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21274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舞蹈教学中道德品质的体现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音乐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小学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而舞蹈教育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能通过让青少年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逐渐培养其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其高尚的情操。一、舞蹈中的真善美舞蹈是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小学舞蹈又是学舞者的启蒙课。且小学生编排的舞蹈大多都有故事情节,并具有情节性和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能够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且以此来引导学生对专业舞蹈的认识。如小学低年级儿童舞蹈采茶,表现

2、了孩子们到茶山采茶,看见满园都是新鲜的嫩茶叶,大家争先恐后的采完这片又采那片,稍远的或被挡住了的茶叶要拨开树枝去采摘、采完了还要闻一闻等表演,在彩排过程中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其舞蹈动作自然的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小学生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劳动最光荣、要收获得靠自己播种的真理,使热爱祖国,家园,热爱劳动这种观念深刻地铭记在低年级学生的脑海中,再加上在理解的基础上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其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好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面对社会初步意识等等。二、

3、舞蹈中的爱心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心灵纯净如水,生活无忧无虑,这时对儿童进行爱心教育也能融入舞蹈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舞蹈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让孩子通过舞蹈来表现无限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小学生爱亲人,爱大家,爱社会,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布娃娃,描述了一个没有爸爸,没有妈妈,也没有家的布娃娃,孤零零的躺在雪地里,谁来关心,谁来爱护它呢?通过这个舞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有爸爸,妈妈,有家长关心,爱护的情感,在表演中可以看到孩子爱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类似的舞蹈还有很多,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他们明白自己得到了很多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自己也可以关心爱护大家,在得

4、到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回报,献出自己的爱心。三、舞蹈中的灵感闪现 孩子们具有超强的模仿力,他们也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舞蹈这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儿童舞蹈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并重的智能型艺术活动。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已经掌握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曾上过的一课小树叶找妈妈,音乐具体形象,有风声,雨声,沙沙声,上课时给低年级小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先请他们欣

5、赏音乐,然后讲述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小学生情绪激动,讨论热烈并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我提出让他们听着音乐进行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和找妈妈的情景表演,经过几次练习后,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缓慢移动,有的二个、三个或聚在一起原地旋转,还有的时聚时散,自由舞动,像一幅画一样将“秋天的落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性思维是脑活动的结果,因此创造力的开展与智力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尽力使身体动作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所以舞蹈也能促使儿童的创造潜能得以极大的开发。四、舞蹈中的自信心在舞蹈中尊重并相信每一名儿童,

6、让他们尽情的去表现自我,这是建立儿童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注重儿童早期自信心的培养,将使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大家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也总是通过别人的眼睛认识自我,依靠自己心目中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讨人喜欢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行。”“你不是这块料!”应充满爱心的鼓励每一个孩子,多用“你真棒!”“你是最好的”这样的语言。其次应尽可能的利用队形调换方式,让每名儿童都能站在第一排,在镜子前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或者提供给每名儿童当“小老师”的机会。对能力弱的孩子,可先请他同其他人一起做示范,并及时给他鼓励,让他有信心单独表演,让他感受到

7、自己的能力,体会到教师的信任、赞赏与期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六一文艺比赛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也听到了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他们高兴的举手欢呼,欢腾雀跃,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豪,这是自信心培养的又一个好机会!五、舞蹈中的苦也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成功的去表演一个舞蹈必须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持之以恒的基本功训练,则是对学生毅力和耐力的一种磨练。由于现在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有些人在学习训练时常因吃不了苦而打起退堂鼓来。针对此,我在练习之余会给学生讲一些艺术家的小故事,比如辛丽丽,黄豆豆,杨立萍的故事。学舞蹈吃点苦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吃苦并不是件坏事,苦中也有甜,从

8、吃苦中去磨练自己。逐渐的在训练中,他们都能忍耐住训练带来来的酸痛,坚持作压腿,下腰,开胯,一字开等基本功练习,他们没有被疼痛和汗水吓倒,相反却激发了他们的坚韧品质。记得有一年元旦进行汇报演出,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排练只能在双休日进行,但排练中无一人缺席.由于训练过于紧张,好几名队员累的发起高烧,我很担心叫她们不要参加训练了,她们固执地带病坚持训练,说:老师,没事儿的,我喜欢跳舞,我想跳。”我觉得,是舞蹈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六、舞蹈中的人格美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的基本功能是塑造完美的人格。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爱美是人的天性,即使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

9、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诸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低年级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肉的运动从本能的无意识形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儿童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是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这是舞蹈对小学生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另外,舞蹈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小学阶段的孩子变得

10、活泼、开朗、自信。小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能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这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爱国的思想。其实,青少年时期是对人开发的最佳时期,参加社会各种文艺表演,舞蹈竞赛是开发锻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最好方法。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起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一些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良好的品质。通过舞蹈排练,其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还会对舞蹈的作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舞蹈教师,我们也将更加努力让舞蹈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