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21923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大课堂的提出、操作与改进泽州一中 李玏在新课程理念的思考中,认为学生先对教材中的内容和有关资料进行预习,对基本的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会得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简化,从而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体现以学为先的理念。我校的发展大课堂的理念适应了现代教学的潮流,也适应了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绩,逐渐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兄弟学校的认可。但是在应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时,必须设计相应的学案,学案中要体现问题连续体的观念,逐步引导学生达到课程要求,如果“学道”即学案中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则学生在学习“学道”过程中,就不能解决有效问题,反而会使一堂课变得低效而非

2、高效。在“关于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中,笔者有深刻的体会。应用先预习,再展示的方法时,感觉整个课堂杂乱个无章,不知本节内容到底要讲什么。现将课堂实际过程简列于下:第一步:课堂开始前,我预先准备了五组实验仪器,包含(锌片、铜片、稀硫酸、小烧杯),并将这些仪器发给了学生。上课后首先让学生围成五组,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做了实验,并观察了现象。学生全部能说出现象是:若锌片与铜片不相连时,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若将两个金属片相连,两个金属片上都有气泡。第二步:随后让学生收起仪器,问根据预习情况,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提问了一名组长板书出下列内容:1、原电池的形成原理;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学生没有

3、说出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也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第二步应该老师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三步:抽查学生板书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其中学生在书写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时,写出了四点:分别为: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形成闭合回路;有电解质溶液;有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针对上述的几点我分别进行了演示实验进行了验证,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改成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第四步:本意要对电子的流动原理进行解释,但学生并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因此讲解时有些勉强,学生积极性很低。第五步:本意是要讲解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同样学生预习时也没有注意到此问题,当我提出后抽查一名学生回答,他的回答是:“给出

4、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课堂在进行到此时,开始变得杂乱。杂乱的原因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提出了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现象能否判断正负极?(学生感觉迷茫,因为只介绍了铜锌稀硫酸电池,没有介绍铜锌硫酸铜电池,所以根据现象判断的总结不能顺理成章的得出。)2、“既然给出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那么怎样知道哪个电极给出电子呢?(对于此问题有的学生说锌给出了电子,有的学生说铜片上有氢气生成,所以铜也给出了电子,由于第四步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原电池的整体知识还是理解不清。)3、锌片上的电子为什么流到了铜片上?到此时利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我有些技穷了,只好又重新转回到传统的

5、讲解式教学上来,导致下课后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鉴于以上的教学过程,我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反思,认为只有完全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可能逐步走向高效课堂,但是在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四年中,自己感觉我们的学道螺旋发展大课堂,仍有许多程序过于形式化,实用性不强。操作起来也有几个环节不容易完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缺陷,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一、 学道脱离教材老师编写的学道中,很少要求学生做课后的习题和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问题掌握不牢固。二、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造成教学的无效教学目标应该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知识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即到位但不越位,避免

6、造成无效教学。在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概念及理论知识同以往的较大变化在于知识的深广度不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内容都分为螺旋上升两个阶段。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行教材解读不准,经常把教学目标定位过高,造成“淡化双基教学”的无效现象,套用旧观念、旧习惯、旧模式进行“一步到位”式教学,在不经意间给学生施加了太多的紧张和压力,同时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深化,因此造成了教学的无效。原来以为从教参上抄下的教学目标就是自己的教学目标,反思后认为那只能算是通用目标。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以及对学生原有水平的了解定下的目标。因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是非常必

7、要的,比如,在教材中出现了胶体的聚沉和电泳的性质,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只是“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并未出现对胶体的聚沉和电泳的性质的要求。其他老师编写的学道中,比较符合要求。但自己在上课时,还是对胶体的聚沉和电泳的性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了“零教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课程标准中不要求的内容,应大胆的舍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教学更有效。另外,课前认真批阅学生的学道,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是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明了学生确实存在的问题在何处,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簇展内容和室展内容。三、 学道栏目较多

