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实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1(1163字)案例:师: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生:我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读写,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生:我知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生:我知道百分数没有单位名称,但我不明白它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求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思考:(1)请结合实例来说说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交流。生:我是这样理解百分数的。如,商店打八折,就是80%,这个“80%”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生: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
2、具体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反思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不少学生对百分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些什么?这一说,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学习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积极的主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活动,充满了人文气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结合例来说说百分数的意义,灵活地将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为开放、生动和更具包容性和现实意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百分数意义具体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这样教学,不仅很好地发展了学生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且还
3、很好地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使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当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后,就把学生的“实际状态”灵活地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满足学生适应自己发展的认知需要。例如,学生有时搞不清楚“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让学生通过认真自学、积极思考、与同伴的交流,获得深刻理解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当分数表示具体的量时,它就
4、有单位名称。这样教学,把原本单纯的认知、接受,变成了科学研究、主动创造和大胆的“自我建构”,进而实现求知向个人兴趣和爱好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教学反思百分数意义教学片断及反思一文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2(1234字)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上完百分数的意义后,感觉效果还不错,自我评价,可以用两个词概括:生动、深刻,感觉上出了数学味。生动是对学生特点而言,深刻是对学
5、科特点而言。课要上得生动,就必须了解学生,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学生具体形象的心理特点之间架设桥梁,而课要上的深刻,就必须理解数学,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一、生动百分数的产生_于生活的需要,因此一开始,老师就提供了三种果汁浓度的问题情景,这样的情景生动具体,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获得对意义的感悟和体验。课中,为了体现百分数的好处,还创设了一个情境:不会使用百分数的语文老师,光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对混合饮料的印象,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语言的精确、科学,比语文描述的模糊性科学。二、深刻作为老师,要从一个个知识点中看到
6、隐藏在背后的学科的本质的朴素的数学思想方法,于简单处见深刻,于平常处见功夫。1、知识联系在这节课中,板书的设计也别具匠心,先写分数,再写百,这是形式上的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然后从意义上理解: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数量,也可以表示比率,而百分数就是表示比例中一种特殊的百分数。这样,简简单单,寥寥数语,就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的机构:百分数从哪里来,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细节的关注,提醒学生,或者传递一种信息:做一个善于西靠的有心人。2、关于学习方法百分数的重点是什么?是会读?会写?还是程序化地解释一个百分数,核心的概念是理解意义,而意义的核心又是体会关系,体会百分数的比率关系,在学生的学习中,我关注了
7、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上课,就鼓励学生: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能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告诉学生,提示学生上课所需的态度:自己思考,表达见解,同时这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和意识的培养。3、练习题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上,形式多样,处处渗透百分数的重要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了学生的喜好。课尾让学生结合百分数,说说这节课的表现及收获。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情境,使教学显得丰富与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并在学生评价后引导、暗示学生“天才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以一句与百分数有关的名言结课既增加了学生的积累,也给学生树
8、立了奋斗、学习的目标。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3(447字)本节课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分数除法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第二单元分数的乘法时,出现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所以,在进行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时,没有匆匆带过,或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由整数除法的意义引入,再引导学生通过改编成一组分数除法题,让学生观察、推理出分数除法的意义。我留给学生时间去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得其要领。第二部分内容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得出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再比较、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动手操作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动手操
9、作能力较差,所以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花的比较多。大部分学生能理解为什么分数除以整数就是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但后面的练习就没有时间做了,所以,不值的学生掌握的怎么样,是否能熟练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不要拘束孩子,也不要拘束自己。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4(1584字)讲授新知1、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这是把什么做为单位“1”,仿照这个例子,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出大量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2、教师出示:把一米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这是把谁看作单位“1”,依照这个例子,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
10、出大量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位“1”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3、教师出示: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只熊猫的三分之一,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仿照这个例子,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出大量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位“1”可以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们都可以作为“单位1。自学讨论1、学生自学课本,教师引导:“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划下来,把你不太理解的地方标上去。”(学生自学课本)2、学生汇报:收获比较多。教师随机板书。疑问可能在“单位1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引号。3、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组解决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强调:单位“1”跟自然数的“1”含义不一样。自然数的“1”只
11、表示1个。实实在在的一个。而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加上一个引号,以示区分。分数的组成1、请你自学书中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划下来。把你不懂的地方标上去。(生自学课本,归纳出分数的组成有分子、分母、分数线三部分。分子表示到这们的几份。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2、同学讨论释疑。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2个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
12、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人类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在课前复习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来产生疑问进入课堂。所以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体验到分数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_于生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在表示分数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乐学、会学、创造性的学习,培养乐创新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课堂上,我把一些问题引导出来,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学习。并且,在课上,我走下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及时为他们解决难题。从总体上讲,这堂课还算成功,但是,在教学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可能对于这抽象的现象不是很能接受,因此,有些学生还摸不着头脑。如何在以后接手班级时更好的教学好分数的意义,还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好的意见。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5(1383字)通过这个单元的学
14、习,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了分数,对分数有了一定完整的认识。这个单元,学生学习了比较长的时间,这么多知识可以整理一下。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关系,再把分数进行分类,然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习了约分和通分,最后学习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些内容的安排是有逻辑顺序的,而且又是相互关联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和的作业情况,总感觉有几个问题很难处理。第一、学生的技能训练有点不太到位。按照教材内容的进度,其中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也要6课时,那么整个分数的内容,连练习课在内也只有17课时的时间。而其中通分、约分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间就更少。时间少了,那么对于学生的
15、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技能训练好像不太扎实,特别是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因为在学生的练习中经常反映出约分不约或约分没有约尽,还有就是约得很慢。这些现象又导致了小数化分数时,出现“部分学生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时,却不能进行很好地约分,或者约错”的现象。“温故而知新”,只有巩固了有联系的旧知,那么学习与旧知有关的新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也是教育学中所说的巩固性原则。因此,对于这些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后面的约分和通分又起到了很大连贯作用,而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又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如果前面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到味,一些基本技能不太熟练,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这一点在这一单元中感觉比较深。因此,在平时的练习时,除了一些作业本上的题目(综合性的)以外,还是要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小数与分数的互化,通分和约分,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的.练习。通过这些少而精的练习,让中下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巩固。第二、有些知识点到底学不学?这一单元的好多知识在老教材里是有的,但是在新课程中又不上了,只是放在了“你知道吗?”中,很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