获。反思,小猪和小牛有没有优点?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能做各种美食,也很能干。小牛勤俭,是一种美德。如果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四步 总结积累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比如怎样处理压岁钱。(遵循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教学规律。实现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2、推荐阅读小白兔与小灰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无非是个窗口。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板书:小猪-吃-憨厚小牛存-节俭小猴-种-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