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21160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 .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 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 (2分) (2017高二上腾冲期末) “微”字当选为“中国年度汉字”。“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解读称:“微是

2、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笑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从哲学角度看( )“微”是“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微”是“造微入妙”,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微”是“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微”是“积微成著”,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要从小事做起A . B . C . D . 3. (2分) (2016高二下马山期末) 在2016年两会召开前夕,环球时报和环球网联合发起关于“两会”的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公众的关注焦点。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其原因是( )A .

3、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反映B . 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C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4. (2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期末) 对于网约车不允许共享私家车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不以营利为目的、双方共同分担出行成本的合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促进节能减排,交通部门会鼓励他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的态度表明(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A . B . C . D . 5. (2分) (2016高三

4、下安徽期中)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重需求轻供给矛盾突出,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在供给端进行破旧立新,利用需求端平稳托底。这一做法突出体现的国家意志是( )。在动态中实现供需平衡 对供给端进行“扬弃”实现需求与供给的转化 努力消除供需间的矛盾A . B . C . D . 6. (2分) (2016阳高模拟)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会议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度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创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体现了建立新的

5、生产关系以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要求是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A . B . C . D . 7. (2分)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传说实现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A . B . C . D . 8. (2分) (2017高二上张家口月考) 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

6、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立足关键部分,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变革生产力,创造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部分影响整体,提高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2017年11月11日,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党的十九大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完善“城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养老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基层政权和社区服务、双拥优抚

7、安置”六大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州民政工作主要指标居全省、全国自治州前列。从哲学上看,强调改善民生是因为( ) A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D .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0. (2分) (2017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漫画前“工”尽弃启示我们要( )A .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B . 认识到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 . 看到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D .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1. (2分) (2017高二上中山期末) “天眼之父”南仁东认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

8、学家是有祖国的。”20世纪90年代,南仁东毅然舍弃了国外高薪,回国多祖国天文梦努力奋斗,为人类开启了“天眼”,让中国天文领先世界。这表明( )价值宗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观决定人生选择和个人前途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A . B . C . D . 12. (2分) (2018高二上绥芬河期中) 下面漫画反映了领导干部( ) 下基层访群众 解难题促发展A .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 .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C . 注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3. (2分) (2016高二下邯郸期中)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子女赡养负担加重。为

9、适应人口发展政策新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完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主要体现了( )A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D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4. (2分) (2017高二下万州期中)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2017年1月,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分别成立监察委员会,这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10、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靠改革来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联结A . B . C . D . 15. (2分) (2017高二下瓦房店期末) 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活动要求:要立足于学、致力于做,做知行统一的自觉践行者;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确保取得实际效果。活动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1、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15分)16. (10分)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四个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材料二某同学上网搜索“四个政府”的相关内容,得到以下信息。主要背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和挑战。相关内容:法治政府一一强调行政体制改革,致力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心头。(1) 运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阐述材料一蕴含的哲学道理。(2) 结合材料二,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谈

12、谈你对“四个政府”建设的认识。17. (5分) (2019高三下海淀期中)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马克思见孔子”的故事。 孔子: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孔子: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马克思: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

13、,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孔子: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马克思: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増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孔子: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马克思: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运用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与孔子超越时空对话的理解。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15分)16-1、16-2、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