8、,内容较多老师编写的学道中栏目共有七项,导致在40分钟的自习期间,有很多同学不能完成学道,因下自习要求收起学道,所以出现了很多同学抄袭学道的现象。而学道中的“思维导图”、“问题困惑”两个栏目,80%的同学的学道中是空白的。四、教学方法使用不当,造成教学的无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手段太多,各有各的有效性。但自己往往为了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和所谓的“完美”,滥用教学方法,致使化学课堂教学事倍功半,产生了化学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盲目的确定展示内容,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让课堂焕发出活力,长时间以来都在想方

9、设法改革课堂教学,寻求新的支点,展现新的亮点。但形式的“新颖”真能带给学生新的收益?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是千差万别,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后,因材施教,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簇展讨论活动。但是自己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虽然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的,但学生根本都没弄清楚自己展示的目的,以及实验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这样整个课堂下来,学生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不仅没有得以实现,同时打击了学生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展示和讨论内容设计的问题要简单,内容要少,开放程度要小,要降低探

10、究活动的梯度,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细致指导。(2)自主自习上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学时间,讲解内容时要降低难度,尽量让学生展示。(3)淡化“教授注入”教学方法,制约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新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展示。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就再不符合时代潮流,再不适应时代要求了。而应该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生成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必修)(鲁科版)中,对于“浓硫酸”的介绍,只阐述了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反

11、应,即只介绍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而对于其“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却未涉及。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中,很难去建构浓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和“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三大特性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因此,教师的注入教授很有必要。所以在此类章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注入教授”,对发挥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五、 簇展的目的性不明确,簇展过程不能聚焦出问题每节课上,我们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簇展,簇展期间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也很热烈,但簇展期间白板的利用很少,如果老师在簇展前不给每个学簇布置将要室展的内容,那么在簇展的十几分钟结束时,白板上往往是空白的,学生实际

12、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显现出来,学生掌握的程度也没有表现。让我们感觉到此环节好像是个无效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整个环节和过程,在学生没有认真完成学道的条件下,在没有找出疑惑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簇展。在学生没有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在对学道中的所有问题全部了解的情况下,为了能及时板书出室展时的内容。较早地给每个学簇布置了室展内容,导致很多同学对本簇展示内容以外的知识根本没有进行讨论,甚至根本就没有看一眼。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没有及时督促改正,没有时间再补充讲解。这些问题困扰了好久,但仍未找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六、 簇展和室展是重复的每节课上簇展时,学生往往讨论的是某些习题,

13、一般情况下所有同学都能把困难习题解决掉。而在室展时,各个学簇展示的仍然是这些习题,只是把解题过程重新复述了一遍。这样导致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同学仅仅是做会了一到两个题。效率较低,两个过程完全重复,知识上没有很好拓展。鉴于以上缺陷,我对发展大课堂进行了部分改进,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希望能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一、 自主自习对完成学道的要求在每节自主自习的40分钟时间内,要求学生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可能学困生在30分钟内完不成,这时也要让他们停下来,然后老师公布学道中习题的答案,接着让所有学生做下一步工作总结学道内容的工作。学道总结应该充分利用改错本,要求所有同学写出下列几项内容:1. 本份学

14、道涉及的知识点有哪几个?你知道了什么?2. 学道中的典例和实战演练中的每一个习题,针对的是哪个知识点?3. 你共做了几个习题?作对了几个?4. 哪些题做错了,哪几个题通过什么途径搞明白会做了?5. 哪些题经过向别人请教和讨论仍然没有想通?6. 通过做学道我有哪些收获,仍有哪些疑问。 自主自习下课时,要收起所有同学的改错本,老师去认真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疑难。二、 调整展示课簇展的内容在展示课堂上,簇展时,要求各簇成员向全簇汇报改错本上的总结内容,全簇成员通过推选,选出最能代表本学簇共同心愿的内容,然后全簇成员共同板书,将学习体会板书在白板上,为室展做好准备。这样可以真正把所有同学的疑难困惑全部展现出来,能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好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学情清楚,目标明确,过程简约,方法适宜,顺学而导,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我们还应认识到,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并非就是要求教师在某一课堂中就直接体现和达成的。课堂教学有无效益,也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主动并及时去分析教学中的无效行为,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真正做到从无效教学到有效教学。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