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25231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 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功能庶谈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语文教学正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语文课教学中接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

2、意识,成为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兼备的现代文明的人。关键词语文人文 素质 渗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想交际的工具,也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语文负载着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不仅在传承文化,而且在弘扬人

3、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一个辩证统一的位置上,二者不可偏颇。语文新课标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心态的转变、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教材的文化性追求以及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方法等维度对此进行探讨和阐释。一、文化心态由保守走向开放百年来的文化论争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倾向,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这两种文化观各执一端,其偏颇显而易见。在文化纷呈的新世纪,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是语文教育与世界教育保持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基于此,高中新课标旗帜鲜明地

4、高扬了这样两种文化理念: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在文化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热爱本国的母语。汉字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汉语言文字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和文化内涵,由其整合而成的言语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充分开掘汉语言文字及作品所深含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本国语言文字的亲近感、认同感与热爱的情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二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

5、“精神底子”的重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沉潜于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中。让其思索玩味,感悟探究,从而丰厚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学生完整性人格的建构,以达成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立人”目标。2.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自然也呈现出多样性、异质性的特点。“多元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世界各国的文化。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二是指民族文化。全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敞开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吸收人类优

6、秀文化成果是我们应有的一种文化姿态。二、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了学生的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是“儿童缺席”的文化。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身份存在着被过分尊崇、神化的倾向,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接受文化的死的容器,对文化没有任何的解释权与发言权。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高扬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具有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他们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儒染,而且有些学生对于当代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要在教师之上。因此,“师授生受”的传统师

7、生关系将会被无情地颠覆,现代传播方式定将形成,既有教师向学生传播文化的传统方式,也有师生之间互相传播文化以及学生向教师进行文化传播的现代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融合是促成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三、语文教材由凸显思想性到回归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随着20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明晰和科学的认识,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对传统教材深人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课标坚持了更为科学的编写理念:“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这与世界各国母语教材重视其文

8、化构成,追求文化内涵、生命意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文化作为教材的母体决定了教材的文化品性。在现代教育新理念下,高中新课标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程中,其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这三个系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突出了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语文教材成了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从本质上来说,语文教材应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展现的舞台,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类的生命流转,以及一幕幕亮丽的文化景观。诗经里流淌出的是远古先人浓烈而炽热的爱情吟唱;论语里有着儒家智慧的闪光;唐

9、诗中呈现的是绚烂多姿的文化景致;红楼梦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粹集锦,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神、美学之光。同时,沈从文笔下描绘出的是纯净美丽的湘西的民风民俗民画;泰戈尔诗中有着风光旖旎、奇妙无比的印度风情;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乡中展现的是当代文化视野下都市青年心灵的苦闷与躁动语文教材就应为学生提供与传统文化对话、与多元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这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胸襟,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人格。四、文化研究方法注重感情性与探究性的整合使学生“占有文化”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便是给予,工具性是其本质。这造成的弊端是:语文教学缺失了生命活力与灵性,

10、文本的文化意蕴被无情漠视,学生的文化悟性被残酷消磨。高中语文新课标从本民族母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行文化研究的两种互为补充互相增益的方法;一是文化感悟;二是文化探究。汉语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一种语言,词汇和词组系统蕴涵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文文字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基于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附录中建议学生诵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白话诗文等,使学生跨越千年的时空

11、屏障与古人对话,在品味语言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实现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种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除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外,对外国的文化艺术也积极地吸取,吸取人类文明的营养,让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富于创新,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风尚与人文科学充溢于语文课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不仅是因为教育培养出具有各种知识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更是因为教育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科学与真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正如余秋雨先生所指出的,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出人文的精神,那么它就不

12、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我们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出版社2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3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13、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

14、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

15、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