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21323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摘要 “十一五”时期是上虞市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虞市服务业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探讨了大杭州湾时代背景下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围绕全市“四三四”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提出了若干战略重点任务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区中介服务业发展思路对策研究 伴随全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快速演进的城市化进程,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有力支撑,市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虞市不仅是杭州湾南翼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也是浙江省重要的人文山水旅游带和南部现代化生态居住区。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虞市

2、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跨杭州湾时代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对其服务业发展体系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以期能为“十一五”期间上虞市和其他杭州湾县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上虞市服务业的现实基础分析 1.服务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 近年来上虞市服务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43.0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8.02亿元,增长了1.58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2.0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九五”末的26.6%上升到2005年的29.6%。在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服务业的税收效应和就业

3、效应也日益突出,全市服务业就业人员8.8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17.85 %,行业实现税收总收入2.5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3.2%。同时,服务业集约化和品牌化趋势日趋显著。2005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实现成交额60.6亿元,并涌现了一批以国际大酒店、上虞宾馆和舜杰大酒店为龙头的酒店宾馆业龙头,以及以上虞一百、大通商城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业龙头。 2.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及中介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国民

4、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2005年,房地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科技服务业业务增长幅度14.7%,从事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单位数量有165个,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17家、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1家。同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8.7%。 3.服务业基础资源日趋丰富,产业支撑效应显著增强 一是人文、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汇集了诸如虞舜文化、青瓷文化、宗教文化、梁祝文化、“孝”文化、名人文化等众多史迹;二是加快公路、水路、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上虞的区位优势,以绍嘉高速、杭甬高速复线、杭甬运河、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杭甬

5、运河上虞段、适时启动建设杭州湾新区配套运河和上虞新港,形成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三是适应城市化进程,通过重点建设城区商贸流通设施、城区商业街道的整治和一系列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如小越汽车市场、中国伞城广场、城北新区329国道(迎宾大道)全面整治、国际时代广场、上虞一百购物中心、国际大酒店二期等,为上虞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业发展载体。 4.市域经济规模总量有限,服务业增长面临需求挑战 由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经济总量等主客观原因,上虞受到绍兴、杭州、宁波和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服务产业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上虞市的服务业消费能力,市域服务业总量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同时,绍嘉跨海大桥等交

6、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在使杭州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使得上虞市服务业发展面临周边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嘉善、平湖等杭州湾区域的中小城市都相继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政策,杭州湾区域城市间争夺区域服务业高地的竞争已经开始。 二、上虞市服务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服务业发展全局,主动接轨杭州湾区域中心城市,抓住绍嘉跨海大桥建设与贯通、上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围绕服务于“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以“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构筑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

7、业、休闲旅游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新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增强上虞市服务业的区域聚集和辐射功能,将上虞市打造成为立足上虞、服务区域、辐射温台闽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多式联运型中转物流中心和文化休闲生态旅游高地”。 2.发展思路 树立“强辐射、高集聚”的开放型流量经济观念,围绕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总揽服务业发展全局,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打造“服务先进制造业、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平台为主线,努力构建以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

8、的“四三四型”服务业发展构架,促进和带动上虞市服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为主线,围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为增强区域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为先进制造业技术交流与流通服务的宗旨,打造立足上虞、辐射温台闽的先进制造业产业服务平台。 (2)以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扩大总量为主线,围绕为桥港城市繁荣发展服务,为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的宗旨,积极促进市域新农村建设进程,打造“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3)以优化结构、经济转型、改善民生为主线,围绕为区域经济大开放服务,为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服务,为提高城市经济综合功能服务的宗旨,以大

9、流通带动大发展,打造区域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 三、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 1.商贸流通业 突出“以人为本、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增强辐射”的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全市消费性商贸流通设施布局的战略调整,以业态创新、增强城市辐射功能为重点,以“老城区优化提升、新城区积聚繁荣”为主线,加快上虞中心城区“两心一区多组团”商贸空间布局的形成,并逐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区域商业中心、积极培育杭州湾新区沥海、崧厦伞城与盖北-谢塘区域商业中心。重点依托产业优势和区域消费能力,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专业市场和大型商业休闲设施;重点培育以中心镇为集聚极、以一般镇和中心村为延伸的两极新农村服务体系

10、,完善农村商贸服务格局。 2.现代物流业 围绕建设“浙东重要的联运中转型物流中心”目标,坚持“整合物流”和“创造物流”相结合,选择“大宗物资区域分拨物流体系、联运中转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为突破口,适当发展都市商业配送服务体系,把上虞市打造成为立足本地,接轨沪甬,辐射周边的联运中转型物流枢纽。近期着力构筑以大三角物流中心为主体,精细化工园区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杭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为辅助,商业配送为补充的“一主三副多节点”的物流框架格局;中远期形成以杭州湾国际物流中心和上虞大三角物流中心为主要节点,精细化工园区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上虞外港物流基地为辅助,多点商业、特色产业配送中心为补充的“两主三副多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体系。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